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陕西省省级单位政府采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组织和服务。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场所设施标准、交易平台、业务规范等建设指导工作;保证金专户设立和管理;项目交易组织、服务、见证、纠错、信用和秩序管理;资料归档、查询和专家抽取;组织省级政府集中采购。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积育 | |
开办资金 | 2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2.92万元 | 3626.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从业人数 10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一)持续深化平台整合共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工作1.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工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工作部署,组织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召开加快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工作会议,确定“畅通市场主体自主选择平台进场交易渠道”“简化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流程”“推行隐藏投标人信息的暗标评审”“落实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推动房建和市政项目‘评定分离’”“推广远程异地评标”6项改革任务,成立6个工作专班分别负责推进落实。目前已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市场主体自主选择交易平台的项目范围,畅通市场主体自主选择交易平台渠道,完成房建市政工程电子交易系统“五合一”交易流程改造,研究制定了推行招标投标领域“双盲”评审改革工作方案,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范围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实施的有关建议》,全省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房建和市政项目“评定分离”试点工作有序推进。2.加快推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省级单位公务用车框架协议采购工作。组织召开省级公务用车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座谈会和采购人座谈会,通过座谈交流、开展采购程序培训、采购需求问卷调研等方式,摸清公务用车采购的市场基本情况,完善项目采购方案的公务用车采购需求配置和服务质量要求。目前2024年公务用车框架协议采购工作已完成,共计申报18家车辆品牌的66款车型,最终比亚迪、吉利、上汽大通等13个品牌33款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19款)入围,国有自主品牌车辆入围比例超过80%,入围车辆平均价格约为12.85万元。(二)持续推进应进必进,积极拓展平台交易覆盖范围1.主动开展项目进场对接工作。系统梳理2024年版目录进场交易情况,研究制定《关于开展2024年版交易目录未进场项目进入省平台交易对接的通知》,重点围绕工信工程、广播电视工程、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等6类项目开展进场交易对接,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完善交易规则体系,做好项目进场交易承接准备工作。经与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多次沟通协调,11月6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能源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通知》(陕发改能综合〔2024〕1862号),明确2025年1月1日起,依法必须招标的能源工程项目应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2.不断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交易取得积极进展。积极开展全国碳配额交易撮合服务,通过平台发布碳排放配额指标交易项目公告,累计征集配额指标104万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创下全国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的最高单价记录,每吨价格36元,交易规模达到全国同类项目之首;采用网络竞价方式完成全国首单生态产品转化和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黄河水利委员会辛店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排污权交易系统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目前已完成企业库、竞价大厅和网站公告对接事项,预期12月可实现排污权全面进场交易。按照省发展改革委要求,研究制定了《陕西省用能权交易规则》,推进全省统一的用能权交易系统建设,研究梳理形成用能权业务操作规范和作业文本,有序推进用能权进场交易。(三)持续完善电子平台建设,加快平台数字化转型1.全力保障电子平台稳定运行。面对平台系统因建设年限过久出现的设施设备老化、故障增多、维修更换成本增加、安全加固和漏洞修复任务艰巨等问题,统筹调配现有硬件资源,加大平台巡检频次,及时做好问题预警处理,完善基础软硬件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机制,强化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2.不断完善电子平台功能。优化专家管理系统功能,调整优化抽取规则,上线统计查询功能,完善铁路专家应急库抽取规则,完成新专家管理系统与延安、宝鸡、安康工程建设交易系统对接。上线新金融服务平台,优化保证金及电子保函查询功能,及时解决系统运行问题,保障平台稳定运行。优化完善电子交易系统,实现交通工程全类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权益类交易系统项目信息与竞价大厅发布信息同步,上线政府采购交易系统动态CA签章功能,打通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推进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成与延安市资金土地交易、矿权交易系统及安康自建新交易系统对接,发布《电子监管系统数据规范V2.0》,推动各交易系统进行整改,提升数据质量。3.加强数据共享应用。完善数据上报系统功能,及时解决部分市(区)数据上报及时性低、数据不全等问题,完成考核打分标准调整,保障全省交易数据质量。印发《第三方交易系统对接指南》,做好第三方交易系统申请对接工作。加强数据分析应用,2024年累计完成12次全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及配送金额统计工作,4次全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和网采季度监测工作,4次药品价格指数和11个项目的结余留用计算工作,分别报送国家医保局、省医保局等部门;11月起承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统计工作,报送省发改委和省数据局;汇总全省其他领域交易情况,按月上报国家;定期对各交易领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动将统计分析成果向省发展改革委和相关行业部门、市场主体、相关地市分享。4.加快平台数智化转型。推动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扩建项目。按照省发展改革委要求,将陕西省公共资源数智化交易平台建设纳入省发展改革委未来三年数字化建设总体设计;编制《陕西省公共资源数智化交易平台项目建议书》,经省发展改革委同意后报省数政局,纳入我省2025年项目库;完成《陕西省公共资源数智化交易平台项目可研报告》,近期将向省数政局申报。(四)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优化交易营商环境1.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和不见面开标常态化开展。持续推进与榆林、渭南、咸阳、杨凌等省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加强与西藏阿里、青海、宁夏等省(区)远程异地评标合作。2024年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51个,其中省内483个、省际72个,累计实施不见面开标954个。2.扎实做好交易服务工作。全力推进药械集中带量采购,2024年新落地实施药械集中带量采购项目21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省际联盟项目18个),到期接续项目9个,预计新落地实施项目首年可为全省各级公立医院节约采购资金32.39亿元。有序开展省级单位框架协议采购工作,推进我省省级单位车辆租赁、资产评估、物业等服务类和计算机台式机、一体机、便携式计算机等货物类项目框架协议采购工作。做好陕西公共采购电子商城服务工作,2024年开展10批供应商征集,其中申报审核供应商148家,审核通过126家,新入驻品牌129个,全省订单总销量9.27亿元,其中省本级订单总销量2.14亿元,成交8037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09%,节约资金809万元。进一步提升交易受理服务质量,征集业务咨询常见问题,以“一问一答”形式整理形成问题清单,将154条常见问题纳入陕西12345智能知识库。强化CA证书服务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CA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制定《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CA证书服务机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启动CA机构考核工作。3.持续推动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全面推广应用电子保函,2024年省交易中心共开具电子保函3168笔,担保金额46507.8万元,杨凌示范区、铜川市、汉中市市级交易中心投标保函业务稳定运行,2024年三家共开具保函1784笔,担保金额13309.1万元。完善投标保证金管理机制,对工程类和采购项目设置开标后90日为保证金滞留上限,提高保证金退还效率,做好保证金动态清退工作,2024年累计发布7期清退保证金公告,提前释放企业投标保证金2189万元。落实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在政府采购文件编制中严格执行中央和我省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对采购人开展政策宣讲,争取将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政府采购项目设置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加快推动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工作,目前已完成移动数字证书(CA)服务机构和移动数字证书(CA)互认APP公开征集工作,启动相关交易系统及交易工具改造。(五)持续优化交易现场管理,保障交易规范运行1.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交易现场监督工作的意见》,从严格执行交易现场管理制度、强化评标评审专家管理、加强代理机构管理、规范远程异地评标管理等10个方面规范交易现场秩序,努力营造规范高效、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出台《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现场异常情况处置办法》,进一步规范交易现场异常情况处置措施。2.强化交易现场管理。严格执行监控检查、现场巡查和随机抽查“三查联动”现场监督机制,坚持交易服务保障督查制度,用好综合调控服务室,保障交易公平、公正开展。2024年,累计开展服务督查248次,印发12期督查通报、4期评标专家和投标人不良行为情况通报,对1家招标人、1家招标代理机构和18名评标专家不良行为进行了通报,配合行政监督部门处置5起违法违规行为调查案件,协调处理1起评标劳务费争议。3.积极探索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在中心门户网站开设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专栏,向社会动态公告“特别严重”“严重”“中等”“一般”失信评定结果,并报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备案,2024年累计评定“严重”失信等级医药企业1家,上报省医保局2家医药企业失信等级的初步建议,第3季度新接收国家医保局案源11起,相关信用评价工作正在进行。研究起草《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场内交易行为规范实施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着力规范中介机构场内交易行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