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劳动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服务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宗旨。全县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创业培训、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 |
住所 | 旬邑县城 | |
法定代表人 | 吕永超 | |
开办资金 | 17.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71万元 | 15.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旬邑县劳动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7月对法人进行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县人社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的工作(一)示范引领,公共就业服务竞赛再创佳绩。为不断提升全县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营造全县就业工作者“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建”浓厚氛围,选派优秀选手参加中省市举办的公共就业服务竞赛活动。在市级选拔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并夺得竞赛个人第一名。“就业帮扶出实招脱贫成果再巩固”案例获咸阳市2024年公共就业服务优秀项目(成果、案例)奖。在全国赛中,“昔日贫困户今朝‘创业人’---就业帮扶助力80后华丽转身”就业服务项目,获优秀就业服务案例三等奖。此项荣誉充分彰显了中心专业服务能力和创新成果。(二)真抓实干,特色劳务品牌创建再上台阶。立足县域苹果产业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坚持把打造“旬邑马栏红务果人”劳务品牌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推动苹果产业和劳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采用“理论+实践”教学方式,开展马栏红果树园艺工及电子商务就业技能培训12期639人;为企业发布用工信息675条,为劳务品牌引领单位累计落实吸纳就业补贴22.65万元。摄制高质量“旬邑县马栏红务果人”劳务品牌宣传片1条,并于9月份通过验收成功评选为市级劳务品牌,经验做法也受到咸阳日报宣传报道,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坚守底线,各项惠企利民政策高效落实。聚焦减负稳岗工作重点,打好“降、返、补”组合拳,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采取“免审即享”经办模式为全县40家参保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4.16万元。全力构建“全程代办+贴心服务”模式为199名脱贫群众集中发放补贴资金9.95万元。同时,为全县3家社区工厂落实一次性岗位补贴2万元,为4家就业帮扶基地落实一次性奖补资金9.6万元;发放失业金692人次134.52万元,各项惠企利民政策成为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动力。(四)互访交流,旬泰两地劳务协作持续深化。2024年,旬泰两地劳务协作不断深入,9月份赴泰兴开展2024乡村振兴劳务协作活动,就深化两地劳务协作伙伴关系、完善共享机制及供需平台、共同举办泰旬协作技能提升培训等事宜达成协议,进一步加深双方劳务交流合作、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信息交流互动等方面合作深度,拓宽了群众有组织输出渠道。参加了在泰州市举办的咸阳市劳务品牌推广、农产品推介会活动,现场展示我县特色产品,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增强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2024年,共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2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6人,旬泰劳务协作赴江苏就业农村劳动力3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赴江苏就业22人。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024年度,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8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175人,完成全年任务2000人的108.75%;旬泰劳务协作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3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5人的104.8%;旬泰劳务协作转移就业脱贫劳动力67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0人的126.67%。就业技能培训完成15期639人,完成全年500人的127.8%;失业保险扩面711人,完成扩面任务150人的474%,基金征缴482.23万元。高质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三、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实事求是来讲,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一)劳务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由于“旬邑马栏红务果人”劳务品牌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被更多的人熟知,所以影响力还不够强,带动就业能力不足。(二)零工市场作用发挥还不够。目前零工市场初具规模,劳动力资源还没有真正聚集起来,后台服务衔接还不够紧密,城乡零工市场还没有形成合力。四、整改措施(一)针对劳务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的问题。中心将明确品牌定位,深入研究劳务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确定独特的劳务品牌定位,挖掘品牌特色优势,使品牌具有鲜明的辨识度。通过精心设计品牌标识、口号、宣传资料等,塑造专业、可靠、优质的品牌形象。利用多媒体渠道,如网站、社交媒体、宣传片等,广泛传播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二)针对零工市场作用发挥还不够的问题。我们将完善零工市场平台,加大对零工市场数字化平台的投入,提升平台的功能和服务质量,拓展相关配套服务,为零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改善零工市场的物理环境,提供舒适的休息区、面试区等,为零工人员提供更好的体验,引导企业将零工模式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企业与零工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快速获取所需的临时性人才。同时,组织周边县区零工市场进行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提升零工市场的整体运作水平。五、下一步工作计划设立专员,建立就业服务长效机制。以“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为载体,对县域企业实行网格化服务与管理,按照一对多模式,设立服务专员,服务专员每月至少与包抓企业进行一次有效沟通,主动询问征集企业岗位信息并分类汇总。同时,将企业用工需求及时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劳务招聘群、直播带岗等形式进行广泛发布,切实帮助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解决用工难题。丰富载体,创新就业服务活动形式。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招聘月、金秋招聘等各类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转变工作思路,计划每月利用2天时间,利用逢集日摆摊设点向城乡群众讲解就业政策,推荐岗位信息,收集就业需求,同时,进社区,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活动,组织小而专、专而精招聘活动,真正将政策和岗位送到群众身边。数字赋能,激发零工市场就业活力。积极对接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持续优化“大秦就业”微信小程序,通过细化零工分类标签,设立诚信互评模块,依据双方关键词、地理位置、工作经验等智能匹配提高对接率。同时,建立3个不少于500人的务工人员劳务服务群,专人维护更新信息,定时推送精选岗位,提供技能培训课程,不断提升零工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以数字赋能充分激活零工市场就业潜能。建立联盟,强化县际之间劳务协作。积极对接彬州、淳化、长武等周边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用工需求共享联盟,推动劳务协作“拓圈扩面”,定期互享人力资源、岗位资源、服务资源等,建立信息共享、用工调剂机制,精准施策拓展劳务协作“朋友圈”,搭建双向奔赴“新桥梁”。加大宣传,持续扩大劳务品牌影响。精心制作宣传册、海报、视频等,不断加大劳务品牌宣传力度。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劳务品牌推介活动,现场呈现品牌优势与劳务人员风采。同时,借助人社抖音、微信公众号,投放劳务品牌专题片,开启话题互动,鼓励关注并分享,并联合本地媒体,推出劳务品牌系列报道,讲述劳务人员奋斗故事,全方位提升劳务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