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彬县> 中国共产党彬州市委员会党校

中国共产党彬州市委员会党校

发布时间: 2025-03-25 16:54
单位名称 中国共产党彬州市委员会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党员干部提供短期培训服务。全县党员干部的培训、轮训、学历教育等。对全县乡村基层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政策法制教育,指导基层党校工作。
住所 彬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6、7、8层
法定代表人 李行军
开办资金 34.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彬州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58万元 81.48万元
网上名称 中国共产党彬州市委员会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2024年,彬州市委党校在省委党校、咸阳市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与彬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守党校初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2024年工作(一)开展工作情况1、培训工作。依据干部层次与需求科学规划,精准设置班次。2024年举办了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春秋季中青年干部主体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共10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同时,构建“1+3+N”教学布局,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提升三大重点,打造多样化课程套餐,并依据政策变化动态更新课程,将新政策法规、会议精神纳入培训必修内容。2、科研工作:一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彬州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及群众关切问题,精选科研课题并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5份调研报告,为地方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二是积极参与省、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征文活动,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征文提交论文5篇,获奖2篇,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征文提交论文13篇,获奖5篇,成绩斐然;三是筛选优秀调研成果和春秋季中青年干部主体班学员理论文章、调研报告等,编印《优秀科研成果选编》《主体班学员优秀论文选编》,为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3、教学改革:为了适应新时期全市党员干部培训需要,我们坚持探索创新,实施异地培训、现场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水平和质量。(1)教学方式多元:综合运用课堂教学、交流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拓展训练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吸引力与互动性,确保干部学以致用。2024年组织学员赴井冈山、江苏泰州等地进行现场教学2次、拓展训练2次,拓宽了干部视野。(2)挖掘特色资源:深入挖掘彬州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利用“金池革命旧址”“权家桥革命烈士纪念园”“新民高端能源化工业园区”以及“乡村振兴馆”“好人馆”“非遗馆”等教学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基地和精品现场教学线路,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干部教育。4.队伍建设:首先是扩充数量。2023—2024年,通过择优选调和公开招聘,新增教师2名,教师队伍在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上更趋合理。其次,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制定进修培训计划,开展校内研修、外出学习、挂职锻炼等活动,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实施“以老带新”帮扶机制,给新招录的两名年轻教师指派指导老师,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另外,通过周例会、“三会一课”、专题学习会等形式,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召开专题学习会议18次、研讨交流18次,深刻领会相关精神实质,提升教职工理论素养。最后,加强资源整合。秉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原则,邀请党政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人物、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优化学科结构,为学员提供多元化教学服务。(二)取得成效2024年度,彬州市委党校在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8次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中获奖2篇,其中王娟的《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彬州灯山会”为例》获三等奖;武小侠的《文化传承应多些“烟火气”》获三等奖。在咸阳市党校系统2024年度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中获奖5篇,其中刘娅妮的《摒弃天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彬州市农村“天价彩礼”现象的成因与对策探析》获二等奖;刘雷的《彬州市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获三等奖;武小侠的《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关于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调研报告》获三等奖;王娟的《传承优良家风弘扬风清气正——浅谈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获三等奖;杨文娜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彬州市农村为例》获三等奖。彬州市委党校荣获咸阳党校系统理研会优秀组织奖。2024年度,我校刘娅妮同志荣获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金牌宣讲员”称号。(三)存在问题一是教学设施不到位。缺乏独立办公校舍、报告厅等基础设施,食宿条件不足,无法开展封闭培训,极大地限制了培训工作的多样性和深度。二是师资力量欠缺。目前现有教师10人,其中35岁以下2人,36至50岁5人,51岁以上3人,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且全部教师身兼办公室、财务、党建等工作,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研究,影响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改进措施1、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积极争取政策与资金扶持,通过调剂、置换或新建等途径解决党校独立校园问题,完善教学楼、宿舍、餐厅等基础设施,打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升级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多功能报告厅、标准化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强化校园绿化美化与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健全校园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与后勤保障,确保校园秩序井然,为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筑牢根基。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优势加大教师外出培训力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策略拓宽视野、提升能力。选调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队伍,健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重视新进教师培养,挖掘内部潜能,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与进修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授课水平。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提升领导力与凝聚力。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参加业务与管理培训,增强管理与决策能力,为党校发展领航掌舵。3、强化科研支撑,彰显智库作用落实科研制度与方案,推动教研咨一体化。教学出题,科研破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选课题调研,为决策提供咨询。搭建“彬州发展智库”平台,邀请专家来彬送教调研,专题研究发展重难点与热点。挖掘党史革命史打造特色课程,争取市校课题,依托延安精神研究会做强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4、强化咨政功能,服务地方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准选题,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报告,为地方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加强与多部门、组织合作搭建调研平台,拓宽渠道,增强调研成果实用性与操作性。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表彰奖励优秀成果,激发教职工科研创新热情。二、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校将坚守党校姓党原则,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党校工作全程与各方面,严守政治纪律与规矩。秉持实事求是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导向,达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质量立校,遵循教育与干部成长规律,提升教学、科研、咨询和管理水平。从严治校,培育优良学风校风。聚焦主责主业,稳固学员党的理论与党性教育主课地位,使党校成为干部与党员成长的红色殿堂、理论高地与摇篮。(一)紧盯目标任务依据全市发展、中心工作推进及干部履职成长需求开展培训,坚持分级分类、全员覆盖与学以致用原则。创新培训方式,拓宽渠道,严抓教学秩序与学风,达成数量与质量统一。开展党性教育,结合市域发展特色、乡村振兴等实施多类培训,计划举办彬州发展讲堂6期、校内集中培训7个班次,培训超1.4万名干部,助力基层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二)紧抓培训质量丰富培训班次:举办彬州发展讲堂、科级干部学习班次、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干部主体班、入党积极分子及公务员能力提升轮训班等多样班次。优化教学布局:持续推进集体备课、试讲评教与教学评估,教师新开教学专题,校内课题招标,把控讲课质量。创新教学方式,主体班引入访谈式、案例式、情境式教学与学员论坛,加大现场教学比重,打磨精品课程,提升教学吸引力。(三)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强化教职工学习教育,严管课堂与外出讲课纪律,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自觉与坚定性。在理论研究上领先一步,发挥党校信仰高地作用,深入阐释与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四)加强学员管理与考核完善学员管理办法,坚持从严治校,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实行校领导带班、班主任与跟班教师管理,借助学员临时党支部与班委会力量,细化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2025年,彬州市委党校将继续努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党校办学水平,为彬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干部人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彬州市委党校2025年1月7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彬州市委党校获咸阳市党校系统2024年度理论研讨征文优秀组织奖2、王娟、武小侠获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8次理论研讨征文三等奖;3、刘娅妮获咸阳市党校系统2024年度理论研讨征文二等奖;4、刘雷、武小侠、王娟、杨文娜获咸阳市党校系统2024年度理论研讨征文三等奖;5、刘娅妮获得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金牌宣讲员”。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