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太白县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政务事项办理提供服务。大厅运行管理;现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日常运行维护、信息共享、数据分析应用等。 | |
住所 | 太白县北大街4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黄梅娟 | |
开办资金 | 12.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81万元 | 11.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9月3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赵媛变更为黄梅娟,单位开办资金由5.10万元变更为12.81万元,举办单位由太白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变更为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按照中、省、市“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要求,围绕企业法人和公民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13项重点事项落地,在“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基础上,推动一件事套餐涉及的86项事项全部集成上线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网上平台专区,推行“一次性告知、一套表申报、一个窗受理、一次性办成”,从“一个事项最多跑一次”转变为“一件事最多跑一次”,自“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改革以来,办理时限压缩83.72%,最多跑一次达91.79%,申请材料精简72%,全年共办理一件事套餐800余件,惠及企业群众1300余户。(二)深化商事改革。持续推动“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和“一照多址”等改革举措,共办理告知承诺事项38件,“一照多址”营业执照7件,推行“个转企”、歇业备案、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市场主体结构。进一步将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全部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全年共办理简易注销150件,市场主体登记1141件,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网办率85%以上。(三)开展“一键办”改革。以“数字赋能”推动政务服务“一键办”改革,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数字化、便利化的智慧政务服务,以“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持续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水平,依托陕西省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和“秦务员”APP手机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推行“远程踏勘”、“云代办帮办”、最大程度节省时间成本,提升审批速度,实现审批服务“零见面、零接触”,同时依托“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平台向企业商户提供证照临过期提醒服务、政策咨询办理服务,实现企业证照“无感延续”,惠民政策“免申即享”。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强化服务平台建设应用。依托陕西省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和“秦务员”APP手机端,对4628项政务服务事项和534项行政许可事项梳理完善,实现1393个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程网办率达75.3%,最多跑一次实现率为99.65%,即办件事项占比为63.57%,压缩办理时限为82.86%,网办率可达94.98%以上。(二)项目审批效能加速。围绕2024年项目审批工作,制定项目审批服务指南,明确项目审批申请材料,建立项目联络员、审批服务员、审批专员“三员”服务机制,实行“3+N对1”包靠服务,一对一重点导办,为全县项目建设提供前期保障。同时,推行重点项目“码上办”,设置“二维码”申领材料清单,通过“码上办”集成式点菜式服务,实现项目立项审批服务“一码通”,截至目前,共完成426个项目立项审批。我局项目审批案例“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荣获2024年度第五届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优秀案例”。(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出“随时办”“周末不打烊”延时政务服务,实行周内24小时,周末预约办理等方式办理业务。同时,向企业商户提供证照临过期提醒服务、政策咨询办理服务,截至目前,为720余户商户企业提供证照临过期提醒服务,推送各类政策信息8506条,为企业提供上门代办,电话帮办等服务450余次,惠及企业800余户。(四)打造“小太帮办”政务品牌。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次,现场接待群众610余人次,各类业务咨询答疑750余次,发放各类政务服务政策宣传手册、办事指南2400余份,企业群众知晓率、满意率得到极大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专业性不够。2.在服务企业群众上创新举措不够,工作方式方法单一,思路不宽、办法不活。3.宣传方法单一,品牌打造力度不够,不能够及时总结经验亮点,形成可供推广的品牌亮点。 改进措施。1.加强大厅管理。结合政务中心实际,健全完善大厅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窗口考核方法,分别对各进驻部门工作职责、人员管理和考勤考核等作出明文规定,推动政务大厅运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为提升大厅窗口人员的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撑。2.提升服务质效。推行帮办代办,设置无差别受理窗口和帮办代办专区,公开全流程办事指南,明确专业服务人员,提供现场咨询、指引和帮办代办等便利化服务。不断总结提炼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探索发展具有特色的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品牌,形成聚力促发展的品牌效应,持续激发工作活力。3.强化总结宣传。不断总结提炼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探索发展具有特色的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品牌,形成聚力促发展的品牌效应,持续激发工作活力。四、2025 年工作计划。(一)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围绕企业和群众高频办理的事项,如开办企业、项目立项等,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加强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例如,太白县在“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中,通过跨部门协同,成功将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个套餐,大幅缩短了办理时间。(二)是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太白县等地地处秦岭区域面临的项目审批堵点难题,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制度。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项会商制度和联级会商机制,及时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为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方案,提供“一对一”全程管家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解决数据信息共享联办问题。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逐步扩大“一件事”覆盖面,努力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跑一次”。健全县镇村三级体系政务体系,将政务服务事项委托下放到全县7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加强基层业务培训,确保基层工作人员对下放事项政策把握准、业务办理熟、服务效能高,切实做到下放事项办理“零盲点”,衔接“无缝隙”。建立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责任部门和流程,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动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数据的共享应用,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加强对数据共享工作的监督考核,确保数据共享工作落到实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