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富平县行政服务中心

富平县行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6:47
单位名称 富平县行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优化政务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日常管理;各部门进驻、委托事项办理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审批事项跟踪协调和督查;镇、村便民服务机构建设的协调、指导。
住所 富平县莲湖大街东段
法定代表人 鲁小平
开办资金 0.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富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91万元 83.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规定办理了法人代表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樊宁变更为鲁小平。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以来,县行政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中、省、市、县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立足中心,深入开展“精品服务”,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推全县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以标准促提升,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工作。根据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的原则,“对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库”,切实摸清政务服务事项底数,精准分类,结合实际,制定进驻方案,有序推进1263个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其中,协调部门进驻18个908项,分中心5个313项,综合窗口委托5个42项。针对涉密类、特殊敏感类、需在特定场合办理类、仅面向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类以及在各延伸点就近办理类事项,建立政务服务事项负面清单11个部门116项。二是实现事项要素标准化工作。对全县36个政务服务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信息进行了抽检,督促指导全县政务服务部门对标问题、认真整改,逐项检查和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信息,扎实提升事项网办率及“最多跑一次”占比情况。同时对照《富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富政办发〔2024〕58号),在陕西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上逐项承接并完善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的办事指南信息537个。三是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工作。根据《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印发<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站)高标准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渭行审发〔2023〕28号)文件要求,对全县16个镇(街道)、288个村(社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指导。为解决偏远山区群众办事“难远繁”问题,进一步探索“片区化政务”新模式,白庙片区便民服务站作为首个示范点正式挂牌运行;推出镇级高频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二维码”;设立“红色代办窗口”等举措,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截止2024年底,1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8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已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规范。(二)以规范促发展,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一是规范政务场所设立。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实现规范化服务。今年在原有的养老经办分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中心基础上,与公安出入境接待大厅、交通管理大队车管所、退役军人事务中心进行对接,将以上三个大厅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统一管理,开启了服务群众的政务服务“1+5”模式。二是规范政务服务窗口设置。设置综合办事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合理设置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设置“帮办代办”窗口和“银发窗口”窗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设置“跨域通办”、“跨省通办”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事服务。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设置“潮汐窗口”全方位动态办理窗口业务,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三是规范制度和窗口业务办理。进驻的政务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实质运行,严禁“明进暗不进”。窗口工作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办不成事书面说明制”等制度,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度。(三)以便利促满意,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按政务大厅功能分区设置了三级网格管理系统,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实现“人在网中行、事在格中办”,做到政务服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全年收集网格化管理资料25份,其中汇总处理有效建议8条。开展多样化“周晨会”,总结日常服务群众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提升政务服务窗口整体服务质量。全年已集中学习49次,分组交流24次。开展季度窗口例会模式,鼓励窗口人员积极工作、创先争优。全年共评选先进服务窗口20个、最美政务人50名、网格之星8名、怀德示范岗8名。二是增强监督反馈。通过电话回访、现场回访等方式,每天对窗口所办事项进行定量随机回访,完善政务服务网站回访信息,实现回访记录“电子化”。截止10月底,共进行回访6976件,其中非常满意334次、满意6615次、基本满意10次、不满意16次;群众来电咨询共93件。制定《跟踪办件工作制度》,全年“跟踪办件”109次,从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反馈最直接的问题,倒推服务再提升。采取“线上+线下”投诉反馈模式,高效回复群众在12345快速响应平台、大厅意见箱、“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投诉电话等渠道的问题反馈,切实在群众满意放在首位。设置“作风展架”,公示窗口服务效能、跟踪办件、群众投诉、征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监督。升级“政务公开”,链接政府网站公开专栏,窗口高频事项二维码张贴上墙,事项办理全全流程扫码公开。三是拓宽宣传范围。加大中介超市宣传力度,提升中介超市知晓率,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确保中介服务事项合法、规范、精准、有效。目前,已有3家中介机构入驻我县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制作“秦务员”APP宣传片,督促指导全县16个乡镇、36个部门、3500多名干部职工完成了“秦务员”APP下载注册任务,比预计完成时间提前了5个月。开展“政务服务进农村宣讲活动”,把窗口从政务大厅搬到老百姓家门口,让政策入户到家,推动政务服务与民生保障的深入结合。利用微信视频号及抖音两个平台,围绕大厅高频业务事项制作“可视化”的业务指导视频,让企业群众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就了解了业务办理的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等信息,截至目前共发布短视频249条,其中业务视频115条,活动宣传视频134条,浏览量高达162万,获赞2万余条。二、2024年取得的社会效益2024年,由窗口单位分管领导带队到大厅开展“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的活动,共计开展269次,办理事项375项业务,切实将“风雨无阻,温暖百姓”服务理念贯穿践行到政务服务中。“微笑服务”税务试点工作高质量完成,把“微笑”展现在面上,也融入日常工作中,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拓展“周末不打烊”服务范围,增加了驾驶人体检中心1个窗口,之前的123项业务事项更新为125项。全年“周末不打烊”已开展40周,受理办件1728件。三、存在问题2024年,我中心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薄弱环节仍长期存在。(一)部分干部认识不到位。(二)上下衔接不紧密。(三)专业技术人才欠缺。(四)群众“好差评”参与意识不强。四、整改措施(一)统一思想。持续深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开展“审批服务大讲堂”“中层干部能力提升课堂”“怀德夜学”等活动,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搭建学习平台,通过专家授课、集中培训、双向交流、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二)加强管理。要求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掌握足够的业务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技能,切切实实能办事,能办成事。大力推行“延时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和“办不成书面说明制”等。(三)加大宣传。组建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政务宣传队伍,“走出去”,学习“放管服”改革先进地区,结合我县实际创新超越。“引进来”,接待来富交流的各级兄弟单位,互鉴互学,提升中心政务服务整体水平,树立富平政务服务标杆形象。(四)主动改进。积极为企业、办事群众上门服务,切实减少“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难办”现象,根据“好差评”制度反映的意见,找准问题症结,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整改,努力解决好群众办事难问题,做到真情服务群众。五、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将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体制优势,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抓好县镇村标准化建设。各级政务服务场所要加强推动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鼓励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开展“帮办代办”“预约延时”“综合一窗”等服务,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大力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二是抓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全面推行“综合一窗”工作模式,持续扩充和更新线上线下服务内容,满足办事企业群众需要,统筹抓好高频事项指导、个别事项帮办,兼顾好特殊群众需求,深化实行5+X工作日模式,向企业群众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实现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三是锻造一流政务服务队伍。坚持把“过硬”作为第一底色,大力弘扬“四精”工作作风,做到“零差错”办事、“零距离”解难、“零泡沫”沟通、“零容忍”追究,以队伍提升推动效能升级,以作风优化推动工作提质,让服务定位更清晰,让改革成果更彰显,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1)绩效情况(2)受奖惩情况:无2.诉讼情况:2024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