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国有生态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树木种苗生产供应、森林培育与经营、护林防火、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林木种苗产品质量检验与执法监督、林木种苗调剂、林业信息服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乡 | |
法定代表人 | 曹延武 | |
开办资金 | 4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9万元 | 3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国有生态林场.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延安市宝塔区林业局主管部门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业务学习培训开展情况。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林业和草原行政案件类型规定》《林业行政处罚文书制作填写规范》等林业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本领。管护人员按照林长制要求撰写巡山记录,做到每月有小结,以记实内容和形式反映工作情况,从而查找问题,改进方法,弥补不足。一年来,共集中学习20次,组织法律知识测试2次。组织人员对灭火机具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并将灭火机具的操作方法技巧熟练于心,提升灭火机具使用技能。开展育苗造林等业务技术培训,以此巩固职工队伍专业能力。邀请陕西省联安防火中心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火灾事故的应急技能,为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自林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场积极探索,按照林业局整体规划要求,建立了以场长为林长,副场长为副林长,五名管护站长为责任片区林长、护林员担任网格员的林长责任体系,对管护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结合林场实际,将林长制组织体系结构图、管护责任区划图、工作制度,办公室职责等“上墙”公示,明确工作责任的同时,方便服务群众和资源监管。整理完善森林资源清单、“一长一员”名册、会议记录、护林员档案等基础资料“入档”保管;定期召开林长制会议,严格落实林长巡林、护林员日巡林制度,坚持林长、副林长每周巡林不少于2次,对于巡林中发现的林地监管、森林防火、封山禁牧、乱砍滥挖、巡护不到位等问题管护责任人员及时整改;加强全过程督导检查,确保林长制工作在林长落地见效。加强沟通协作,全面落实“林长+”工作机制,主动将林场林长体系融入乡镇林长体系中,常态化与驻镇公安、电力等企事业单位沟通协作,推动林长制绩效提升。定期同乡镇、派出所等单位召开“林长+警长”联席会议,解决巡林发现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回访群众等措施,调查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及随意性执法、选择性执法和执法不公等危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确保依法履职,营造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严格落实“三单两函一信”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责任监督,针对宝塔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的姚麻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嫌违规占用林地,向宝塔区交通运输局发放督办函,对接协助调查处理该项目涉嫌违规占用林地相关事宜。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封山禁牧工作的令》(2024年第2号)要求,向麻洞川、南泥湾镇林长办发放封山禁牧建议书,建议镇林长办督促村级林长履行监管责任。严格执行《九条措施》,班子成员在南泥湾采油厂召开落实《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九条措施》座谈会,对林地征占、植被恢复等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坚决遏制“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批东占西”现象发生。常态化开展森林督查,依法查处各类毁林毁草、破坏植被等违法行为,坚持做到案件查处、植被恢复、责任落实“三到位”。3.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常态化开展防火宣传“七进”活动(即进林区、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集市),通过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宣传杯、明白卡,悬挂防火横幅,播放防火广播、视频,设立防火告知牌、防火宣传牌等方式,把森林防火知识和用火注意事项宣传到林区每个村组、家庭及个人。共印发森林防火宣传单3000余份,更新大型森林防火户外宣传牌1块,受宣传群众达1.3万人次。完善乡镇、林场、企业、村组、村民联动的扑火组织,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加强森林防火消防队伍建设,组建扑火队伍37支,846人,组织日常扑火训练和演练,提高队员体能素质和扑火技能,设置专人定期对机具进行日常保养和检修,及时补充短缺机具,切实提高防火能力。在重点时段、重要节点对林区重点人群、重点作业单位组织开展隐患排查,通过与联防、联治、联保、设置路卡检查等措施,阻止影响安全生产因子进山入林,尤其是在春季农耕前,积极协调各村组宣传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积肥的方式清理玉米秸秆,并与村民签订秸秆禁烧保证书,从源头上控制群众乱点乱烧引发森林火灾的隐患。同时对林区内输变电线路进行隐患排查,对涉林线路树障及时建议合法清理,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一年来,查处违规野外用火案件2起,处罚400元。明确目标责任。以林长制管护责任区为基础,将森林防火目标责任明确到人,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火有人防。严格落实森林防火目标责任,签订六类防火目标责任书1052份,尤其是明确痴呆傻人员等重点监管人群、油气井、变电站等林区防火重点作业单位,夯实防火责任。坚持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带班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每天下午两点半前向区防火办汇报当天工作动态。一旦出现火情,立即上报,不晚报和瞒报,确保信息畅通。4.封山禁牧工作开展情况。坚决扛牢“扩绿、兴绿、护绿”政治责任,通过组织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压紧压实封山禁牧责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野外放牧行为,全面整治野外放牧行为。结合“三个年”活动,管护人员利用村民过事、开会、集市等深入宣传《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养殖户保护林木林草的意识。管护人员定期不定期对本辖区内羊子存栏数量、圈舍条件、饲草产量、养殖劳动力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逐村组、逐农户登记造册,建立养殖户管理台账,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查羊圈、蹲守等措施对存在违规放牧嫌疑的养殖户进行依法查处。一年来,一共下发整改通知书237份,拆除羊圈11个。5.林地征占工作开展情况。对油气井等生产单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和不定期检查,并严格执行各项审批制度,坚持有偿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对超出审批范围的个人或单位进行严厉查处。二、取得社会效益1.结合日常巡山护林摸排遭受病虫害、自然灾害树木情况,例如对柏树枯叶黄病、叶枯病,经历雪灾、风灾受损失的树木进行统计;以“打、防、管、控”为准则,配合政府、森林公安对辖区餐馆进行排查,坚决遏制乱捕乱猎、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辖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安全。2.对延壶路(金盆湾至曲里村)行道树枯死情况进行统计,并及时建议镇林长办落实村级林长管护责任。3.组织技术人员完成211个图斑的林草湿荒普查任务。4.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森林防火总方针为指导,坚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动员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火源管控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辖区未发生森林火灾。三、存在问题1.学用结合不紧密。干部职工文化水平低,对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习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2.林长制考核机制不完善。因现阶段实践经验不足,林长制办公室力量薄弱,林长制考核体系还有待完善。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打算1.继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使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再上新水平,不断适应林业工作新常态。2.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落实林长制问题清单,完善林长制管理、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林长履职能力。3.加大林政管护力度,森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依法打击盗伐、滥伐现象,加强封山禁牧的管理,确保封山禁牧不反弹,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同时,完成各季度森林草原督查工作。4.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