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关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中山街8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小刚 | |
开办资金 | 26.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万元 | 1.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汉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文明实践“五项工作”,聚焦立精神之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持续发挥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作用,在新起点上推动汉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编织群众幸福网,文明实践成为汉台群众的幸福底色。(一)强化组织领导,联动推进聚集强大合力。认真贯彻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印发《在新起点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明晰了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组织召开全区文明实践工作观摩会、推进会,进一步增强了全区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组织体系抓文明实践、“三级书记”抓文明实践、三级联动抓文明实践的强大合力。通过专门组织区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8+N”部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相关负责同志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所、站工作骨干业务能力水平,为新起点上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组织保障、人才支撑。(二)推进阵地建设,不断扩大文明实践“朋友圈”。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思想教育功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启用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本建成15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文明实践三级阵地全覆盖。加快建设汉中市职业技术学院、市税务局、市中小学实践基地等一批省、市、区级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不断扩大文明实践影响力、覆盖面。不断丰富区图书馆、文化馆、区家风馆文明实践活动,完善各类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社区书吧、影院、口袋公园等遍布城乡的休闲娱乐、读书观影便民服务功能,做到大门常开、内容常新、活动常态,着力建成接地气、有活动、可持续的百姓之家。文明实践覆盖面不断扩大,“朋友圈”不断增多,全民文明实践的基层基础氛围不断浓郁。(三)聚焦工作目标,传播文明实践新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目标,始终把基层理论宣讲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理论开场”,突出“差异化、分众化、互动化”特点,结合文明实践活动主题、行业特点、受众群体特征,打好“理论+培训”“理论+政策宣传”“理论+文艺”“理论+科技”组合拳,通过文艺演出、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升旗仪式、村民会议、电影放映等进行嵌入式微宣讲,用报告会、乡村广播、院坝会等进行常态化宣讲,用汉中方言土语、彩船秧歌、戏曲快板、民歌传唱等形式进行具象化宣传,做到科学理论天天见、处处闻,让群众感受到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组织文明实践宣讲团先后深入铺镇、武乡、北关、汉王等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群众热烈互动,共商发展大计、基层治理,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文明实践与群众鱼水之情不断深厚。东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突出东关老街阵地打造,利用老百姓喜欢纳凉、喝茶、下棋、谝闲传的习惯,把东关正街作为宣讲阵地,以“评书说理”、“围坐聊天”等方式开展宣传宣讲,把党的理论政策同群众关心的身边事相融合,让群众能听到、听得进、喜欢听,有效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高度”与“温度”的有机统一。农二哥诗社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第一时间编写快板《万千儿女唱艳阳》,唱出了汉台人民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热烈期盼和欢心振奋。(四)丰富活动内容,倡导文明实践新风尚。围绕“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印发《关于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的通知》,指导组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义诊义剪、关爱老人、环境整治等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学习雷锋精神、人人参与文明实践的浓厚氛围。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中示范宣传活动,将急救演练、农技知识、现场义诊、反诈知识和禁毒知识宣传融入文明实践活动,带给基层群众以“科技大餐”。着力开展“大地欢歌”、“全民阅读”、红色电影放映、“村超”“村BA”、徐望荷花节、铺镇啤酒龙虾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润物无声的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重大传统节日之际,组织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与基层群众开展写春联、送福字、包粽子等各种富有节庆气息的庆祝活动,发挥文明单位、党员双报到单位等结对帮扶单位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联合开展文体活动,最大限度提升干部职工、群众参与度,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文明实践活力。(五)强化品牌建设,传递文明实践“好声音”。全区上下着力树牢一盘棋思想,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汉家基.幸福园”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等一体推进。培育形成了3个区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五分钟”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锚定方向宣讲理论。“五分钟”微宣讲即让宣讲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持续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基层一线。明晰基层宣讲思路。通过印发《“五分钟”微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方案》,组织基层理论宣讲人才运用“理论+”宣讲模式,从“谁来讲”“给谁讲”“讲什么”“怎么讲”“在哪讲”五个方面廓清宣讲思路,结合院坝会、例会和晨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宣讲,确保基层理论宣讲短小精悍、切合群众口味。理论宣讲百花齐放。项目开展以来,东关街道结合老百姓喜欢纳凉、喝茶、下棋、谝闲传的习惯,以“评书说理”、“围坐聊天”等方式开展宣讲;将理论微宣讲与文艺演出及本地民俗“彩莲船”等相融合,提升宣讲趣味性与群众接受度。“未老关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聚焦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特点需求,开展精准化的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助学育人。积极联动各方力量,组织开展“乡村儿童暑期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组织300余名学生参加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举办“品味书香浸润心灵”世界读书日亲子阅读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关心关爱。用心守护身心健康。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义诊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家校社”协同合作,引进北京绿萝心数公司,高质量服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持续心理健康讲座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贴心备至送服务。组织开展“暖冬有爱”关爱失独独居老人、应急救护知识科普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志愿者摸排独居老人等特殊老年人群体基本情况,提供差异化延伸服务,上门打扫卫生、关心近期生活、送餐等服务,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婚俗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宣传婚俗文明。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婚俗文明宣讲、发放新婚风俗倡议书和漫画宣传彩页等形式,积极倡导抵制高额彩礼、婚事简办新办新风尚。定格幸福瞬间。开展“回首芳华岁月弘扬新婚风俗”志愿服务活动,摄影志愿者免费为老年夫妻补拍纪念照,用镜头记录幸福。倡树婚俗新风。组织仪式感满满的集体颁证等婚俗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嫁观。还重点培育了“一镇一示范”志愿服务项目,已形成“有事您说话”、银龄先锋等镇街特色。大力推进一村一特色品牌,“闪闪五星暖人心”“好司机联盟”“田间课堂”等村(社区)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成为亮丽风景线,文明实践效能不断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在完成15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0个示范站建设基础上,着力推动武乡镇吴庄村、老君镇皇塘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建设,目前已建成投用,以示范带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面提升,不断扩大文明实践影响力、覆盖面。品牌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推进全区文明实践工作向深里走、实里走。培育形成了3个区级新时代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五分钟”微宣讲已累计开展3000余场。“五分钟”微宣讲经验被市委2024年三季度综合督查发现典型做法在全市通报表扬,受到市委、区委肯定。“未老关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受益群众达上千人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工作创新意识不强。部分镇(街道)、部门把常规工作当成文明实践活动,“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缺少创新举措。改进措施:加强对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指导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造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开展,全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四、下一步打算。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工作”,进一步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加强纵向工作指导和横向统筹协调,建强文明实践所、站,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贯通和区级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工作有序高效运转。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