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郭镇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略阳县郭镇 | |
法定代表人 | 袁刚 | |
开办资金 | 3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8.09万元 | 840.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方面。1、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夯实以教研组周检查、组内通报、教务处月汇总、大会通报,年级组长、校级领导随机抽查为模式的教学常规检查。2、坚持“推门听课”制度。中层领导干部每周必须随机“推门听课”不少于两节,以此促进教师规范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跟踪整改。3、用好结对帮扶机制,切实抓好“培优辅困”。以结对帮扶为契机,发动老师们利用课余休息时间,落实“一对一”、“一对多”跟踪辅导,努力抓好“优秀生”培养和“学困生”转化工作。4、分类施策,不定期召开分层学生座谈会。为进一步优化学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定期召开分层学生座谈会,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5、强化薄弱学科管理。针对薄弱学科数学,每周周日学生17:30进校,对上周所学内容进行周测。针对薄弱学科英语,加强背诵、检查听写力度。6、想方设法,强化毕业班管理,全力备战中考。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生包抓、培优辅差、薄弱学科加练等措施,想方设法提高毕业班成绩。7、聚焦中心,多措并举抓教学。一是夯实“周检查,月通报”教学常规检查通报制度。二是强化培优辅差,落实好“一对一”、“一对多”跟踪辅导。三是针对薄弱学科数学、英语两科,做好周测。四是强化毕业班管理,全力备战中考。采取了分层教学、目标生包抓等措施。五是扎实做好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工作。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学科基地常规活动与思政课大练兵比赛,活动成效显著,资料详实规范。(二)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打造过硬师资队伍。我校始终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一年来,结合工作岗位在全校开展“亮诺、践诺”活动,承诺书一律上墙公示,接受全体师生及家长群众监督。坚持常态化师德师风学习,每周例会开展师德师风研判活动,将师德表现纳入期末绩效工资考核,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等方面施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校外各类教研及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升教书育人能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赛教观摩活动,共培养县级教学能手3名。(三)以预防排查为手段,强化安全教育,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以安全不出事为底线,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排查、整改工作。认真落实“1530”安全教育,每周确定一个安全教育主题,利用安全课、夕会等开展防打架斗殴、传染病防控、交通、消防、电信诈骗、心理健康等常规安全教育。夯实德育首遇负责制,全校所有教职工同心协力,发现安全问题及德育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处理并报告,严防各类安全事件及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认真落实每日安全巡逻,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做好安全隐患周排查、月研判工作。严格门禁管理,夯实校园消杀责任,加强传染病预防,邀请卫生副校长到校开展传染病防控教育宣传。在防控传染疾病方面,认真落实消杀、通风、因病缺勤追踪报告等制度,我校未发生大面积学生感冒发烧等现象。针对校园安全稳定重点暨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小组,扎实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对存在安全稳定隐患的设施和师生员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对学校无法处理和化解的,按要求及时上报。学生中摸排出的思想性格偏激、心理较特殊、法律纪律意识差等问题学生,建立台账,由班主任牵头,其他老师配合,通过谈话引导、电话、大家访活动等随时与家长联系,协同学校法治副校长教育管理。对教职员工中摸排出的隐患,校长及时与其本人及亲属谈心谈话,真诚予以关怀帮助。(四)以控辍保学为底线,精准资助为抓手,助力乡村教育稳步发展。守牢控辍保学底线。认真落实控辍保学“七长制”工作,完善制度,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并开展家访动员,确保学生不失学。做好结对帮扶、精准资助和双家访等工作。全校20名教师结对帮扶56名困难学生,通过谈心谈话、学业指导等开展帮扶工作。按县局安排,认真落实校级领导访教师、教师访学生的双家访工作。通过学校全力对接,借助西部故事助学项目,千乡万才科技有限公司过去一年结对帮扶我校困难学生近80人次,资助金额达3万余元。有效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守牢控辍保学底线,做好精准资助、结对帮扶、消费帮扶和“进、知、解”大家访等工作。我校无辍学现象,精准资助一个不少,学校学生资助金额高,有效助力乡村教育稳步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学校在“励志、笃学、尚德、创新”校训的浸染下,在“精业、导行、厚德、博学”教风的引领下,在“勤思、乐学、明辨、诚信”学风的影响下,形成了“团结、勤奋、务实、进取”的校风,育人氛围浓厚,行风评价优良,为兄弟学校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作用。2、加强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党员教师双培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业务上的培养,党员教师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中都能担当重任,并积极参加了校级、县级、市级赛教活动,一年来,2名党员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扎实做好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工作。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学科基地常规活动与思政课大练兵比赛,活动成效显著,资料详实规范,被评为“汉中市优秀道法学科中心”。3、学科教研活动扎实有效,积极借助集团化办学,“海安略阳结对帮扶”等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4、巩固衔接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认真落实控辍保学、精准资助、结对帮扶等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群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育教学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2024年中考成绩不尽人意,为近几年以来相对滞后,优质生源外流现象严重,学生基础薄弱,家庭问题学生多。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成绩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都要下大功夫。2、青年教师的培养成效还不够明显。在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是个人职业目标发展规划、教育教学业绩、业务能力提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3、学校办学条件、内涵发展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校园基础建设部分陈旧破损,文化内涵的创建氛围不够。(二)改进措施:1、强化家校沟通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持续关注学生成长行为,细化师生结对帮扶措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加强正面引导纠正,坚持“爱的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力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拓展师资渠道,努力吸纳年轻教师加入,大力培养优秀后辈管理人才,确保师资和管理力量够用、充实。3、完善校园基础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继续推进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和“每日一练、互讲互促”知识巩固模式的落实,邀请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市、省能手来校指导、调研、优化模式,帮助总结提炼,确保科学、实效。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结合生源现状,理清思路促发展。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生活习惯较差的实际,从七年级进校开始,时刻警醒师生,有计划的强化“补短”,一步一个脚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力争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三年的苦干、实干、努力,都能进一大步。2、加大青年师资培养力度,强化队伍建设。借助集团化办学、学科基地建设以及“海安略阳结对帮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强化跟岗实践学习,名师引领。夯实“师徒结对”工作,专题培训学习等举措,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特别是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3、关注特殊个体,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多,部分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大家访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提升学习内驱力。4、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完善校园基础建设,以德育文化创建为引领优化育人环境。5、持续做好后勤安全工作把师生安全时刻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食堂安全保障设施的规范化建设,保证学生饮食安全。再细化上放学护学岗工作,强化交通安全教育,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