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太白县> 太白县社会经济调查队

太白县社会经济调查队

发布时间: 2025-03-26 09:16
单位名称 太白县社会经济调查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政府决策及社会需求调查提供城乡社会经济信息服务。城乡社会经济调查、城乡社会经济分析、城乡社会经济预测、城乡社会经济信息提供、城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城乡调查网点的指导和调查人员的培训。
住所 太白县城东大街11号
法定代表人 魏永恒
开办资金 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太白县统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万元 2.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5月24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王少虎变更为魏永恒。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夯实统计基础,做实做细常规调查。1.做好数据编发。严格统计口径,完成2023年县域经济监测年报审核报送工作;编撰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太白经济发展”综述;收集26个部门数据资料,完成2023年统计公报、手册编写,真实准确全面反映全县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2.建强数据库。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做好62户在库“五上”企业基本情况监测、维护、验收工作。核查入退库企业共8户,确保数据库基础信息准确、真实、有效。加强“准规上库”建设,配合相关部门纳统“五上企业”5户,做到应统尽统。3.稳推住户调查。坚持每季度对全县12个调查点开展实地走访,面对面培训指导记账工作。建立周通报、季度培训、年度考评机制,督促调查户提高工作主动性。完成全县星级网点评定工作,截止目前,全县评定5星级网点1个,4星级网点4个,3星级网点7个。严格做好住户调查及脱贫县监测季报、半年报、年报数据审核工作,积极配合完成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居民收支调查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准确反映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4.规范农业统计基础。全面开展蔬菜、粮食、果业、畜牧业等统计调查及数据质量核查,深化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加强农业统计基础建设,召开农业统计培训会,不断深化基层统计人员对重点指标、填报要求的理解;深入镇、村开展面对面培训,指导各镇建立健全农业统计台账,进一步规范基层统计工作。全县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531万元,增速2.8%。5.加强固投统计。强化与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召开全县固定资产入库培训会,加强对全县重点项目入库纳统工作的指导。截至11月,纳统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12.33亿,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6个。1-10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9亿元,增速14.9%。6.严格劳资监测。坚持对劳动工资62户“一套表”单位、11户“非一套表”单位数据实时监测、审核、验收;核查维护机关事业单位名录信息193户,按时开展季度劳资数据质量核查,核查企业9户,有效提升劳动工资数据质量。7.提升社零调查质量。完成10户贸易业企业、5户服务业企业数据质量核查及3户贸易业企业调研工作,夯实社零企业基础数据;完成81家规下文化产业确认及58家非文化产业排查工作,为五经普数据质量奠定基础。8.扎实开展抽样调查。202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抽中2个调查村、8个调查小区进行全面核查,核查住房单元及建筑物1234个,现场验收80户调查户数据。收集比对公安、卫健等部门数据,完成46个村(社区)调查表收集及数据上报工作。召开人口固定样本跟访调查培训会,持续做好2户样本户跟踪调查工作。(二)坚持质量第一,扎实开展经济普查。1.加强工作领导。建立五经普工作调度会议制度,分层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五经普工作,夯实领导工作责任。2.加大宣传引导。利用县融媒体中心、县政府公众信息网、短信、微信等平台宣传普查知识,在县城主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共计开展经普集中宣传活动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普查工作氛围。3.建立工作机制。建立数据动态监测机制,印发《太白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分专业数据审核验收实施细则》,成立数据审核小组,夯实工作责任。4.严格验收数据。依托工作群实时进行数据填报指导、审核、纠错、验收,累计完成答疑2000余次,核实修改各类错误1800余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落实领导带队督导工作要求,不定期开展数据质量现场核查,累计督导40余次,确保五经普基础数据真实准确。加强对投入产出调查企业的培训、指导,完成3户调查企业投入产出数据审核、纠错、验收。普查登记以来,共登记企业单位1487户,其中一套表企业62户,非一套表企业1425户。完成抽样个体户登记116户。(三)加强调查分析,提升统计服务能力。1.开展专项调查。围绕产业发展、居民收入消费、农业统计、县域经济发展、投资统计改革试点等重点领域,深入各行业开展专项调查分析,多角度、多方位收集统计信息,撰写调研报告,为企业发展和部门抓落实提供科学参考。2.加强业务培训。健全统计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坚持按需施教,按照“乡镇统计分管领导、统计工作人员、企业统计人员”类别,差异化设置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补短板、提素能,切实提高全县各级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年度累计开展统计业务培训18场次。3.强化统计分析。做好县域经济运行态势研判工作,实时监测、分析,预警,撰写月度、季度、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咨询台作用,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统计支撑。4.优化统计服务。严格规范统计数据对外提供,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关切。年度办理网民数据需求2项,撰写统计分析10篇,调研报告8篇,发布工作信息28篇,其中市网采用13篇,省网采用1篇。(四)严格依法治统,筑牢统计数据生命线。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加大企业基础数据核查力度,年度内开展3次“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检查企业5户,其中配合完成省级双随机抽查2次,检查企业2户;配合县级部门开展双随机抽查1次,检查企业3户,有效维护了源头数据质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度我单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彻“抓指标、强服务,抓落实、强发展”的工作理念,紧盯主要行业关键指标,高质量做好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预警。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7%;第二产业增长2.5%;第三产业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4%;农业增加值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5元,增速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2元,增速6.5%。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5%,第三产业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业增加值增长4%。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及我县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优质的统计服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重点项目纳统方面与部门之间配合还不够紧密。2.统计业务指导上还需再加力。镇、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层次不齐,影响统计工作高效开展。(二)改进措施。1.强化沟通联系。积极与县发改局、住建局、行政审批局、税务局、县委编办、县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做好沟通衔接,做到信息共享、任务共担、情况互通,确保重点项目及时入库,应统尽统。2.强化业务指导。加强对全县各级统计人员培训指导,充分利用入企、下乡、年报会等时机,进一步加强对指标释义、填报要求的讲解培训,全面提升源头数据采集水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增强统计工作合力。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重点工作。1.扎实做好县域经济运行监测和统计调查,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加强对市考县经济指标的分析解读,监测预警。2.全面做好各专业月报、季报、年报工作,严格执行统计调查制度,依法守好数据生产第一道关口。3.加强对重点项目入库纳统工作指导,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统计100%纳统;配合主管部门积极动员“五上企业”纳统。4.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外发布等后续工作。5.做好全县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6.深化统计执法,深入开展统计造假专项纠治,做好省市县“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强化统计数据质量。(二)对下一步全县工作的意见建议。1.坚持抓增量扩总量,提升项目储备能力。加大对在库项目的跟踪、监测,全力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存量优化,做到颗粒归仓、统准统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要求,对照目标任务,深度挖潜,重点培育、梯次推进,为引进扩充项目增量做好规范性、制度化储备,确保全年既定入库任务完成,以进库数量确保经济增量,扩大总量、提高增速。2.坚持抓引导促培育,力促消费转型升级。要强化精微把控,进一步加大消费引导和释放力度,创新方式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提振信心,全面激活大众消费。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重点抓好限额以上单位的培育和规模化发展,做到应纳尽纳;通过不断扩大限上企业数量,有效扩大市场销售规模和增量,全面客观反映全县商贸业发展实际。3.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工业发展后劲问题。深入研究分析重点企业停减产企业原因,全面掌握亏损企业和部分困难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工业稳定生产。加快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对部分重点企业做好实时监测,加强沟通,提前预警,对企业数据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