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彬县> 彬州市文物管护中心

彬州市文物管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7:02
单位名称 彬州市文物管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市域内文物的发掘、修复、保护、管理、征集、收藏、展陈、巡查。
住所 彬州市开元广场
法定代表人 杨双平
开办资金 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彬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万元 8万元
网上名称 彬州市文物管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提升管理水平,健全文物保护利用机制(一)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一是进一步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制定了《24小时值班制度》《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视频监控调阅审批制度》《不可文物巡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实行双人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文物管理责任。二是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文化旅游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量化考核,形成“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二)做好文物底数排查。为做好第四次文物普查前期准备工作,抽调专人进行盘库清点,并更新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至今新增文物保护单位数据资料,登记造册,健全档案资料等工作。二、提升保护力度,守好文物安全底线一是实行加强管护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由主要领导带队,定期对市域内不可移动文物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消防、安防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备案,及时整改;更新灭火器,每月至少一次巡查消防设施并登记情况,确保文物消防安全;二是开展文物库房盘点清查专项行动。进行了为期一月文物库房盘点清查工作,共盘点1701件组可移动文物。一级21件组,二级24件组,三级105件组,一般文物1551件组。三是加强了文物库房安全,加装红外探头8处,确保了库房文物安全,同时对文物档案资料进行了充实完善,重点针对破损文物进行造册登记,做到台账清,底子明。四是组织文保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为提高文保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保护水平,邀请聚合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林安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现场授课、实地观摩等方式,对文保员进行了文物知识培识、消防知识及防震减灾知识等培训。五是推进文保项目有序进行。及时对接咸阳博物院、江苏省杭州丝绸博物馆,顺利完成了民国轿帘、冯晖墓砖雕的借展工作。三、强化宣传教育,落实文物活化利用一是加强文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坚持利用自然文化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通过挂横幅、摆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现场询问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推动保护文物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二是活化利用馆藏资源,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认真贯彻践行“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理论,深挖馆藏资源,配备专业讲解人员3名,在实践中激发普通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四、紧抓文物安全不松懈(一)例行田野文物巡查,对市域内不可移动文物市县级例行每年两次常规巡查,一般文物常规抽查。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总上报巡查情况。(二)每月检查填写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情况表。定时补充灭火器干粉,定期检查消防、安防器材能否正常使用。(三)定时检查文物库房和临时展室的设备安全情况,及时维护相关设施设备,确保馆藏文物无安全隐患。五、文物保护稳中求进(一)配合国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市域内3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普查工作。(二)开展了开元寺塔塔檐除草工作。减少了文物本体安全隐患。六、项目推进有序进行(一)对开元寺塔安防、防雷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并进一步完善整改,现两个项目均已整改完成,待申请验收。(二)申请了开元寺塔塔顶抢险加固项目资金结项验收,现已完成电子资料审核,下一步准备纸质资料审核阶段。七、取得的效益(一)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本年度,我中心顺利完成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修缮工程,有效保护了文物的历史风貌和核心价值。同时,通过普查工作,我们掌握了文物的分布情况,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二)开元寺塔塔体倾斜、沉降等病害在可控范围内;开元寺塔塔顶、塔檐除草,减少了文物安全隐患。(三)宣传教育成效显著。本年度,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同时,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也为文物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八、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中没有文化遗产方面的专业人员,为此对文化遗产爱护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文化遗产爱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效果不明显。因此,配备一些考古开掘、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文化遗产爱护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二)资金缺乏。虽然市政府列资经费,但文物需修缮的较多费用高无法圆满担完成修缮任务,所以根本上只能解决一些技术难度相对低的工作,所以治标不治本,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隐患。九、整改措施(一)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针对文物保护工作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力量。我中心将通过开展专业的文物保护培训班,加强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并申请引进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来弥补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拓宽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来源针对文物保护工作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我所将申请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加大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基层单位能够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我们将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十、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市文管中心将继续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市文旅局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切实做好全市新时期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和完善文物保护“四有”建设。(一)持续强化文保安全工作,全力夯实文物安全工作责任。一是进一步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坚持做到领导带班和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日常检查与定期巡查相结合,做到按时上下班,手续交接到位。二是始终把“文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警钟长鸣”等安全教育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使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确保文物安全统领全年工作。三是加强文物安全管护与严格巡查相结合。由主要领导带队,每年四月份、七月份定期对市域内不可移动文物开展安全巡查工作,重点检查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保护、安防、消防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备案,及时整改。每月至少巡查一次消防设施并登记情况,确保文物消防安全。四是健全完善文博室和文物库房安全设施设备,同时对文物档案资料进行进行更加详尽的分类造册登记,做到台账清,底子明。(二)全面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修缮工作,确保文物得以长期保存。一是实施珍贵文物保存环境提升谋划项目。投资35万,完善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展厅、库房等重点文物保存区域环境调控,做囊匣151(87个无酸纸囊匣和64个铝合金)。提升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二是实施对馆藏文物修复项目,目前和西北大学正在进一步沟通。等省局批复后实施。三是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配合局里,对急危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文物得以长期保存。三是投资1.5万元,实施开元寺塔塔体除草和局部修缮加固保护工程。确保开元寺塔隐患最小化。(三)优化组织架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赴相关单位交流学习、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确保所有职工要熟练使用单位各项安保工具。落实“去行政化”、“扁平化”要求,提升各科室创新支持与协同能力,加快干部职工专业化、特色化、团队化发展,确保我中心日常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转。(四)创新文物保护宣传模式,营造人人重视文物安全保护的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和安全巡查等活动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宣传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向广大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文物知识。二是开展文物宣传进校园活动。展示我市悠久历史文化、灿烂历史实物。树立学生保护文物责任感、增强文化自信。(五)积极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一是2025年我中心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科学谋划工作,积极向上做好文物保护方面项目申请和资金争取工作。二是积极与市财政局对接联系,将文物年度日常保护和维护费用列入年初财政预算,为文保工作提供强有力项目资金支撑。(六)其他工作。一是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分包小区及网格化片区环境卫生整治及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二是持续做好北极镇六甲村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三是认真完成市局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