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城市创建协调服务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城市创建协调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4:50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城市创建协调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榆林中心城区创建工作提供管理保障榆林中心城区创建工作的协调、指导、督查、考核
住所 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曹志强
开办资金 739.0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39.04万元 644.7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城市创建协调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一)文明创建方面:一是优化机制,强化督查。制定印发《榆阳区2023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工作方案》,成立实地测评和问卷调查两个专项指导组,分别由白琛东常委和张玲常委任组长,抽调创建中心和宣传部骨干力量,对14类113个调看视频监控点位、11类139个实地暗访点位以及84个居民小区、53条背街小巷开展常态化、标准化、精细化督导检查。通过与市上协作,确保对每一个点位进行细致排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二是“双创”同抓,全面推进。今年创文和国卫复审工作年份重合,榆阳区创建中心及时调整工作战略,将国卫复审工作和创文实地测评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先后四次协同召开两项创建测评安排部署会,组织开展了“迎春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常态化整治提升行动、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背街小巷改造提升行动、散煤治理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等一系列综合整治行动。通过查短板、补弱项,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和文明程度。三是注重引导,加强服务。对照最新创建要求,全面推动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的业务和服务水平。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大美榆阳陕北之窗书香之城”全民阅读、“移风易俗,我们在行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文艺汇演等各类文明风尚培树活动,常态化开展“榆小宣·传思想”“打平伙·树新风”“拴正人家·展形象”等品牌文明实践行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物资12万余份,持续提升群众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让文明创建工作真正惠及百姓。四是立足宣传,强化引领。立足《榆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适时制定并印发了包含《条例》内容解读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读本》三个版次近5万册,发放到各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和包抓社区(小区)部门,并进一步传递到居民群众中。创新利用《散煤治理清零档案卡》小程序的“通知公告”平台,将《条例》解读和有关创文创卫、散煤治理、垃圾分类、安全生产、移风易俗等内容推送至5260户散煤户和14个街道、乡镇的相关工作人员,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制作《条例》的音、视频版本,在中心城区的4块电子屏、麻黄梁地质公园和古塔赵家峁景区的2块电子屏上进行每日固定时段播放。还印发《条例》单行本2万册,发放至居民群众、在校学生手中,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此外,发放实物宣传雨伞2000把、纸杯25000个、手机支架2000个、削皮刀4000个、收纳盒5000个、水晶笔筒2000个、水晶杯2000个、围裙4000个、创文笔袋7000个,双肩背包6000个,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五是聚力冲刺,迎接测评。12月5日至10日,全员齐动,全城聚力迎接中央文明办关于我市创文工作的终极考核,测评组先后实地查看了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调看主要交通路口视频监控)、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看主次干道视频监控)、12345市民热线(查看市民投诉办理满意率),随即在鼓楼街道二里半社区、沙河街道阳光城社区、驼峰街道东岳路社区、长城路街道长安路社区、沙河路街道兴达路社区、驼峰路街道金阳社区、鼓楼街道红文昌楼社区、金沙路街道金榆社区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在创文验收的关键节点,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全力以赴,以诚挚之心与高效之行紧密配合验收组工作,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这座城市的用心、用情,让验收组在每一个环节都能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对文明创建的执着与热情,见证我们在文明之路上的坚实步伐与辉煌成就。(二)散煤治理清零工作一是高位推动,强化领导。在市、区大气环境治理专题会议后,制定了《榆林市中心城区榆阳辖区散煤治理清零攻坚战实施方案》和《榆林市中心城区榆阳辖区散煤治理清零攻坚战考核办法》。针对时利和农贸市场、教育路沿线、七中沙场等重点区域和点位,设立三个工作专班,实行全线推进。主管副区长多次深入一线进行暗访督查,工作专班进驻现场,逐户推进散煤清零工作,并开展夜查行动。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和奖补措施,确保散煤治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二是高频巡查,确保成效。优化调整为三个督查组,由三名副科级领导担任督查组长,在取暖期坚持进行常规巡查,特别是在清晨、午饭及晚饭前后等关键时段加大巡查力度,其余时间结合创文工作同步进行。积极整合区大气办的固定巡查队伍近140名工作人员,实施创文与散煤合并巡查策略。设立三个工作专班,对四个重点区域进行五次夜间突击检查,成功收缴七中沙场炉具3具、古城农贸市场炉具7具。要求涉煤街道乡镇每日上报清煤工作进度,形成“一天一督查一通报”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高频次督查与扁平化协调,确保散煤清零工作的高效运转与高标准执行。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基础设施升级,更新维护城市视觉形象,完成31处破损陈旧公益广告牌标准化更换,实施6处景观小品艺术化修复,在金沙办福利路沿线制作多块宣传栏,通过种种完善,我区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是在2023至2024年的取暖期内,对中心城区10个街道4个乡镇(明珠路街道和沙河路街道无散煤户)进行逐户核查,完成了5260户居民户和商户的改气改电工作。市上下达我区2024至2025年的散煤治理户1051户中,截止2024年12月31日已完成近1300户,完成年度下达任务。三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榆林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达到312天,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中心大气办通过平台上报的事件总数高达12882件,处理率达95.5%,且所有上报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三、存在问题(一)创文工作方面1. 综合联动工作尚需加强,工作联动和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 执法管理标准尚需严格,对常见性、常规性不文明行为的处理需更加严谨。3. 文明激励机制尚未完善,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居民个体更加自觉自愿地践行文明行为。(二)散煤治理方面1. 底层民众生活成本超出承受能力。2. 临建型商户运行成本偏高。3. 部分居民长期依赖补贴,形成等靠要思想。四、下一年度工作打算(一)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1. 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进一步强化督查力度,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2. 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加大对文明风尚培树活动的投入和支持,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3. 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和成果,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二)完成散煤清零任务并巩固治理成果1. 加快推进散煤治理工作,确保城区改天然气、改电等全覆盖。加强对重点区域和点位的监管,防止散煤复烧。加大对散煤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和商户的环保意识。2. 关注底层民众和临建型商户的实际困难,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完善奖补措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散煤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散煤治理工作的日常监管和巡查。定期对散煤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确保散煤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三)继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成果1. 配合环保、城管等部门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 配合相关只能部门加强对工业企业、建筑工地、餐饮油烟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3.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群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确保城区优良天数超过312天,为居民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