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太白县林业工作站高龙林业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集体林区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资源保护、集体林区护林员管理、乡镇集体林建设管理与指导、护林防火、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 | |
住所 | 太白县鹦鸽镇双鹿池村2组078号 | |
法定代表人 | 袁海军 | |
开办资金 | 4.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太白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8万元 | 5.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6月6日,开办资金由9.19万元变更为4.98万元。于2024年8月27日,举办单位由太白县林业局变更为太白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国土绿化提升工作。1.结合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春季在各村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00余棵,种花种草16余亩,修剪绿化苗木150余棵,重点提升打造龙窝和高码头村绿化节点,栽植银杏、牡丹、月季等各类苗木1000余棵,种植花草16余亩。2.完成高码头村道路两边绿化提升。在秋季绿化管护中,对乡村道路沿线绿化带以及行道树进行全部修剪,进一步提升绿化效果。(二)林特产业发展方面。1.今年完成新栽经济林90亩,其中核桃70亩、其它经济林20多亩。对龙窝村500亩核桃改造项目再提升,组织群众对核桃园进行修剪、扩盘、施肥、涂白、防虫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核桃产量。2.全年组织林农现场开展科技培训2场次,培训林农150人次,为林农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邀请市站核桃专家深入核桃示范园为群众培训核桃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嫁接等技术服务指导。3.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下土蜂450箱。组织群众防治核桃病虫害400多亩。(三)生态护林员管理方面。1.针对2024年23名生态护林员,组织护林员开展业务培训2次,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护林员履职能力。2.加强日常督促检查,要求生态护林员采用“APP”巡护,对护林员进行“周检月签”,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对巡山日志填写进行检查签字。3.完成了2025年护林员选聘和考核工作,选(续)聘护林员23名,进一步完善了档案资料管理。(四)生态补助兑现工作。1.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补助资料上报,涉及农户144户,兑现面积578亩,兑现补助资金5.78万元。2.完成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料上报,涉及农户196户,兑现面积527.2亩,兑现补助资金1.06万元。(五)林长制工作完成情况。1.认真开展专项行动。对林区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结合秦岭生态环境整治,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查处盗伐滥伐、项目占用林地、滥挖苗木、乱捕滥猎、私设电锚、违规用火、植物检疫等违法行为。2.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站上组织人员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安全排查工作,详细记录高码头村2棵古树名木的情况,并将每一棵古树名木按照所在村进行编排,主要内容包含树木编号、估测树龄、树种、所在位置以及管护单位等,真正实现一树一档,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有人管、有人护。认真观察每一棵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修枝、防蚀、培土、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通过详细调查和整改,不断强化保护措施,此次排查及时清理了林木现存隐患,为古树名木健康保驾护航。3.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监测。春季秋季对全镇松材线虫病和松褐天牛进行全面外业调查,加大对重点区域宣传和监测,每15天进行一次普查,同时加强对美国白蛾监测,并做好日常监测记录并及时上报,开展松材线虫病专项检查,建立林业有害生物专档。一年来辖区内没有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疫情。4.森林防灭火工作。重点抓好春季和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我站队今冬明春防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各村对林下可燃物进行全面清理,签订防火责任书1500份,发放防火宣传资料2000余份,出动宣传车辆130余次。在各村重点坟头、重点坡面、村口和景区入山口设立防火警示标志15个,悬挂防火宣传横幅和标语8条。落实管护责任,督促护林员每天进行巡查。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年来我区域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成效显著,林区秩序稳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林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由过去单一、老品种向多元化、优质化方向转化,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二)林区生产秩序管理更趋于理性,人们知法懂法普及率更为广泛,人人参与治理,维护生态多样性的氛围初步形成。(三)新知识、新科技的大力宣扬使林特产业发展更显活力,规范化管理园区、科学病虫害防治及配方施肥、测土施肥被人们逐步接受,林特产品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业务学习没有形成常态化,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对学习认识不高,业务不够熟练。2.工作落实上有欠缺,检查不到位,完成质量不高。(二)改进措施。1.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学习,重点是森林法,加强业务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提高业务能力。2.科学谋划工作,压实工作责任,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大退耕还林、公益林、新一轮退耕还林日常管理,严格政策标准,对于不达标地块采取必要措施,达到合格标准。(二)深入抓好林地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乱猎、违法运输、违法占用等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三)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防、信息上报工作。继续做好核桃举肢蛾专项防治以及松材线虫、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四)巩固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做好群众来访工作,化解林地纠纷。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改革工作。(五)继续大力推进林长制工作机制建立及封山禁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