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5 16:14
单位名称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救助服务。为救助对象提供生活保障。救助对象食宿保障、医疗救治、返乡护送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长兴路94号
法定代表人 朱小良
开办资金 3738.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57.51万元 3281.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在省民政厅的关心关注下,在市民政局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以高效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为主线,以全方位优化业务流程为抓手,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目标,以精细化、精准化服务为重点,践行为民初心,锐意进取、谋新求变,实现了全年救助管理工作有条不紊高效开展。全年救助各类受助对象4000余人次。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守牢工作发展“两条线”1.夯实民生保障基石,筑牢兜底防线。一是恪守行政工作红线。在合同签订方面,严谨细致,最大限度防范法律风险;在资金使用方面,严守法规,保障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在物资采购方面,依法依规,确保采购公正透明;在审计整改方面,严肃对待,细致整改,确保工作流程持续优化,工作细节更加严谨。二是严守“内外”安全底线。站内安全方面,实现了全年站内安全事故零发生。站外安全方面,全年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确保了街面长期流浪乞讨人员冻饿死伤等极端事件零发生。2.精研业务规范准则,细化服务“标准线”。制定了《西安市救助管理站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手册》。同时,积极参与西安市地方标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站内救助服务规范》编制,2025年,拟申报《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全流程规范》省级标准。(二)打造工作提升“三亮点”1.精耕服务网络架构。主动与城六区民政部门协调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综合治理事宜,携手雁塔区福彩投注站建立临时救助点,打造30分钟救助服务圈,形成快速响应闭环。2.强化服务供给能力。深入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多维度提升救助工作效能与团队素养。一是教育培训强队伍,组织内容涵盖专业技能提升、应急救援、综合素质拓展以及新时代救助多元发展理念等关键领域的针对性培训。二是绩效激励增活力,科学构建干部绩效测评体系,充分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与创新活力。3.促进服务内容提质。一是强化救助工作深度推进,加大站内巡查频次,聚焦特殊受助人员关怀与服务优化。二是扎实推进街面救助服务延伸,全力筑牢街面救助服务防线,逐步建立完善西安市街面长期流浪乞讨人员详细个人档案。二、取得社会效益紧盯“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主动开放救助管理机构,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财政、公安、城管、卫健等相关部门、媒体记者及爱心人士走进救助管理机构,参观照料服务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区,提升救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加大宣传力度,凝聚社会救助共识。以重要活动、感人救助事迹、干部救助工作心得为切入点,借助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陕西日报、群众新闻、华商网、西安发布等纸质和电子媒介多渠道广泛开展救助成效宣传,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工作,提高了救助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公信力。三、存在问题(一)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推进缓慢;(二)街面长期流浪乞讨人员治理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三)干部职工能力素质与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要求还不够匹配。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将聚焦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与提升服务温度、拓宽救助维度相融合。针对各类救助对象的不同需求,探索将过去浅层次的食宿、购票等基础临时救助深化为基础帮扶、危机干预、链接资源、融入社会等多维度、深层次救助,确保临时救助保障安全网更加牢靠,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试出成效。(一)持续加强素质能力建设,在内强素质上下功夫1.深化思想政治建设,筑牢救助工作信念根基。2.聚焦业务知识精研,提升救助服务专业水准。3.着力综合素质培养,塑造全面过硬救助队伍。(二)持续推进服务效能提升,在外树形象上求突破1.加大宣传力度,彰显多元价值。2.优化服务供给,塑造亲和形象。3.深化对外交流,提升业内口碑。(三)持续推进区域性中心建设,在救助工作领域争一流1.聚焦三个“创新”,打造救助管理多元发展格局。2.锚定“三个端口”,构建救助服务全程保障体系。协助返乡人员链接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政策,确保了源头治理工作更精准更高效,实现临时遇困人员“回得去、稳得住、过得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