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太白县> 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3-26 09:18
单位名称 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保障。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送检、仲裁检测、产地环境及农业投入品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三品一标”认证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住所 太白县世纪大道15号(米禾公司西侧)
法定代表人 陈晓华
开办资金 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太白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县乡村振兴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07万元 108.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举办单位于2024年8月15日,由太白县农业农村局变更为太白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县乡村振兴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业务能力大幅提升。全县共完成种植业农产品定性检测13366批次,其中乡镇3314批次,县级站6280批次,企业园区自检3772批次,累计检出不合格样品41批次,抽检合格率99%;完成定量检测194批次,其中第三方检测163批次,县级站自检31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合格率99%。年内先后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培训5场次160余人次,组织县镇业务骨干5人参加宝鸡市第四届检验检测技能竞赛。(二)品牌建设再添新绩。甜玉米、阳光玫瑰葡萄、户太冰葡萄获取绿色食品证书,年内完成绿色食品续证企业3个,全年共检测有机证认证产品10个,绿色认证产品22个,检测合格率100%。全县5个企业7个品种被宝鸡市农业农村局纳入第一批“宝农优品”产品名录。(三)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检查相关企业园区、合作社36次,检查农产品收购点30个,现场指导整改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不规范、生产记录填写不完整事项5次,编写印发《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四)规范化做好重点监督。严格开展豇豆、芹菜、辣椒等重点品种农药残留攻坚治理,建立种植台账,及时跟进监管。共张贴重点品种质量安全宣传彩页150余份,印制芹菜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指导手册110余本,开展定量检测4批次。联合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按照农产品上市时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4次,完成上市农产品监督抽检22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五)精准化运用智慧监管平台。为7个镇44个行政村设立了监管账户,配备镇级监管员(信息员)7名,协管员44名,纳入平台监管经营主体98家。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巡查监管88次,上传检测记录1433条、生产记录303条,合格证打印数量73765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保障食品安全:今年完成194批次农产品检测,涵盖蔬菜、水果、食用菌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有效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率。(二)促进产业发展:为50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提供检测服务,帮助其优化生产流程。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增长5%。参加宝鸡市第四届检验检测技能竞赛,取得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人才短缺:我站编制有5人,检测站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稀缺,尤其是具备食品科学、分析化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同时,缺乏专业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人才,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修复,影响正常检测工作开展。2.检测参数覆盖不全:目前主要检测参数是在2023年认证过的20个农药残留参数,检测参数较少,难以全面评估农产品质量。(二)改进措施。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协调增加编制,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定期选派站内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设立内部培训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鼓励技术人员分享成果。2.适时拓展参数:加强与上级检测机构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适时开展检测项目的参数扩展工作。同时,加大对检测人员的新技术培训力度,确保能够熟练开展新检测项目。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夯实品质提升基础1.科学实施风险监测。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抽检力度,持续加强韭菜、芹菜、豇豆等重点治理品种风险监测。适当扩大农产品“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附带承诺达标合格证产品)、“宝农优品”的抽检比例。按照农产品定量检测2批次/千人要求,开展定量检测120批次、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50批次,定性检测不少于6000批次,其中胶体金检测不少于1000批次。2.强化监督抽查配合。加大与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协同配合力度,做好国家、省或市级监测的抽样、制样、冷冻及送样等相关工作,规范抽检程序,保障抽样工作圆满完成。充分发挥检打联动优势,协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按照职责权限,配合做好抽检不合格样品的依法处置工作。3.强化风险问题处置。提高主动发现风险的能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从源头上加强防范,强化分析研判、管控处置,有效解决问题,全年风险监测问题发现率不低于1%,监测问题处置率达到100%。(二)聚焦优质农品提升,发挥品牌强农效应4.提高品牌认证数量。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依托,大力宣传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品牌认证工作,全面挖掘培育优质农产品。年内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个。积极申报名特优新产品和特质农品,。5.加强品牌证后监管。积极引导获证主体规范使用标志,坚决杜绝假冒绿色食品标志的行为。探索建立同市场部门联合检查监管的农产品品牌管理机制,确保全县农产品证后监管到位及食品安全。6.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深入挖掘核心优势,突出太白县农产品的生态价值和特色品类,提炼“生态太白”“秦岭珍品”等品牌标签,增强产品辨识度。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多渠道营销体系,积极组织县内相关企业参加杨凌农高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农产品博览会,提升太白高山蔬菜优质农产品影响力。(三)聚焦监管能力锻造,构建精准监督格局7.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充分发挥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网络作用,督促监管员、协管员履好职、尽好责。组织镇、村和企业内检员业务培训不少于3次。年内组织农产品快速检测大比武1次,选派至少2名技术骨干外出参加仪器设备、检测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基层检验检测能力。8.强化合格证制度落实。加大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张贴使用力度,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从事农产品收购单位或个人落实收取、保存或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确保出售产品持证入市。鼓励和支持农户销售农产品时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全年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累计开具不少于5万张,确保全县上市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通有底数。9.强化数字平台运用。依托宝鸡市农产品智慧监管平台推动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档案、日常监管、行政事项、产品认证、执法查处等信用信息归集,及时更新完善平台资料,实现上下联动、协同监管,确保农产品生产、监管全程动态可查,农产品质量安全链条闭环完整。10.强化实验室管理。按照新颁布实验室验收标准,重新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相关资料。加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定期维护和校准检测设备,积极参与外部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年内定量检测自检数量不少于年度定量检测总量的三分之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参加《宝鸡市第四届检验检测技能竞赛》取得团体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