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紧抓春季营造林的有利时机,及时组织造林专业合作社,对202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2000亩抚育、补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配合区林业局完成10000亩的退化林修复设计工作;完成庙湾、瑶曲两个乡镇40株古树名木普查工作。(二)、育苗工作:结合每年工程造林用苗需求,充分利用场苗圃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大力培育各类造林苗木,满足造林用苗需求。定植营养钵油松6.5万株、侧柏3.5万株。(三)、森林资源管护:1、森林防火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林区群众的防火意识。在辖区内镇村及厂矿周边充分利用微信、宣传标语、宣传车等手段,在林区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区、集市,积极开展灵活多样森林防灭火公益广告,让森林防火意识入脑入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结合农忙、冬干季节、春节、清明祭祖、五一等关键时期,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及森林防火条例80余次,全场共张贴市、区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戒严令》350余份、森林防火宣传标语2500份,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5000份、《森林防火入户主告知书》5000份,制作固定永久性森林防灭火宣传牌21面,更新永久性宣传牌3面,组装宣传巡查车2辆,刷新标语30余条,增强了林区周边群众爱林护林的法制意识。二是建立林场网格化责任体系,将林场森林防火网格化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网格长、网格员的责任区域,并在春节、清明等重要时节,对重点地段严防死守,与林区厂矿、单位签订了38份护林防火责任书,对特殊人群落实了监护责任人,签订了监管责任合同书。在我场辖区群众有烧地畔烧秸杆的陋习,针对现状,与当地政府积极对接,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消除火灾隐患,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三是制定防火预案及森林防火宣传方案,完善防火制度,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落实辖区内生态护林员的监管职责,加大对辖区内生态护林员的岗前培训,明确各自的巡护责任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置。四是对林场半专业扑火队伍进行培训,组织演练,提高队员扑火技能,提升我场防灭火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2、病虫害防治检疫;全场落实专职森林病虫害测报员人员10人,按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性,对各管护站管护的资源进行常年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四率”达到区上的要求,完成全场辖区内美国白蛾、油松红脂大小蠹的查防工作,完成我场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对杏树坪管护站58个小班范围内松林面积8861.25亩,进行全面普查,普查率100%。确保全场无病虫害和美国白蛾、松线虫等病虫害发生。3、林政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林场辖区内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依法护林意识。为加强林区偷砍乱伐、毁林开恳、乱占林地、采挖树木等一切毁林违法行为,配合区级林业执法部门进行及时的打击和查处,有效的确保了林区安全。二是同管护站签订管护合同8份、管护协议41份,形成网格化管理,辖区内不留死角,管护责任落实到位。各管护站管护人员坚持每日常态化巡山巡查,及时填写巡山日志,巡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全年无非法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发生,维护了林区正常的生产秩序,有效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在林区沿公路两旁增加树立醒目封山禁牧标志牌5处,通过入户发放宣传资料,解读禁牧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全场森林资源管护成效。四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森林资源管护日志进行督促检查,增进全场护林工作者的责任心。五是依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以及《陕西省征占用林地管理办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征占用林地的各项工作。六是在全场范围内开展排查违法捕猎、采挖野生动植物现象工作,通过在林区安装红外相机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分布。七是根据市、区林业局关于转发贯彻落实<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在林区宣传实施禁毒工作,全场辖区内无毒品种植情况。八是对林场辖区内林草督查违法图斑进行排查,督促违法当事人对违法图斑进行植被恢复。九是完成林场辖区内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4、按照深化林权改革体系,提高林业防灾、抗灾、减灾等抗风险能力,实施好政策性森林保险,完成森林保险面积43.9万亩。5、林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挖掘国有林场改革潜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中幼龄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措施,努力推进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夯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严防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发生,森林资源面积稳步增加,持续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四)、脱贫攻坚工作(1)、全面完成年度包村帮扶工作任务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我场的包村联户是照金镇尖坪村,按照上级要求,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在尖坪村驻村帮扶,同时落实帮扶干部20人结对帮扶33户贫困户,针对所包村村情、户情年初制定祥实的帮扶计划,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包扶领导坚持每周到村指导,研判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待遇,解决驻村工作队员的吃饭、住宿及办公条件,消除他们后顾之忧。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经过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高质量的完成包村联户任务。(2)、全面完成年度生态脱贫工作任务1、加强生态护林员培训和监管:全场辖区内生态护林员共计245人,涉及庙湾、瑶曲两个乡镇。我场严格按照生态护林员管理及监管要求,场防火办负责牵头,各管护站对管辖区域内的生态护林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各自职责,对生态护林员巡山日记填写是否规范、巡山坚持到位情况、工作实效进行严格监督,强化监管职能,真正让每个生态护林员发挥应有作用,充分提高生态护林员爱林护林的意识。2、积极加大林业用工需求,做好生态脱贫“五个一批”开放工作。结合我场实际,开放生态脱贫“五个一批”生产员岗位10名,每月支付工资,确保贫困户有较为固定的收入,助推贫困户早日脱贫。(五)、党旗领航工作按照全区部门定点帮扶工作统一部署,我单位结对帮扶耀州区照金镇尖坪村。依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帮扶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六)、安全生产工作我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新《安全生产法》,加强对专业造林、扑火队伍培训,开展季节性和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制定完善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全场上下共同努力,林场取得了全年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的良好成绩。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我场职工的共同努力,使全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明显增加,使我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为建设生态耀州做出了贡献。三、存在问题和不足:1、我场资源面积大,管护人员少,许多管护人员管护面积达万亩以上。今年春季我场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加大防宣传力度,但由于许多群众防火意识淡薄,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仍时有火警发生,建议上级部门与乡镇强化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戒力度,确保资源安全。2、林场地处偏远信息闭塞,致使职工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制约着林场的发展。依然是营林生产,巡查管护的固有模式,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四、整改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林区群众的防火意识;积极与乡镇强化沟通协调,加强生态护林员培训和监管,积极落实森林防火网络化管理要求,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2、林场不断改善工作条件,提升职工专业技术知识,开拓思想,丰富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四、2025年工作打算:1、继续深入开展“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活动,狠抓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使之成为林场发展的动力。2、加强资源管护,结合林业法律法规,配合区森林公安派出所,对偷砍乱伐、毁林开荒、乱占林地、违法用火等行为进行了查处,严厉打击了违法人员,积极调动群众热情,让群众认识安全的重要性,鼓励群众举报,监督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做到有案情依法定程序严肃处理,保障森林资源的不流失。有效维护了林区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了森林资源的安全。3、完成各项林业重点项目及林业生产工作任务。4、继续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科学规划脱贫路径,精准掌握脱贫攻坚基础信息,掌握贫困户数据,把脱贫攻坚工作做细做实。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