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太白县林业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林业方针政策宣传,林业法规条例执行,林业生产和林业社会化技术服务的组织和指导,林业站建设、人员培训、集体林区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林区护林员管理、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应用。 | |
住所 | 太白县咀头镇北大街6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权军刚 | |
开办资金 | 51.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太白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08万元 | 9.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8月27日,举办单位由“太白县林业局”变更为“太白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科技推广成果丰硕。1.充分利用“科技之春”、“知识产权宣传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为载体,结合工作职能,积极组织人员上街头、下镇村,多种形式广泛宣科技知识,专题培训魔芋、山药、羊肚菌、甜樱桃、太白贝母、养殖技术。2.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和QQ群等平台,宣传林种、林养、林采、林游等林下经济有机结合,推广肥料科学搭配技术、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和地方特色经济栽培管理等技术,推送林果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混配等实用技术。3.认真组织“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邀请市林业专家集中培训核桃、花椒、山茱萸低产园改造嫁接、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组织科技培训9场次,培训林农200人次。4.印发太白县特色林果丰产栽培、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农药安全使用等科普宣传彩页3000余份,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高群众科技致富能力。(二)种苗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1.加大种苗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全面落实《2024年宝鸡市涉林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采取集中宣传、现场指导、悬挂横幅等宣传方式,开展《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陕西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等涉林法律法规宣传,举办知识产权集中宣传2场次13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2场次60余人,制作宣传横幅5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2.加强种苗质量监管和涉林知识产权保护。制订《2024年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台账》,结合林业“双打”和种苗行政许可“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深入苗木市场、苗木生产经营企业和造林地,开展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林木采种基地和保障性苗圃申报认定,督查苗木企业依法依规建立苗木生产经营制度,落实苗木标签、检疫、档案等相关规定,确保苗木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苗木。3.开展2024年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紧盯春节、春季造林重要节点,组织执法人员,深入集贸市场、苗圃地和造林地,重点对未经品种权人许可、生产或销售林业授权品种繁殖材料以及无证、无签、无档案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保障造林绿化用苗安全。(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完成太白县鹦鸽镇高码头村核桃低产园改造项目审计和资金拨付。2.编制了2024年太白县山茱萸低产园提升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积极参与省级评审和修订工作。3.完成了高龙林业分站标准化建设全部建设内容,2024年度王家堎林业分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已申批立项。(四)林草资源调查工作稳步推进。完成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共踏查样线25条,调查总长度143.3km,完成样方调查50个,录入调查物种91科225属337种并完成内业校对,在林草种质资源收集工作中,完成省市下达我县35种105分物种标本、DNA标本和种子收集任务。(五)有害生物监测网络高效运行。1.年初根据各镇、林场森林资源实际情况,下发了《关于全面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通知》,完善镇村监测网络体系,依托林业分站(林场)44名职工、46名专职护林员和420名生态护林员,划定监测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将监测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了林区监测全覆盖。全年共监测林业有害生物13种,累计监测林地面积938.1万亩次。2.开展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按照省市松材线虫病防控要求,从3月份开始,组织各林业分站、靖口林场采用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及其移动端监测APP,每两月对辖区内的所有松林开展一次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摸排枯死松树分布地点、数量,对不明原因或疑似疫情的松科枯死木,进行取样鉴定,准确排查有无松材线虫病疫情。累计监测面积81.2万亩,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六)防治结合加强监管。1.扎实开展防治,遏制常发性病虫害扩散蔓延。4月份在华山松大小蠹危害调查的基础上,在咀头镇、鹦鸽镇开展华山松大小蠹虫害木清理工作;指导林农防治板栗溃疡病、核桃举肢蛾、核桃云班天牛、山茱萸蛀果蛾、花椒窄吉丁等经济林病虫3400亩。2.开展草原有害生物普查。踏查线路4条,打卡点22个,调查草班20个,调查草地面积94.26亩,在调查过程中未发现草原有害生物。3.加强林业植物检疫监管,依法严格实施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复检。全年共检疫苗木2.73万株,木材19.46立方米;产地检疫苗木871.4亩;复检苗木21.52万株,木材50.2立方米,电缆盘8个。开展集中检疫执法行动36次,出动执法检查车辆36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21人次,与涉苗企业和涉木单位签订和发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承诺书》《林业植物检疫监管告知书》24份,共查验《植物检疫证书》38份。(七)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宣传。充分利用春季普法、科技宣传月、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时机,组织人员上街头、下镇村,发放《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等宣传资料0.3万余份,全面提升公众群防群控意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实施科技推广、种苗管理、林草资源调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对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成效显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资源保护管理有待加强。我县森林资源管理面积较大,群防群控大局面尚未形成,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不佳。2.科技支撑能力还不够强。林业科技队伍老龄化严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保护森林资源意识,改进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维护资源管理安全。2.认真开展林业科技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优化技术队伍素质和结构,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创建高效、廉洁、精干、务实的团队作风,力争再创佳绩。(二)搞好林业科技推广转化,大力开展林农培训,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扶持和引导林特产业健康发展。(三)加强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落实“四率”指标,加大核桃等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力度,严格检疫执法,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