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 | |
住所 | 汉台区武乡镇西河桥头 | |
法定代表人 | 张伟 | |
开办资金 | 563.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2.28万元 | 586.4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1项,法定代表人由王海军变更为张伟。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积极开展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等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11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部门考核标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结合实情,量化和细化各项工作任务,采取任务到科室责任到个人的管理模式,把工作任务和工作量落实给每一个公共卫生人员,并把工作量、完成质量、满意率与绩效奖励挂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尤其在慢病患者签约服务管理、“一老一小”人员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及重点传染病管理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全年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2024年区卫健局公共卫生考核结果排名第一。2、基本医疗业务: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各种诊疗业务,不超范围执业和违规执业,不乱收费或变相分解收费,回归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造福辖区群众。(1)不断完善和落实各种医疗核心制度建设,优化并公开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心系患者,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效率,服务窗口张贴明显标识,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弱、病、残、孕和现役军人服务,改善就医环境10处,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2)医保管理:认真落实医保政策、法规,坚持政策红线不动摇,履行好辖区医疗机构管理监督责任,强化督导考核,实行一季一督导,对检查发现的违规问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罚的就严格处罚,同时要求限时整改到位,确保医保基金规范使用。(3)药政管理:严格落实药品管理有关规章制度,采购相关政策法规,采取由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具体负责,药品管理办公室主任直接负责,院长监督的领导制约机制,杜绝暗箱操作及贪污腐败行为发生,杜绝线下和标外采购情况发生,药品网采率100%,使群众能得到切切实实的医疗实惠。(4)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树医德、正医风、提素能。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并纳入绩效考核;开展十八项核心制度全部上墙,定期督查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急诊急救知识、中医药相关知识、规范诊疗等业务技能培训40余次;开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暨三合理检查、医疗文书、病案质量进行点评4次;对卫生室医疗安全检查4次,非法行医巡查4次,上报涉嫌非法行医问题线索2个,防止了不安全事故发生;持续开展“三基三严”培训、每月开展绩效考核、每季度开展医疗质量及病例处方点评、护理质量提升及辅助科室的技术操作规范、选派骨干医师进修学习等,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5)分级诊疗: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工作,方便群众就医,规避医疗风险,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年上转病人19人,下转病人6人。(6)院感及质控工作。一是强化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对在职医务人员、新入职人员、保洁人员、行政后勤、辖区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培训考核,确保人人过关;二是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对医务人员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置,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三是每季度对手术室、口腔科、注射室、人流室、换药室、预防接种室等高危区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发现不合格及时报厂家维修或更换,使其运行合格率达100%。(7)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每年按时与相关合法机构签订医疗废弃物处置协议、医院配备专兼职人员2名,对我院及辖区村卫生室、个体医疗站点实行集中统一规范收集、管理。截止12月底,我院累计产生并收集转运交往处置中心感染性废物2063.48公斤,损伤性废物612.74公斤。(8)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针对医疗安全、环境安全等重点部门、环节,完善制度建设及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及消防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完成了防护窗网集中整治、对公卫楼及门诊医疗保障楼后网线、电线进行了梳理,对废弃电路及时剪除,消除火灾隐患问题;安装了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消防火灾一键报警装置、烟感器、液位计装置、消防增压设备,进一步提高了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开展电动车充电安全全链条整治,安装电动车集中充电装置和自动充电保护装置;开展医疗行业安全及村卫生室、诊所等九小行业消防安全排查工作,增添灭火器14个,排除隐患3起;开展消防培训2次、突发火灾应急演练1次、防汛安全应急演练1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2次,全面提高职工、村医的消防安全和防汛安全意识、应急处理能力。(9)乡村振兴健康帮扶工作:组建六个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团队,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督查督导,及时发现解决健康帮扶存在的问题,强化工作调度,推动责任、政策落细落实。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开通了“一站式”报销;脱贫户及“三类人群”中患30种大病226人都进行了专项救治,救治率100%;患高血压780人、糖尿病190人、严重精神障碍140人,四种慢病都落实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规范进行了四次面对面随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社会效益。(1)服务质量提升。2024年我院狠抓医疗质量管理,院感质控工作,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质量,强化人才培养及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临床大夫医疗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人次和业务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上涨。(2)医疗环境改善。今年对医院手术室、检验科进行改造提升,增添多功能麻醉呼吸机、血凝仪、对候诊椅加装软垫、增加停车位等,极大地改善了就医环境,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感。(二)经济效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院门诊服务人次4.5万余人次,住院服务778人次,住院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10.38%,医疗业务总收入454.90万元,业务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0%(集采和DIP付费政策执行,药品价格下降所致)。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临床骨干医师和专科医师缺乏,主要开展外科、内科常见病诊疗,缺乏儿科、精神心理咨询、中医康复、五官(耳鼻喉)等方面专业医师,不能满足专科医疗服务需求。2、医疗设备陈旧。更新换代缓慢,不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二)改进措施(1)加强培养人才,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和定向招聘等政策,引进中医、康复等技术人才,加强临床科室沟通协作,用好用活康复诊疗设备,为患者解决专科医疗服务需求。(2)制定培训学习计划,持续强化院内培训学习,同时选派优秀骨干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医疗业务技术水平。(3)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及医院自筹资金方式,逐步更新设备,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2025年实现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分别提升10%的增长目标。2、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和各项招聘政策,培养内科、康复和中医等医疗人才,为医疗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计划招聘2名临床业务技术人才,选派2名青年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3、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加强120急救分站建设,依托市医院急救力量,规范急救分站管理,完善急救流程,加强院前急救培训,提升我院的急救能力水平,能够独立开展120急救分站工作。4、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2017版)标准,做实做细各项基本公卫服务,提高公卫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公卫资金的规范合理使用;每季度加强对村卫生室公卫工作的督导检查,规范公卫服务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5、做好乡村振兴健康帮扶工作。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做好大病患者的救治,每季度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精神病等慢性病开展一次随访工作,做好“三类人群”和移民搬迁人群的健康帮扶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1年01月07日至2026年01月06日。登记号:43595599X61070212C210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