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招商服务中心

勉县招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6 08:42
单位名称 勉县招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拟订我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方面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优惠政策,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全县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负责全县招商引资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负责建立和管理全县招商引资信息网络平台;负责收集全县招商信息建立招商信息库。
住所 勉县和平路中段县政府一号楼三楼
法定代表人 陈红
开办资金 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经济合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万元 9.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勉县招商服务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一次:6月20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周稳娟变更为陈红,办理单位名称变更登记,由原勉县经济合作局变更为勉县招商服务中心。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培养新力量,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一是精准选人,构建高效团队。按照个人自愿、组织挑选的原则,通过广泛动员、严格筛选,从各镇(街)、产业发展部门中选派勉县招商引资工作招商专员。二是精心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定期邀请省市资深招商专家授课,创新举办“股室长讲业务”“招商打擂台”活动,由业务骨干结合案例分析、亲身实践讲解专业知识,同时通过模拟谈判、项目策划、路演展示等方式,让招商专员在实战中锻炼技能、比拼能力。三是一线作战,提升招引效能。建立招商专员“线索项目跟踪,签约项目服务、开工项目督导、投产项目回访”工作机制。四是精心选拔并培训招商专员组成招商分局,明确分工职责,建立“三库”(线索项目库、目标企业库、联系人库),精准定位目标企业,深入研究产业确定重点招商领域,定制个性化招商方案。2.聚焦产业链,拓宽招商引资新渠道。一是坚持招商专员推进。聚焦现代材料、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文化旅游、绿色食药、生态康养七条重点产业链,全面落实“链长制”,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名包抓领导、一个工作招商专员”原则,分析产业链短板环节、长板优势,明确补链重点、延链方向,推进补链延链升链建链。二是突出小分队招商。县级领导带队开展产业链招商、叩门招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西等经济活跃、资源富集地区常态化开展招商,深度融入重点区域产业和经济活动,深入宣传勉县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及时了解掌握项目信息,建立项目管理台账,点对点加强与重点企业的对接联系,深度了解企业需求、拉进政企关系,并第一时间向县内反馈信息。今年以来,外派4名招商专员干部在北京、深圳、上海进行驻点招商。派出招商小分队55支,考察企业124家,对接线索项目114条,接待澳门金促会、千喜鹤集团等企业来勉考察。成功引进汽摩配加工项目、南通骁骥马术俱乐部、陕澳中药院内制剂项目等62个项目落地勉县,总投资达30亿元,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拓展。三是加强对外推介。以节会招商为切入点,县级领导带队积极参加长三角等地区招商推介活动、陕南绿色经济项目合作交流活动、全市重点产业链专题推介会、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全方位宣传推介、精准对接洽谈,力争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批”的招商效应。用好外地商会招商引资信息“富矿”,充分利用在外勉县籍商人人脉优势,广泛收揽、深度挖掘招商有效信息,力促更多企业项目落地勉县。举办“筑巢引凤聚力发展”勉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坚持“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理念,探索完善以商招商鼓励机制,建立招商落地项目定期回访制度,确保企业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好。精心筹办“走进花海勉县共享‘海底捞’”等16项招商节会活动,广散“英雄帖”,邀请外地企业家见证勉县发展,投资勉县发展。3.完善好机制,激发招商引资新动能。一是健全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按照“专业机构、专业队伍、力量集中、上下统一”思路、“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模式,新组建经济合作局、招商服务中心。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建立起“上下统一、权责一致”的高效运行机制,围绕“招什么”“谁来招”“怎么招”“如何落”等问题,定期会商调度、定期研判分析,形成“广聚信息—目标决策—精准对接—快速落地”的流程机制,谋定而动、精准出击,招商引资效率质量持续提高。二是健全清单管理推进机制。建立重大项目“集中调度”工作机制,制定《勉县招商引资工作方案》《2024年勉县招商引资工作“四张清单”周调度实施方案》等文件,分解下达2024年度招商引资参考指标,对“线索项目、储备项目、开工项目、投产项目”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清单动态管理,以周为节点滚动推进,每周汇总招引进展,第一时间向责任部门反馈工作提示,高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目前,征集线索项目100余条,储备(签约)项目80个,开工项目71个,投产项目37个。三是健全督导考核奖惩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配合组织部草拟《勉县招商引资干部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招商引资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考核,作为后期干部晋升职务、评优评先等的依据。完善《勉县招商引资月考核季奖惩办法》,强化阶梯式量化考核评分,突出正向激励,强化反向约束,提高招商引资任务分配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操作性。把联合招商纳入考核,备案管理、成果共享,鼓励各单位打破地域、职能限制,共同参与招商引资。实行“月晾晒”督导机制,对四个招商分局、驻外招商分局、部门、镇街每月进行招商成果月晾晒,并将每月工作开展情况形成总结报送政府办。同时,把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的表现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着力营造赶超氛围。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4年,预计全年实际使用内资23.1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4.98%。其中,省际项目实际使用内资19.7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10%;实际使用外资113万美元,完成年度市考任务的113%。累计新签约储备项目105个、总投资179.04亿元;开工项目89个、总投资133.63亿元;建成项目66个、总投资14.36亿元;转化为市级“四个一批”重点项目62个,转化率65.96%;固投贡献率45%。内外资总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项目落地率、竣工率、市级“四个一批”转化率、固投贡献率越线达标,各项考核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方阵。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项目储备不足。目前,招商引资线索项目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欠缺,缺乏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招商方式单一。现有的招商方式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政府推介、叩门招商,对基金招商、专业平台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运用不足。三是外资短板突出。外资结构不优、来源地单一,在创新外资招引方式上有待加强。四是队伍建设不强。招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市场动态、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与专业谈判技巧。五是金融支持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金融支持招商项目手段单一,撬动社会资本能力偏弱,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难以满足大型项目的资金需求。2、改进措施:一是加大项目谋划、招引力度。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动态,从中寻找项目谋划的切入点。积极主动对接契合我县县情和产业方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拓展招商方式,积极学习利用基金招商、数字化招商等新招商方式,尝试和有关专业招商引资代理机构建立联系,寻求项目策划包装、招商引资线索项目等方面合作机会。三是利用国际平台,扩大招商范围。利用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主动对接多国外资企业,扩大招商范围。四是加强招商队伍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招商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涵盖产业链知识、招商技巧等多方面内容。五是政企发力,共商金融助理新模式。联合县金融办召开金融业座谈会,共同探索金融助力招商新途径。四、2025年工作计划聚焦现代材料、电子行业、绿色食药、固废处理等优势产业,以汉西经开区和国家级大宗固废示范基地项目招引为主阵地,开展产业链招商,用好资本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一)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动态,从中寻找项目谋划的切入点。对勉县现有的钢铁、有色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深入剖析,挖掘产业链延伸和升级的项目机会。结合新兴产业趋势,在传统产业基础上探索融合发展项目。(二)更加突出项目落地。成立全县招商项目落地招商专班,对招商项目签约即跟踪,通过统筹协调、实地督导、问题交办、定期调度等方式,服务保障签约项目尽快开工,集中解决项目落地中的重大问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签约项目落地上。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金牌店小二、保姆式全生命周期服务。(三)突出小分队精准招商。由招商专员组成招商小分队,明确分工职责,精准定位目标企业,深入研究产业确定重点招商领域,定制个性化招商方案。通过主动出击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等企业,加大线索项目对接力度,推进线索项目转签约,确保每条产业链均有项目落地。积极利用各种活动平台寻找招商机会。同时,强化政策支持与激励,建立奖励机制,做好后勤保障与服务,为招商小分队提供全方位支持,确保小分队高效开展招商活动,推动勉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提升招商队伍建设。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干部招商能力,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招商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涵盖产业链知识、招商技巧等多方面内容;选派招商专员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以汲取先进经验;完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积极进取的招商队伍,为勉县招商引资工作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