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横山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报、群防群治、工程治理、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等工作。承担横山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产权监测等技术性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环城北路国土资源局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亚雄 | |
开办资金 | 1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横山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万元 | 32.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大核查隐患点治理完成情况。13处大核查极高风险隐患点已治理完成,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初验。完成50处高风险隐患点治理任务中的26处。目前,23处已完成初验,3处隐患已消除,隐患消除率达100%。(二)2023年国债项目进展情况。横山区2023年国债项目涉及8处隐患点,预算总投资357.76万元,资金来源为:省级补助资金321万元,区级配套资金36万元。项目已完成初验,待项目资料完善后,尽快送审。(三)2024年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点工程治理完成情况。2024年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点5处。其中,石湾镇高川村高台沟基岩崩塌和殿市镇石壁则崩塌治理项目已完成初验;夏州街道办彩霞路北侧崩塌等3处治理项目正在施工中。(四)2024年“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进展情况。2024年落实并完成1624处“隐患点+风险区”现场核查工作,具体为:核实极高、高、中风险区基本信息和受威胁对象,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管控清单,落实风险区三级管控责任人及巡查员,对1624处“隐患点+风险区”进行入库及动态更新。下一步,将对已落实管控责任的风险区进行地质灾害警示牌装设。(五)群测群防工作开展情况1.编制应急避险预案。2月份印发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避险预案,对辖区各类隐患点威胁住户发放了“一表两卡”,明确了隐患点受威胁群众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避险路线。2.开展宣传培训演练。我们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宣传日等重要节日,全面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了宣传。截止目前,累计宣传78次,散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单、宣传画册共计3万余份。组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150次,累计参与群众9200余人次,实现了在册隐患点及高风险隐患点宣传培训演练全覆盖。3.提升乡镇能力建设。汛期前,我们为在册隐患点监测员购置了人身安全险,并为镇办监测责任人及隐患点监测员配发了雨伞、雨衣、手电、雨鞋等监测装备,提升了隐患点监测人员防灾减灾能力。4.开展隐患点巡排查工作。上半年,我们对在册隐患点、大核查风险隐患点、矿区企业、人口密集区及风险调查评价划定的地质灾害区进行了重点巡排查,督促各镇办隐患点监测责任人落实雨前、雨中、雨后巡排查,对排查出的新隐患点第一时间发放“两卡”并建立隐患台账。截止目前,累计巡查1200人次、400车次,排查550人次、200车次。5.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平战结合技术支撑队伍值守制度,重要天气及汛期降水天气前,及时向各镇办和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发布地质灾害短信预警信息,督促各镇办分管负责人第一时间落实高风险隐患点受威胁群众避险撤离等防范应对工作,截止目前,累计发送短信预警信息62次,涉及镇办及受威胁群众达9万人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有效降低人员伤亡风险,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二)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在我区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三)本年度经过地质灾害治理,因山体滑坡等灾害导致的道路中断次数从每年5-6次减少到1-2次,每年节省道路抢修费用及交通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500-800万元。(四)2024年,我单位通过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各项隐患点防范管控等措施,有效保障了辖区860户168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难度较大,受地形、资金等因素限制,整改工作进展相对缓慢;(二)部分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不足,防灾避险意识淡薄,在隐患区域内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生产生活行为;(三)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查和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四、整改措施。1.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防范措施,发放“一表两卡”,落实镇办监测责任人和隐患点监测员。2.遇极端天气时,提早发布预警信号,及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进行撤离。3.矿山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督促矿山企业开展隐患自查,建立隐患治理台账,对因矿区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责令其进行工程治理,消除隐患。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区,组织平战结合驻守单位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并及时完成隐患点入库,落实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进行定期监测。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专项治理资金,同时整合地方财政资金,确保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顺利进行。2.对于治理难度较大的隐患点,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优化治理方案,确保治理效果。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加强对隐患区域内群众的引导和管理,规范其生产生活行为,避免因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4.通过本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有效消除了一批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