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南县> 商南县博物馆

商南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5-03-26 09:30
单位名称 商南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县域文物事业发展提供服务。文物抢救、保护、收藏、展览、考古发掘、宣传教育。
住所 商南县长新路东段鹿城公园
法定代表人 李吉涛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36万元 53.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的业务,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免费开放服务有序进行。博物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全力以赴搞好对外免费开放项目、服务项目进行挂牌公示,既服务政府,又服务群众,既保证正常上班时的参观接待,又尽量满足班外一些特殊参观群体的要求。特别是暑假期间,我们每天延长开放1小时,节假日全天开放,全方位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参观要求。截止目前博物馆累计接待团体、个人等各类参观游客人数12360人(次)。未出现踩安全、消防等事故发生。二、努力做好“春到万家·幸福商南”迎新春群众文化活动。为丰富2024年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全县人民饱满的生活热情、昂扬的精神斗志,聚力打造“四大名城”,不断提升“秦岭封面•灵秀商南”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力,结合我馆实际,在西街青山书院通过开展商南历史文物图片展等活动,配合文旅系列活动将博物馆展厅打造为网红打卡地,加深鹿城记忆,丰富春节期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文物安全。一是组织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消防知识培训,学习火灾产生原因、火灾逃生、怎样灭火等知识,并开展了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二是坚持要求值班人员每天对展厅内及室外消防、安防系统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做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博物馆安全。四、取得的主要效益1、为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归集商南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件,我馆认真梳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升级、合并、信息变化等情况,将已认定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逐一对照,逐处明确保护级别,建立商南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有名录。9月18日,我县“四普”工作全面开展,按照“市级组队、逐县推进”的工作方案,结合我县文物分布情况,科学筹划,分片区,以镇村为基本单元,对全县141处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逐一开展实地复查,历时21天,完成141处不可移动文物实地复查工作,调查新发现线索86条。2、按照陕西省文物局《关于商南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方案的批复》(陕文物函[2022]196号)文件精神,商南县博物馆按要求修改完善方案并完成项目施工。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有效提升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水平,3月初组织相关人员对该项目进行初步验收,并对项目实施公司提出整改意见,待施工方完成整改后尽快向市局提交验收资料。3、为进一步提高馆藏文物管理水平,完善馆藏文物档案资料,3月28日,特邀陕西省文保院鉴定中心专家组对我馆380件(套)馆藏文物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三级文物62件,一般文物318件(套)。五、存在问题1、是人员配置不足,安保力量薄弱。由于免费开放经费缩减,不得不缩减安保人员,导致安保力量不足。2、是没有专业的讲解人员,博物馆的社教功能受限。随着博物馆展览和社教活动的增加,没有讲解员,无法充分满足观众需求,还可能误导观众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损害博物馆的形象和口碑。六、改进措施1、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编制事业经费各项预算方案,加强文物点基础设施建设。2、积极争取培养专业人员,努力推进各项业务的发展。七、下一步工作计划1、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积极谋划并组织好“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提升公众对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角色的认知,从而营造全社会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2、积极配合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建立商南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机制,构建文物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3、推进文保项目建设。争取在2025年完成博物馆馆藏预防性保护项目验收工作;启动叶氏宗祠主体修缮工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