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铜川市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业专业人才培训专业技术开发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农村基层干部培训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咸丰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尚小平 | |
开办资金 | 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5万元 | 4.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立足实际,精心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1、规范培训内容。按公共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拓展和实训操作等四大模块构建培训课程,明确目标、内容、形式、考核、服务等环节标准。丰富培训内容,不但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且突出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绿色发展理念、信息化应用等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发展能力,提升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坚持按需施教,确保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学时。2、组建师资队伍。农培中心精心筹备,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既有来自农业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他们在粮油作物种植、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为农民提供专业、前沿的知识讲解和技术指导;也有长期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每一个农业生产环节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确保培训实效。3、拓展培育方式。紧扣“集中授课、网络辅导、基地实训、认定管理、帮扶指导、扶持发展”六大环节,充分发挥“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四大课堂优势,在我区深入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一是依托固定课堂。统一安排专题授课,统一时间、统一教材、统一聘请专家老师。二是开展田间课堂学习。聘请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仓库等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三是组织学员参加了云上智农20学时的空中课堂在线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四是积极组织学员到杨凌农科城的优秀农业企业、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观摩学习,累计参观8个基地,让学员直观感受先进生产模式与管理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粮油作物种植、加工、储存等技术,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开展交流座谈会,促进相互学习借鉴,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4、强化跟踪指导。帮扶指导是巩固培训效果、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学员在实际生产、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重要环节。按照所开设的专业,抽调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技术专家、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优秀高素质农民组成指导教师团队,为高素质农民学员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技术帮扶指导服务,他们采取定期上门指导、田间地头示范操作或通过电话、QQ、微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了解学员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为学员提供线上、线下帮扶指导服务,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5、凸显亮点成效一是经过系统培育,大部分学员掌握了更科学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增强了应对市场规避风险能力,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了综合素质,不少学员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领头雁”,积极投身创业,例如高级职业农民任战利创办了耀州区关庄镇润丰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高级职业农民马海升创办了耀州区新兴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中级职业农民李创学创办了耀州区创新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全程服务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耀州区创新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耀州区新兴农机专业合作分别荣获省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重点示范基地、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为我区“三个一”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二是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农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区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培训工作了大力支持,保障其顺利开展。同时媒体对培训活动进行了多次报道,提升了培训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我区共培育初级职业农民1685人,中级398人,高级72人,共有29人参加头雁培育,15人已取得头雁证书。此外,耀州区农培中心为学员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农业发展互助氛围,有力地推动了耀州区农业产业的发展。(二)全心全意,开展帮扶包联工作一是节前对困难群众和脱贫户开展走访慰问,送去米、面、油、春联等生活物资。并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号召帮扶干部积极作为,多方宣传,解决村中土鸡,鸡蛋,猪肉等销路问题,切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二是开展政策、森林防火等知识宣传,帮助成立防火工作应急队。三是组织干部同村两委一起开展村环境卫生整治,清理三堆六乱,进行问题厕所排查,帮助群众打扫户内卫生,安排村民对村主干道两边杂草进行清理,通村道路两旁绿化植树780棵。四是组织驻村人员及帮扶干部到村集中入户走访,为困难群众送去过冬棉衣,提升群众满意度。五是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光伏电站年收益5万元;金元村艾草加工厂租赁收益7万元;壮大集体经济九江源项目托管资金100万元分红4万元;帮扶单位帮扶资金2万元。土地流转2万元。完成通组路(主路-元疙瘩组)路边护栏安装工作。此外,按照局属各单位包联镇办工作安排做到及时对接,按时限要求完成交办的工作。一是协助瑶曲镇开展农业企业安全隐患排查、环保整改,并督促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环保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二是协助关庄镇做好拆迁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通过继续实施的主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通过系统的培训,学员掌握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技能、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增强了应对市场规避风险能力,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了综合素质,成为名符其实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职业农民。近年来中心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我区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截止累计培育初中高级职业农民1435人次,其中通过认定的高级职业农民72人,中级职业农民344人,初级职业农民1266人,已为我区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带得动的科技示范户和技术带头人,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农民技术骨干队伍,促进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他们已发展成为了各自生产领域的领头雁,实现了从种养大户向生产经营大户的转变,示范带动效应也逐步显现。同时每年开展农技人员培训120余人次。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省上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个别学员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农业发展面临市场风险大,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是一个脆弱的基础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抵御抗风险的能力。四、改进措施1、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在,不断的改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吸引更多的回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及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参加培训,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投身农业生产一线,为我区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服务。2、我们将在现有的职业农民宏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争取一些实实在在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五、2025年工作计划1、精准落实2024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培训项目培育更多农业优秀人才,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有力助推乡村振兴。2、继续深入开展好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高度重视包扶村工作,想办法、出实招、克服困难解决帮扶村问题,确保驻村帮扶工作有序进行。3、切实做好干部职工学习和管理工作,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干部管理,注重学习和素质提升,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