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边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边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5:02
单位名称 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边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负责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研究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规划和具体流程,做好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培训推进、信息传递等工作;指导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做好文化产业服务工作。
住所 定边县新华北街1号
法定代表人 周鑫俞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定边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74万元 10.6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中心在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不断扩展文明实践阵地一是完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期工程,打造多功能文化惠民活动室、崇德书屋、盐州讲堂、文明实践小课堂、文明实践展厅、非遗展厅、好人模范厅、家风家训厅、心理疏导室等功能部室,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二是督导各文明实践所(站)进行场所管理维护,推动文明实践阵地用起来,群众文明实践活动活起来。二、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我中心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24年工作计划》,修订《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督导考评实施细则》,完善了《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褒奖制度》《关于在新起点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安排》,明确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强化工作举措、夯实工作责任。同时通过对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信息报送、宣传报道进行每月一统计,每季度一总结,引导所站全域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三、接续壮大专业队伍持续推进“十百千工程”,目前已成立文明风尚等12支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还成立了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分队152支,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小队563支,蓝天救援等10支社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体。各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能够依据各自专业特长,在不同领域如环保、文化传承、助老助残等方面精准发力,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化志愿服务。建立百名文明实践宣讲师人才库,深入基层,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将党的理论、文明理念等传递给广大群众,促进民众思想境界提升与文明素养培育。培养千名文明实践力量,在全县营造浓厚文明氛围,增强民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使新时代文明实践真正扎根基层、深入人心。四、坚持培育品牌项目全县各所(站)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科普宣传、法律宣传、卫生环保、扶贫帮困、抢险救灾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拓展现有项目的实施,在活动中挖掘培育新项目,其中我县“庭院微宣讲”“沙渠乡村振兴讲习所”“边城朝阳未成年人法治宣讲”项目入选《榆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与政策文件汇编》。在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农业局主办的“我眼中的榆林和美乡村”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中,由我中心选送的张晓润的《沙渠村,那团结的力量》荣获征文类“一等奖”;郝钰钦的《愚公之志筑就绿色家园》荣获演讲类“二等奖”。10月下旬,由我中心选派的朗诵节目《沙海勋章》和文明实践服务展位参与陕西省“文明实践我行动”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活动主题汇演和集市服务活动,朗诵《沙海勋章》在市级媒体平台进行了展播,受到肯定赞许。由我中心制作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品牌盐州微讲堂——“盐州曲艺‘倡文明’”录制展播24期,将文明新风尚送进千家万户,真正让文明实践“活”起来,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品牌化、常态化。五、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着眼群众实际需求,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聚焦“一老一小”,围绕我县重大活动和重要赛事,动员各部门单位、文明实践所(站)力量,扎实开展理论宣讲、学雷锋、“我们的节日”等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各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共计1703场次,行业部门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共计1609场次,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共计355场次。一是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以“庭院微宣讲”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等宣讲下基层活动为抓手,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进乡镇、送进农户,同时将宣传践行党的科学理论、重大举措植入各类文艺作品中,打包送入基层,让老百姓听得进听得懂,全年开展各类送宣讲下基层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次。二是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我中心以2024年“学雷锋·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为契机,动员组织全县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定’力相助·‘边’地先锋”主题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常态化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三是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了“情暖冬日”下基层送春联、“暖冬行动温暖回家路”、“承志奋斗缅怀追思”清明祭扫、“春风十里定有你植此青绿树文明”义务植树、“情暖五月感恩有你”母亲节活动、“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我在文明实践中过中秋”等一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四是持续开展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活动。围绕我县重大活动和重要赛事,开展“阔步同行逐梦盐州”千人万步健步行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选送作品参加“我眼中的和美乡村”文明实践活动、陕西省“文明实践我行动”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活动等省级、市级文明实践展演展示活动,开展“文艺活动进所站移风易俗入万家”、“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等主题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六、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理论宣讲不够丰富多样,宣讲人才队伍严重短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够明显,比如各类活动侧重吸引力,忽视了思想性和教育性;三是文明实践项目品牌缺乏,除庭院微宣讲、盐州曲艺倡文明线上文明实践项目之外,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不足;四是文明实践活动未做到常态长效,吸引群众主动参与的机制和氛围没有真正形成。七、改进措施一是全力推进阵地建设。严格落实省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要求,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八有”标准,实现全县20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20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二是培育项目品牌。深化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践所、站建设,根据实际打造一批特色的文明实践点(如文化长廊、红色教育基地等),培育一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构建文明实践矩阵,实现定边文明实践工作多点开花。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提升队伍专业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推进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实施文明实践“十百千”工程,扩大文明实践宣讲师队伍,举办文明实践宣讲师培训会、擂台赛,提升文明实践队伍综合素养。编印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教材和工作手册,提升各文明实践所(站)、基地(点)工作水平,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二是丰富实践活动形式,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一是广泛发动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群众,开展切合实际、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活动。二是计划开展“文明实践赶大集”系列活动,将文明实践活动与集市文化相结合以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三是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以关爱“一老一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着力点,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文明风尚为重点内容,发挥好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公众人物的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增强文明实践自觉。四是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佳节”系列活动,围绕传统佳节开展文化宣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关爱行动等,让节日活动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以年轻人作为重点群体,开展创意新颖、内容鲜活、互动性强的节日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三是紧扣群众需求,打造叫得响品牌。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一是充实“庭院微宣讲”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的环节内容,通过走进乡村、走进院落的方式向群众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二是丰富线上文明实践项目品牌“盐州曲艺“倡”文明”的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文明实践成果。三是积极培育新的文明实践项目品牌,通过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创建出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实现我县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多点发力,齐头并进。四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助推文明实践。要矢志不渝地强化干部作风的锤炼,使之成为文明实践各项工作的灵魂脉络;持续优化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确保干部素质能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各项需求。同时,深化交流,携手宝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联动共建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助推定边文明实践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