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4:48
单位名称 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预防与控制,疾病防治研究,公共卫生事件查处,重大疫情测报及防治,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洋县唐塔北路18号
法定代表人 郭晓波
开办资金 3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1.65万元 1096.9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传染病防控: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与细化。按照要求认真开展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为有效推动了全县传染病报告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我们积极协助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及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安装并运行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软件,进一步提升了传染病监测的智能化水平,为全县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24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681例,发病率为154.77/10万(与2023年相比下降47.33%),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722例,发病率为391.36/10万(与2023年相比下降5.33%),全年无报告死亡病例,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2024年我县继续全面推进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在县卫健局精心指导下,我中心成立了专兼职疾控监督员,按照督帮分组情况,每月一次下沉到包扶医疗机构,进一步推进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提升医疗机构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真正实现医疗机构自我监督、疾控监督、疾控机构专业指导多方结合的模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艾滋病防控:2024年度我中心聚力开展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落实艾滋病三覆盖,覆盖率均达到100%。HIV感染者及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率97.71%,CD4和病毒载量检测率为98.47%,结核病筛查率100%,配偶检测率为100%,远超省市要求。2024年度各级医疗机构及开展扩大检测的乡镇卫生院累计检测丙肝抗体阳性患者76例(其中扩大检测53例),均进行核酸检测,新增实验室确诊病例12例,抗病毒治疗7例,抗病毒治疗率为58.33%,其余病例追、访动员工作正在进行中。结核病防治:2024年度洋县人民医院共接诊初诊病人1963例,查痰1960例,查痰率99.85%,初诊患者就诊率5.74‰;专报系统登记管理各类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18例,其中病原学阳性95例,肺结核患者阳性检出率82.14%;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97.33%;大疫情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为99.52%。202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率66.03%,筛查出潜伏感染者150人,预防性服药率0%;糖尿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率87.64%,筛查出潜伏感染者9人,2024年秋季对全县初、高中、小学、托幼机构应进行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13373人,实际筛查13157人,筛查率98.38%,筛查出潜伏感染者27人。(二)免疫规划:不断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全年对各接种单位进行了4次规范的疫苗接种培训,每月对26个疫苗接种单位进行一次疫苗冷链配送,全年达到了12次以上疫苗冷链运转,确保了疫苗从运输及储存过程达到无缝衔接。充分利用“4.25”“7.28”宣传日,开展多样化的疫苗接种宣传活动,大力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氛围,提高了疫苗接种率。(三)慢性病综合防控:截止12月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332374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7.27%;老年人健康体检完成人数43225人,健康管理率68.63%。全县共筛查、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41168人,建档管理率达61.06%;共筛查、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10603人,建档管理率40.86%;登记管理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421人,患者检出率7.18‰,规范管理患者2317人,规范管理率95.70%;全年精神病院(科)新发病报告共110例,出院患者报告224人;落实困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补助治疗37例,三级及以上患者家属以奖代补政策300例,开展轻度滋事肇事肇祸应急医疗处置并报告13例,辖区患者无重大肇事肇祸及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全县全人群死因监测网络报告共计2921例,粗死亡率8.55‰,超额完成了7.5‰的任务指标。(四)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工作:2024年地方病防治巩固再提升,截止2024年12月,我县地方性甲状腺肿现症患者1015人,大骨节病2人。按期完成了1026例地方病现症患者个案信息表、58例麻风病治愈存活者随访,55例麻风症状监测工作,30例密切接触者调查,并在地方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及麻风病防治系统完成录入。共抽取了5个镇儿童、孕妇家庭食用盐共315份,碘盐合格率及合格食用率均为98.14%。完成了我县20家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以粉尘、噪声、苯为主要检测项目)。大力宣传普及地方病、麻风病防治知识。(五)卫生监测工作:完成了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全县监测点92份水样检测任务,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348例,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未发生食源性疾病公共事件,配合县水利局对全县820个点进行了水质采样监测工作,其中771份水各项指标均达标,49份水结果异常,经第二次采样监测复检,各项指标均达标。(六)实验室检测工作:一是对全县27家医疗机构进行了重点人群HIV、HCV抗体检测技术培训,有效的提升了基层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二是每月对看守所重点人群及日常自愿咨询人员筛查检测共计标本1500余份;5—10月份共采集手足口标本62份、麻疹标本7份;完成全县儿童和孕妇尿中碘元素测定315人份、居民家中食用盐所含碘元素测定315份。三是按照脱贫村农村水质检测要求,通过政府招标会同第三方有资质的公司对全县800多个点位开展了水质采样、检测工作;开展丰水期、枯水期水质监测共92份,均已如期完成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我中心在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健康教育、地方病、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防治、创国卫、公共卫生技术服务等重点工作方面以出色的业绩、一流的服务,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受到了社会群众的好评,全年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基层卫生院疾控力量相对薄弱,人员配备和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不足;(二)目前单位人员年龄两极分化严重,人员结构极不合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逐年退休断层。(三)各镇(街道)卫生院公卫人员更换频繁,在具体业务操作和市上指标考核中存在部分错误数据,离上级要求还有距离。2、改进措施:(一)建议基层卫生院合理人员配置,夯实疾控力量,争取财政资金,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二)向编办争取编制名额,争取每年新招聘对口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单位力量。。(三)、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基层卫生院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的考核,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人才培养,夯实疾控基础。充分发挥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优势,营造想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建议适时招录专业技术人员补充现有梯队,加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二)、继续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将业务培训常态化,定期开展考试,所有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发挥高级专辑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提升新参公人员的业务水平。(三)立足岗位,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防控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深入推进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化。狠抓狂犬病、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9种重点疾病的防控;巩固地方病和麻风病防治成果,确保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及麻风病监测、管理达到全覆盖。认真扎实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为此,我中心将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不断学习和推广好的经验和作法,把各项工作不断地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名称: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登记号:43601514-X61072311J001有效期限:2021年01月0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