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辖区内环境质量监测,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监测及酸雨监测、工业污染源监测等专项监测。 | |
住所 | 合阳县解放路北段新后地巷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晓露 | |
开办资金 | 27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合阳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87万元 | 29.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运作,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站在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及县局的领导下,在市环境监测站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明晰要求,全面完成监测任务按照市、县生态坏境局的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制度规范、统一网络规划、统一数据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的“五统一”要求,对照监测技术规范及要求,全面完成各项监测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共完成县级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2次、“万人千吨”地表饮用水水质监测4次、“万人千吨”地下饮用水水质监测2次、“万人千吨”以下饮用水水质监测2次、农村环境空气质量监测4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2次、农业面源控制断面水质监测4次、农村县域湖库水质监测4次、农田灌溉水质监测2次、声功能区监测4次、区域环境噪声监测1次、交通噪声监测1次,为环境管理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强化监管,压实自行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排污、谁监测”原则,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要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为进一步压细压实排污企业自行监测主体责任,建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微信群,及时更新和发布自行监测相关工作要求,按时督促排污单位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并主动公开自行监测结果,同时,积极开展自行监测工作监督检查和重点排污单位执法监测,督促重点排污单位按照要求在在线设站房及取样口安装视频监控,确保排污企业依法履行主体责任,为环境管理提供坚强保障。3、强化监管,摸清污染底数一是完成2023年度环境统计工作。按照环境统计工作要求,积极对接、提前着手,利用填报前培训、一对一指导、在线答疑等方式,不断提高填报效率。同时,针对数据审核情况,及时比对分析、查找原因,确保数据质量。二是开展锅炉污染物监测工作。按照《关于省专项办第七次调度会确定任务和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10月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要求,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积极分解任务,采用下发督办单、预警函等以及在全县大气指挥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等方式,共完成127台锅炉监测任务。三是开展金水河流域水质排查监测。根据金水河国控裕西断面水质异常状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测“耳目”作用,共开展金水河流域水质排查监测100余次、采样点位200余个,获得数据2000多个,用精准的数据为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支撑。4、强化培训,不断提升监测能力按照“以事带人、以事提质、以事强队”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工作,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定期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内部培训活动,强化业务培训与实战演练,培育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骨干。持续强化监测人员数据质量责任意识,按照“谁出数据、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完善防范和惩治生态坏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工作机制,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制度,保障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同时,不断强化监测能力提升,按照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持续做好监测能力建设,确保监测能力的稳定达标。二、取得社会效益情况按照《关于印发2024年渭南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完成全年常规监测工作,这些数据的取得,为促进我县环境污染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 设备与技术短板:监测设备陈旧老化,稳定性和灵敏度下降,面对日益复杂的污染因子难以有效应对。2. 专业人才匮乏:站内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尤其是环境科学、分析化学等核心专业人才稀缺,专业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慢,无法熟练掌握新设备、新方法。3.质量管理薄弱: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质量控制手段单一,主要依赖实验室内部的平行样分析,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下一步工作措施1. 升级设备与技术革新: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积极参加技术交流研讨会,提升监测能力。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邀请专家开展内部培训,选派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鼓励技术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竞赛。3.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手册;丰富内部质量控制手段,定期开展人员、仪器比对和盲样考核;加强与上级和其他地区监测站的交流合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严格按照市县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做好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保障,及时发布《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加强应急监测联合保障工作,不断满足群众环境权益满意度。2、不断强化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根据排放标准和企业环评批复要求确定监测项目,监测能力不足时委托有资质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同时对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污染源开展比对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3、加强质量管理,牢固树立环境监测质量意识,严守制度红线,从人员配备、设备检定、制度建设、组织架构等方面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年内完成期间核查、内审、管理评审,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资质认证证书编号:222712054160有效期限:2028年1月2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