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太白县> 太白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太白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5:07
单位名称 太白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支付保障。全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集中支付的监督检查、系统建设维护、管理制度的拟定。
住所 太白县县城北大街23号
法定代表人 杨宝秀
开办资金 18.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太白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51万元 19.8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6月22日,单位开办资金由23.6万元变更为18.51万元。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夯实基础管理。进一步明确代管资金专户管理范围,严禁将预算资金转入财政代管资金专户,严禁不经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办理收支业务。对于代管资金范围内的资金,每天指定专人,根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未确认的数据,电话通知预算单位进行要素补充,一周内将代管资金支付审批表报送支付中心进行确认,经财政局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及时下达计划,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沉淀。(二)高效支付资金。严格执行财政资金支付相关规定,按批复预算、用款计划办理国库集中支付,按规定使用、管理财政零余额账户,对疑似违规支出实行人工审核。将审核、支付、清算、复核列为重要风险点,严格执行资金初审和复审岗位分离原则,落实岗位责任,规范资金支付流程,把好资金审核关。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要求,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强化电子签章、审批环节建设,准确开具支付凭证,安全高效支付、清算财政资金。(三)强化风险防控。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预算执行监控模块,充分发挥预警、纠错、拦截、监督作用,完善监控规则,规范处理流程,明确资料清单,以严的制度约束预算单位规范资金支付。按月编制动态执行分析报告,及时发现监控规则的漏洞,通过与工程师沟通,发现一起解决一起,为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把好最后一道关。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线上线下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预算单位纠偏整改,确保每笔资金收有凭、支有据。(四)规范会计核算。按日与代管资金开户银行核对代管资金收支情况,做到日清月结。同时,按照确认的收入指标和支出日报,细化功能科目,做到账务核算清晰明了。健全单位代管资金年终结转机制,不断优化财政云资金核对流程,督促单位月季年末及时与代管银行、支付系统、预算单位账务数据、财政云系统适时对账,确保预算单位、财政、银行三方数据一致,切实保障代管资金准确、安全,高效运转。对单位长期滞留的资金,定期统计分析,提交财政局审核,进行盘活收回,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深化推进财政云改革,使得预算管理更加细化、支出责任更加对等、数据标准更加统一、财政监管更加到位、会计核算更加便捷。(二)严格执行财政资金支付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审核用款计划,准确发送支付数据,清算财政资金,确保了财政资金运行畅通。(三)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预算执行监控模块,充分发挥预警、纠错、拦截、监督作用,以严的制度约束预算单位规范资金支付,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四)密切监控预算单位混用经济分类科目、同户名账户转款及向个人账户转款等支付行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使用财政资金,进一步增强预算约束力,为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把好关。(五)积极盘活代管资金专户“沉睡”资金,弥补财力缺口,实现效益最优。(六)有效防止了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能力亟需提升。工作人员缺乏对财政云业务的系统学习,只局限于完成本职工作,不利于轮岗和交流。2、单位工作人员对外交流较少,缺乏综合协调能力。(二)改进措施:1、组织干部学理论、学法规、学政策、学业务、练好内功,增强本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创新能力。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练好内功、增强本领,多和外县区交流研讨总结经验,建立轮岗制度,让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轮换,了解单位整体业务运转,培养全局意识和综合协调能力。四、2025年工作打算。(一)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加强财政法律法规及政策业务学习和培训,定期组织中心人员参加预算管理、财政国库业务、代管资金管理、财会监督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二)健全考核机制,加强信息宣传。将信息报送任务,细化分解到人,明确数量和质量,与各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考核,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做好信息宣传工作的责任感,营造人人重视信息工作,人人参与信息工作的良好氛围。(三)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主动开展调研,定期走访预算单位,主动为预算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力争让和谐上进的机关作风与高效优质服务常驻不衰,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