单位名称 | 西乡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西乡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社会治理提供服务。业务范围:社会治理组织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协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协调;平安创建活动组织;网格化管理服务;法治宣传活动组织。 | |
住所 | 西乡县北环路与东一路丁字路口(县法律援助中心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粟琦丹 | |
开办资金 | 36.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西乡县委政法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6万元 | 8.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日常工作。一是明确工作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全县综治中心工作要点,明确各项重点任务、完成时限及工作要求。二是夯实基础。结合综治中心“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从功能布局、制度上墙、工作流程、档案资料规范上逐镇逐村指导。随着机构改革,按照编办要求在原综治中心基础上建成了各镇(街道)平安法制办,转变工作职能,承接原中心所有工作职责。目前,各中心(平安法制办)工作运转正常,工作推进有力,矛盾化解到位。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县“三级”综治视联网会议终端,畅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实现了跨区域调处目标,全年通过视联网系统召开各级各类会议438场次,发挥了设备最大效能。同时,积极和财政部门沟通,争取本年度综治视联网项目资金140万元,及时编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场景资金申报和综治中心(县级一站式矛调中心)迁建项目所需的前期资料文本。并强化视频监控整合,建成17个镇级监控分平台,消除了视频监控空白村,督促建成了省、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视频监控。“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从前期的方案制定到逐镇的建设现场指导,再到后期的资金补助,中心同志一步一个脚印,按照“一镇一方案”的原则,于3月20日全面建成,统一设置综合受理、信访接待、法律服务、领导带班等服务窗口,高效承担起“访、调、援、诉”等功能,随即出台了《关于规范建立镇街“一站式”矛调中心各项工作机制的通知》,切实把多元解纷化解工作从职责、流程、制度、人员等各个方面进行固化、强化、优化,形成分管领导主抓工作协调,基层政法单位配合各负其责,“一站式”矛调中心负责日常高效运转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多个县区来我县观摩学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组织各级网格员、调解员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当中,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全年共召开平安稳定形势研判会24次,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向市级中心上报各类台账和相关材料,截止12月9日全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523件,化解2520件,并对重点矛盾逐镇进行督导研判交办,采取“蓝黄红”三色管理,实现“蓝色”矛盾包片领导抓,“黄色”矛盾分管领导抓,“红色”矛盾主要领导亲自抓,确保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同时加强与法院诉讼中心的工作配合,全年通过法院委派基层镇(街道)和专业调委会诉前调解成功案件640件,切实降低了我县案件诉讼率。网格化和“三个机制”工作。首先是不断推进网格信息化建设,对我县自行研发的“一网通”平台做了收尾,积极和市级平台沟通联系、打通瓶颈,实现了数据共享,资源互补、网格层级延伸目标。其次,按照“三个机制”的具体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各级网格员培训会议30场次涉及人数2600人次,进行认真细致安排,合理划分我县一级网格1359个、二级网格7841个,配齐专兼职网格员9233名,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并按照风险台账机制要求,深入镇村督促落实健全“1+3+N”网格管理台账。同时建强群众动员机制,组建红袖章队伍213支2063人,志愿者队伍205支2291人,热心群众队伍174支1955人,五老人员队伍204支3252人,协同参与日常网格化各项工作。建立我县“基层上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利用网格化平台累计上报矛盾纠纷2513件、社会治安事件2024件、护路护线1217件,特殊人群事件709件,其余民情事项46043件,均已全部办结。制定了网格员缴话费、送补贴通讯费补助方案和考核办法,切实落实了全县村(社区)2024年度网格化工作运转经费123.2万元,定制网格员专用红袖章一批。见义勇为工作。全年走访慰问见义勇为个人和积极分子10人次,调查、推荐、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积极分子5人次,开展了“寻找身边见义勇为英雄”活动,更新完善我县见义勇为人员台账17人次,实施见义暖心助学项目3人次,开展跨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慰问工作配合1场次,采取有效措施募集见义勇为资金14.1万元,筹款额度排名全市第二。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全年开展平安“九率一度”提升培训宣讲17场次,参加县镇(街道)街面宣传6场次,开展见义勇为宣传4场次,综治中心独立制作各类宣传品4000余份,制作发放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手册1000份,在樱花广场建设见义勇为大型宣传阵地一处,通过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弘扬见义勇为行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建成全县“三级”综治视联网会议终端,畅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实现了跨区域调处目标;二是建成了全县17个镇级“一站式”矛调中心;三是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组织各级网格员、调解员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当中,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全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523件,化解2520件。四是按照“三个机制”的工作要求,组织召开各级网格员培训会议30场次涉及人数2600人次,合理划分我县一级网格1359个、二级网格7841个,配齐专兼职网格员9233名,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并按照风险台账机制要求,深入镇村督促落实健全“1+3+N”网格管理台账。在网格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民情事项代办,及时有效处置各类隐患,提升了为民服务意识。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基层治理力量薄弱。镇(街道)综治中心(平安法制办)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任务不够仔细。2.治安防控体系有待提升。治安防范设施不完善,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存在一定的监控盲区,易成为违法犯罪风险区域。部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二)改进措施1.加强对基层综治中心人员的培训,并充分调动镇(街道)内设机构、群团组织和基层政法单位力量有效衔接,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2.持续加大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降低犯罪风险,利用网格加大巡查、宣传,有利于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下步工作打算1.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按照中政委的工作要求,2025年底前,要实现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同时,在2026年底前,要基本实现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最终达到各方面资源力量有效整合、工作机制健全、平台运行高效顺畅、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不断加强目标。2.夯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对各镇(街道)矛盾纠纷排查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纠纷隐患,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3.加强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政法、公安、司法、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针对跨部门的矛盾纠纷问题,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协同推进落实。4.协调推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和镇街,推动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要求镇街要对现有监控摄像头进行优化升级,消除监控盲区,提高监控覆盖和亮灯率。同时,加强对视频监控数据的深度应用,提高驾驭社会治安防范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