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太白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机关办公与职工生活提供后勤服务。机关后勤服务和机关大院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安全保卫、消防和会议服务、食堂管理。 | |
住所 | 太白县县城东大街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苟兰芳 | |
开办资金 | 997.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5.32万元 | 511.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进一步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重点围绕统一管理、勤俭节约、降低成本、注重权属登记、规范资产处置,倡导共享共用,进一步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关于资产价值和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具体要求。(二)着力深化办公用房集约节约使用。深挖房源调剂,开展机关办公用房摸底调研,建立管理台账,为盘活利用提供基本依据,采取“腾、挪、换”等思路和形式,积极探索办公用房调剂使用创新做法。(三)落实落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对公务用车进行全周期管理、全过程监控和全方位监督,坚持编制数额、预算数额“双控制”给县城管执法大队调剂一辆编制,全年新购置车辆2辆。发挥好“全省一张网”平台监管作用,常态化开展标识化、信息化“定期巡检”,规范机关公务租车行为。(四)扎实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增效。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行动,在办公运行、会议差旅、公务接待、政府采购、后勤保障等方面倡导俭朴、推行简约,推动机关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与县农水局联合开展“太白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创建,与县发改局联合开展“节约粮食”宣传。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构建制止浪费粮食常态化长效机制。做好公共机构能耗统计,组织收看国管局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讲堂共四期,提升了全县干部职工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五)全力提升综合服务保障水平。认真践行“两个重大”“一个表率”和“两个更好服务”的重要要求。组织开展县机关大院升国旗仪式12次,提高县机关大院干部职工的政治站位和爱国热情。对机关大院部分破损路面进行修补,及时迁建道闸。实行会议厅使用登记制度,确保重大会议音响等设备安全,全年使用会议厅约40场2600人次。推进机关食堂标准化建设,开展大院门卫岗位应急演练,监督物业人员清扫保洁工作。指导并配合机关单位开展国家林草局调研、全市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等公务接待活动30余次,从严履行公务活动事前、事中、事后手续,稳步提升接待规范化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完成能耗数据统计工作,共统计40家机关单位能耗数据,全县统计覆盖率达到98%以上。多途径开展节能宣扬,通过在机关单位LED屏、公园广场大屏幕循环滚动播放宣扬标语,提高干部职工及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开展以“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制作节能单页、宣传资料200余张,参与人数1000多人。在机关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和“光盘行动”,提高干部职工的节粮意识。指导帮助太白县发展和改革局开展国家级节约型示范单位的创建,指导14家市级单位开展第三批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二)完成全县保留公务用车定点停放自查登记工作,共登记公车170辆。对应急调研用车实行集中管理,制定应急调研用车管理流程。对批准保留的公务用车,严格依据规定喷涂“太白县公务用车”标识和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并开展专项督查检查3次,切实加强公车使用管理。依据工作需要,保留县级公务用车管理服务平台车辆19辆,为相关部门调拨公务用车30辆,强化公务用车派车单费用结算和网上派车信息监管,全年公车平台累计保障重要公务、应急调研和大型活动等公务出行1600余台次、2000人次,安全行驶约65万公里。(三)开展针对部门下属单位和基层站所的办公用房运用状况的专项检查,共检查49家单位,督查覆盖率达85%以上。将自然资源局、统计局等办公楼空余办公室纳入统筹调配。动物保护站、公路管理站、水产站等单位的闲置房产3处。依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及时印发《关于开展办公用房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严肃纠治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奢华装修问题的通知》,对24家部门、镇和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进行实地检查和现场核查。结合机构改革,今年共为新组建的2个工作机构调整调配办公场所2处,配置办公用房28间470.3平方米。因机构撤销、重组、合并等原因清理腾退办公场所12处,回收办公用房227间4162.16平方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服务保障需求同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之间的冲突比较突出。受限于硬件设施和工作人员相对不足的客观实际,机关事务管理、后勤服务保障方面难免出现顾此失彼、被动应付现象,与上级要求及兄弟县区有差距。2.配套管理制度及厉行节约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监管、公共机构节能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重硬轻软”传统思想,认为只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就能实现业务数字化信息化,而忽视了维护与更新,没有建立全面、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制度,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促进作用。(二)改进措施。1.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鼓励干部职工终身学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及时更换更新老旧坏设备,确保机关事务工作的正常开展。2.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争取资金,加大资金对全面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沟通。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统一管理。推动公房资产权属登记工作,做好公房装修、租用审核工作,开展办公用房运用状况专项检查。(二)进一步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依据省、市车改办统一部署,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保留车辆及编制的后续文章,从严配备使用公务用车。(三)进一步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适时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和能耗统计培训,及时完成全县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统计工作,指导帮助节约型公共机构加强节能督查,提高绿色办公能效。(四)进一步做好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强化县机关大院办公区秩序管理,打造良好工作秩序。持续做好县级领导干部生活区保洁、修理、餐饮、绿化等服务工作,打造舒心优雅的人居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