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宁陕县>
宁陕县气象局
宁陕县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5-03-25 16:06
单位名称
宁陕县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县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机构的各项职责。负责全县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全县气象探测、监测、预报、资料汇总、传输、执法等。
住所
宁陕县城关镇迎宾大道文化大厦14楼
法定代表人
康忠杰
开办资金
695.0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8.81万元
377.18万元
网上名称
宁陕县气象局.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2024年汛期我县共经历14轮强降水天气,总体天气特征是旱涝急转,暴雨高温干旱并存,复杂天气交织。汛期我县各监测站降雨量在378.5毫米到1009.4毫米之间,比历年同期偏少16.7%。面对如此复杂天气形势,为全力保障全县平稳安全度汛,切实守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我们坚决站好岗、守好位。(二)加大防汛备汛工作。对气象服务业务及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全面自查自检,按照“七个到位”的要求逐一落实检查,补足短板、查找弱项。按照“73161”工作机制和递进式服务要求全力做好气象决策服务,认真执行叫应制度,重要天气消息及时报送。盯紧关键时间关键位置,重大天气过程,谨遵“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服务理念,严格值班值守要求,加密天气监测,2小时滚动更新预报,跟进决策服务需求。(三)2024年汛期我局共发布各类手机短信50471条,发布预警信号26期,汛期气象服务专刊168期,重要天气报告共11期,天气实况通报85期、天气警报28期,周末天气预报25期,一周天气预报25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6期,各类节假日、大型活动、中高考等专题天气预报共47期,加密天气预报42期。坚持固本强基,装备技术人员提升。全年基本业务质量稳定,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完成国债项目4套六要素站+4套微智站建设,完成生态旅游气象服务站建设任务,微型创新团队开展探索研究型业务,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人员交流,争取市局优秀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西部志愿者到岗工作,补足编制空缺,通过理论学习+岗位实践的方式,不断提升每一位职工的工作能力。(五)坚持多方互动,积极开展气象宣传,走进城关社区开展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居民避灾自救技能;在城区广场开展主题党日暨“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将党建与业务进一步融合;5月12日,聚焦主题,积极组织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6月19日,在县城中心广场开展2024年“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咨询活动。中气报上稿6篇,中气网站8篇,中国天气网2篇,政务内网19篇,县域网43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推动《纲要》在本县贯彻落实,印发《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年争取地方到账资金127.61万元。积极申报长期国债项目和基础建设项目,补短板提能力,寄予项目推动县域事业高质量发展。(二)积极推动县安委会下发的《关于加强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防雷安全监管和服务责任,将厂矿企业、危化场所、学校等纳入防雷安全指导和监督。三、存在的问题。(一)监测覆盖不足。县域地形复杂,山地、河谷等特殊地貌较多,但现有的气象监测站点分布不够合理,在一些偏远山区站点稀疏,无法全面、精准捕捉不同区域的气象要素变化。(二)专业人才短缺。气象业务涉及大气科学、信息技术、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但局内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匮乏,尤其在气象数据分析挖掘、气象服务产品研发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限制了业务的创新发展。四、改进措施。(一) 优化站点布局,开展县域气象监测站点优化调研,结合地形地貌、经济发展和服务需求,科学规划新增站点位置,填补监测空白,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覆盖面。(二)引进与培养专业人才,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同时,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建立“导师制”,让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与年轻职工结成对子,进行传帮带。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专业素养。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继续做好汛期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加强与应急、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部门的联动,提升极端天气的预测准确率,为防灾减灾赢得更多宝贵时间。(二)加强气象文化和科普宣传。通过举办气象科普讲座、气象台开放日等活动,增进公众对气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气象部门的社会影响力。(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理论学习,提升干部综合素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为我县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气象服务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