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陕县> 宁陕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宁陕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5:04
单位名称 宁陕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障基本医疗需要。业务范围:负责全县城乡居民异地就医、参保登记、关系转续、费用结算、转诊转院、慢性病认定、医疗费用、补充医疗和医疗救助待遇结算兑付的落实。
住所 宁陕县科技文化大厦8楼
法定代表人 何小玲
开办资金 30.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陕县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3万元 19.29万元
网上名称 宁陕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4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和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规范落实待遇保障政策。以贯彻执行好基本医保制度为切入点,严格落实市级统筹政策标准,规范执行医保目录和医疗服务收费政策,确保全县城乡居民和职工医疗报销及时足额到位,政策范围内医疗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左右。截止2024年11月30日,县域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964.78万元,其中:门诊统筹支出209.61万元,门诊大病支出476.51万元,住院保障支出2278.66万元。县域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058.06万元,其中:门诊支出450.57万元,门诊大病支出490.26万元,住院报销支出758.23万元,生育保险支出68.70万元,门诊用药290.30万元,有效保障了全县城乡居民和职工群众看病报销。(二)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在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的基础上,依托县政府大厅和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建成1个县级医保经办服务窗口、11个镇医保服务站,按要求下放18项医保服务事项,建立工作制度,公示了经办流程,深入镇村指导相关业务,方便群众不出家门办理医保事务,为参保群众创造了便捷的医保服务环境,按省市县统一要求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只跑一次”,服务体验“零”差评,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提升参保群众对医保工作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三)深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积极支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出台《宁陕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宁陕县2024年医保基金总额支付实施细则》和《宁陕县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管理使用考核细则(试行)》等文件,与医共体建立医保资金“总额预算、打包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责任共担机制,充分发挥医保支付的杠杆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DRG付费改革推广扩面工作,将三个中心镇卫生院和县中医院纳入DRG支付范围。深入推进药品耗材集采工作,积极探索医共体总院统一开展集采,完善镇代村采工作机制。通过组织定点医疗机构及时、规范报量采购,完成15个批次药品225种、耗材26种的国家及省级联盟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四)坚持用好防贫保险金救助机制。对因患大病需在县外三甲医院治疗,但因经济困难无钱住院手术的参保群众,开启应急救助绿色通道,共启用应急保险金4笔共计28万元,确保我县4名患大病群众及时救治,不耽误病情,为全县人民健康生命构建了一道应急救难防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医保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优化参保服务流程,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三、存在的问题。(一)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压力大。由于全省个人缴费部分连年提标,而大部分参保群众医保待遇并未相应提高,群众普遍存在消极抵触情绪,为医保征缴带来极大压力。(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难度大。在全面实施DRG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开展医保基金“打包”预付改革,因医保基金收不抵支运行风险大,加之系统不支持,政策难以设置等原因,导致改革难度大。(三)异地就医增长幅度大。因县域内医疗服务条件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加之地域因素,外出就医患者增加,既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对降低医保报销比例不满,影响医保工作满意度,加大医保基金运行风险。(四)基金监管难度不断加大。随着社会进步,围猎医保基金的手段越来越复杂,套取基金的行为越来越隐蔽,调查取证难,加之县一级技术手段不足,医疗专业人才匮乏,基金监管压力凸显。四、改进措施。(一)加快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不断优化参保服务流程,提升参保质量。组织发挥部门、乡镇、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强化宣传引导,争取各方支持。(二)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DRG支付方式扩面至一级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医共体医保基金“打包”预付改革,探索积极开展康复医疗、慢性精神疾病、安宁疗护等按床日付费,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门诊统筹、门诊特殊慢性病按人头付费。(三)应对异地就医增长问题。县内医疗机构要以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逐步提高业务水平,扩展业务范围。总院要充分发挥责任医师下基层纽带作用,与群众建立良好服务关系,拉近信任感。落实签约服务责任医师职责,积极宣传县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引导群众就近就医。(四)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医保协议管理与考核。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增强协议刚性约束;常态化开展日常抽查,专项稽核检查、定期检查及飞行检查,从严从快查处违反协议规定的医疗服务行为。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强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上,严格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对医保目录和医疗服务收费政策的执行,严格落实城乡居民、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确保参保人医疗报销及时足额到位。(二)推动医保改革事业发展。强力推进DRG支付方式扩面,确保按既定的目标高质量完成扩面任务。探索推进医共体总院统一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做实“镇代村采”,提升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网采率。积极推进集采药品“三进”,鼓励定点零售药店采购集采药品,并实行零差价销售,切实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三)持续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常态化开展整治行动,着力整治“分解住院、挂床住院、不合理收费、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诊疗”和“四假”等突出问题。加强政策宣传,构建全社会打击欺诈骗保防线。组织好基金监管宣传月、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加强部门联动查处骗保行为。(四)提高经办服务效能。建好医保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医保信息化建设水平,更好的为医保改革发展赋能提级。优化医保经办服务,激发“县镇村”三级经办体系效能,完善镇村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建优群众“家门口”的医保。全面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拓展异地就医结算支付渠道,简化门诊慢特病购药程序,尽可能满足高龄、重病、残疾等特殊群体需求。(五)继续保障支持巩固衔接。抓实抓好困难群众参保资助、医保扶持救助、大病监测和部门帮扶工作,不断筑牢防范因病致贫返贫制度防线。全面落实参保资助政策,优先为巩固脱贫重点人口参保落实全额或定额资助,确保100%参加基本医保,夯实医保防贫的工作基础。精准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防贫保险三重梯次保障政策,确保重点易贫人员生病能住院,大病多报销,不延误病情,不因病致贫返贫。对因患大病需在县外三甲医院治疗,但因经济困难无钱住院手术的参保群众,及时开启应急救助绿色通道,启动应急保险金救助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