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彬县> 彬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站(彬州市建筑工程抗震服务中心)

彬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站(彬州市建筑工程抗震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7:13
单位名称 彬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站(彬州市建筑工程抗震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保障。承担市建设工程、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的质量监测工作;承担市建设工程质量、建筑工程抗震和安全生产等监管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北大街9号
法定代表人 秦小斌
开办资金 16.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71万元 22.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无变更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住建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站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手抓质量安全监督,一手抓扬尘治理,通过全站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在建工程56项(城区项目39项,塬面项目17项);总建筑面积158万㎡,工程总造价54.4亿元。其中27项已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基础施工5项,主体施工10项,装饰安装工程12项)。我站今年共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4次,消防专项检查1次,检测业务专项检查1次,共发出整改通知书186份,停工通知书38份,发现并整改扬尘治理问题220条,消除质量安全隐患275个。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质量监督工作1、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有效提升质量监管效能。我站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其中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4次,站上自行组织业务培训2次。通过培训,提高了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了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开展工程质量检测业务专项排查。自4月16日开始,我站组织了为期7天的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出具虚假报告,超越资质承揽业务等不良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了检测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为工程质量把好了第一关。3、针对质量控制薄弱环节和质量通病进行重点监督。9月份,我站印制《建筑与市政防水质量问题防治手册》1100份,已发放全市建筑工地。工程监督过程中强化质量通病整治工作,重点解决屋面及卫生间渗漏,受力钢筋位移,后锚固钢筋锚固不规范等常见问题,有效预防和治理了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了工程质量水平。(二)安全监管工作1、开展复工复产安全大检查。我站要求参建企业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由项目经理、施工企业安全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署复工意见,书面向我站申请复工核查,坚决做到合格一个,复工一个,为全年工程建设开好头。2、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当天气不符合施工条件时,果断全面停止施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9月份印制《彬州市建筑施工高出坠落预防措施图集》1100份,图集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机械设备四大部分,已发放建筑工地。3、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5月16日至22日,我站专门成立三个检查组,对全市所有建筑工地及商砼企业消防安全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主要从防火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施工现场动火管理,外保温和装饰设计防火,消防设施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4、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应急救援演练。6月26日,在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及融和城项目成功组织全市建筑工地火灾事故救援等演练活动。5、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备案登记制度。按照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备案登记制度的文件精神,要求辖区在建工程必须进行安全生产备案登记。今年共登记备案建设项目5个。通过该项工作的有序实施,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三)实名制信息登记工作目前,在建项目共有10项与陕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联网,实名制登记941人。三、扬尘治理工作(一)今年以来,我站持续加强建工地围挡、车辆冲洗、密闭运输、覆盖、道路硬化、洒水清扫(湿法作业)“六个”100%管理,今年已移送城市管理执法局5次、新民镇人民政府1次,处罚金额42万元。先后对城区和镇办建设项目共32项工程现场通过检查“六个百分百”措施落实情况、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联网情况、扬尘治理措施和制度的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6个监管台账等相关资料。(二)成立扬尘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不定期巡查全市建筑工地,督促建设工程各责任主体落实扬尘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台账,将每一个涉及扬尘治理的工地明确一名责任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避免推诿扯皮造成工作失误,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监管到位。(三)建立臭氧管控夜间巡查制度。自四月份开始至十月份,我站全员参与,排班轮换,每天晚上坚持从九点至十一点不间断巡逻,截至目前,夜查共出动200余人次,确保了建筑工地臭氧管控工作全方位,无死角。(四)狠抓新能源车辆更新换代。根据市住建局《关于加快全市商砼企业运输车辆更新替代新能源或国六标准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站安排人员多次走访商砼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目前已100%完成商混车辆更新替代工作任务,咸阳市排名第一。四、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严格监督工程建设质量,有效减少了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加大对食品、建材等重点领域的抽检力度,维护了市场秩序,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同时,积极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质量意识。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企业的次品率和返工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工程质量的把控,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交付,避免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延误和额外费用,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五、存在的问题监管力量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质监站的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但人员编制有限,导致对一些领域的监管难以做到全面、深入。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质量监管工作。检测设备老化:部分检测设备使用年限较长,性能下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当前质量监管工作对检测技术的要求。信息化建设滞后:质量监管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数据共享和分析能力不足,难以实现对质量问题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在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方面,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六、整改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增加人员编制,充实监管力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更新检测设备:制定检测设备更新计划,逐步淘汰老化设备,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建立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对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的投入,完善系统功能,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建立质量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质量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质量监管的效率和科学性。七、2025年工作谋划(一)质量监督工作有效整治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重点加强工程屋面、卫生间防水,水、电、暖安装工程的抽查,对信誉差、管理不到位企业的工程项目实行重点监督;推行“样板工程和样板工段制度”,以优质工程带动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有效遏制工程质量通病;扎实推进工程竣工验收工作,重点解决未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问题,把好工程建设最后一道关。强化实名制管理,(二)安全监管工作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按照《全省监督系统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要点》(陕质监发[2024]48号)文件要求,抓好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特别对安全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及资格证的年审情况进一步加强管理,坚决杜绝无证上岗或证件过期不及时复审等现象。规范机械设备安全运行,严格查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未办理使用登记违规使用,安全装置失效等安全事故隐患,重点整治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检测维保不规范等问题。做好“安全生产活动月”的宣传、教育、咨询等方面工作。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可动摇,为我市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三)加强业务培训学习2025年继续抓好全站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利用日常空闲时间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全站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在相关规定及上级领导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外出培训学习机会,让人人都享有学习机会,全面提升我站人员的综合素质。(四)扬尘治理工作结合2024年省委第三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认真总结,查漏补缺,细化监管,持续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监管工作。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措施。加强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探索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新模式。2025年,我站继续坚持立足本职,服务大局的宗旨,奋发向上,追赶超越,做到不怕困难,不讲条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为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