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科技开发中心

略阳县科技开发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6:06
单位名称 略阳县科技开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科技发展提供技术开发与质量管理服务。科学技术开发、培训、科普宣传以及专利、技术合同的登记管理。
住所 略阳县政府大楼
法定代表人 马永升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2万元 5.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情况。积极对接秦创原总窗口,学习借鉴总窗口示范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思路,立足县域绿色食药产业独特优势,与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签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运行项目技术服务合同》,制定《秦创原略阳县分中心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运营方案》,推进秦创原略阳分中心市场化运营。开发建设“略有科特派”“略有云集市”数字化服务和“略有好礼”数字认养三个系统为核心,搭建集科创要素集成、资源共享、服务优化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策划举办了略阳县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路演活动,杜仲胶新材料、天麻智慧方舱等26个优质项目精彩亮相,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引擎。(二)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完成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1.71%,占任务的171%;新增秦创原产业聚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新增企业3家,占任务的100%;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0.28%;立项省级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2个,占任务的200%;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6个,占任务的160%;选派科技特派员92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1期1106人次,分别占任务的129.6%、100.5%;徐家坪省级科技示范镇项目已全面完成天麻、蚕桑等建设任务。(三)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情况。聚焦绿色食药首位产业,围绕天麻、黄精等特色品种,不断开展科研攻关与产品研发,新发展各类中药材4.5万亩,天麻3万亩,中药产业产值达15.2亿元,培育绿色食药龙头企业6家。建成中西部天麻贸易中心,每月8日、28日常态化开市,交易额累计突破1亿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构建秦创原创新平台新模式。通过与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及秦创原总窗口的紧密联动,积极构建高效协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省、市级创新资源的无缝对接与优化配置。与总窗口示范企业签订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运行技术服务合同,共同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步伐,积极培育并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创新动力,逐步构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高地。全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家,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5支,申报省级科技项目28个,地方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1.47%。(二)践行双链融合产业升级新路径。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践行双链融合理念。借助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科技资源优势,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略阳工作站”,进行全方位合作,引入符合地方需求的科技成果,推动成果转化与应用,促进特色产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推动产业科技含量再上新层级。“略麻1号”“略麻2号”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列入全国典型范例推广宣传;秦药汉方杜仲产品入选全国中药饮片集采;五龙绿沃、锦绣农业、汉王略阳公司3家企业获得陕西省GAP药源基地认证立项;汉萃堂、亿超能、御风汉麻和汉王略阳公司4家企业参与全省趁鲜切制标准制定;建成全国首个生物基杜仲胶生产线,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缺乏技术优势及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不高;二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市场化运营进展较慢,未能充分达成“三器”示范平台的建设目标。(二)改进的措施:一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科技研发投入统计填报数据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点宣传引导,开展“一对一”业务填报指导,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以科技为支撑,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二是完善平台运行机制,通过优化协同创新与项目路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力求实现提质增效。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体,挖掘并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对接,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资源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推动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略阳工作站实质性运行,结合略阳县的产业特色与优势,引入符合企业需求的科技成果,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促进更多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二)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引领作用。办好“略有秦创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推进优质项目落地。挖掘并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潜力的科技型企业。立足县域绿色食药产业优势,联合西安农链科技公司,建设绿色食药智慧方舱示范基地,推广数字化种植管理系统。(三)做强绿色食药首位产业。做大做强“略麻1号”“略麻2号”,以科技为引领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加强关键技术培训指导,积极实施蜜环菌提纯复壮技术攻坚,补短强弱,稳步提高我县中药材种植质效,实现一产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持续壮大林下经济规模,加快天麻、杜仲产品研发及资源综合开发、菌种自动化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