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河道管理站

商洛市商州区河道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5 11:35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河道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贯彻水利政策法规,为全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负责全区河道水库监督管理工作。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东段3号
法定代表人 王文彬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5万元 2.0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在区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巡河,协调解决河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等重大涉河问题,开展汛前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好监测预警设备运维。一、2024年开展业务情况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水利系统共落实11座水库“三个责任人”和大坝安全责任人、45处塘坝、49段重点堤防汛度汛管理责任人等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54人。二是认真修编预案。修编水库防汛抢险和汛期调度、江河洪水防御、山洪灾害防御等预案14个。三是开展汛前检查。组织对区级雨水情监测和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山洪灾害系统检测维护1次,巡查检修20处雨量汛情监测点设施设备,排查整改河库堤坝隐患11处、系统设备故障2个;在南秦水库、王山沟水库建立出库流量监测设备2处,设立防汛物资仓库1个,补充储备各类防汛物资3大类,10余种,为安全度汛做好充分准备。四是加强值带班制度。5月1日开始全区山洪灾害防御24小时值班,及时接收各级发布水情、雨情、汛情信息,确保江河湖库指令高效传达。五是抓好山洪防范工作。充分发挥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及运营商作用,截止10月15日,发布山洪灾害预警短信38次2.8万余条,启动预警广播10次,转移群众22787人次。。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7.19和7.30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及时启动三级防汛应急响应和三级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区水利局组织抢修疏浚清理杨斜镇辖区河道累计约95余公里,对黄柏岔村、月亮湾村、鸡冠岭、东联村、砚池河村等河道内紧急护堤、护路126余处,对月亮湾村移民安置点3处溃堤组织进行抢险隔水;完成砚池河洞子口大石破碎,拆除下游拱桥;完成黄柏岔村道路修复、西秦村、西联村河道清障及便道修复;配送管道44.3千米、管件9000余个,发放消毒药片18万片,采集水样170组,完成抢修80处,送水255车次,瓶装矿泉水800余件,启用井水、依托泉水、沟溪水修建临时集水井并投加消毒药剂,保障灾区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其中:杨斜镇农村供水设施因灾损毁的17个村临时供水全面应急恢复保障到位。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巡河,协调解决河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等重大涉河问题,2024年1-11月区级河长累计巡河22次、带动镇级河长累计巡河430次,现场排查解决各类涉水问题71个。严格落实省市河长办工作要求,全面完成13条山区河道管理四个责任人、51条重点河流区镇村三级河长台账名录建立工作,并在区政府网站公示。河道清“四乱”、水域环境整治取得实效。2024年,各镇街道河长办开展“干净河道”创建工作,累计清理辖区河道垃圾杂物500余吨,清理河道岸线32公里。区水利局配合省级“千万工程”现场会,集中清理张峪沟河道、三岔河河道27公里,清理垃圾杂物200余吨,清理碍洪构筑物193方。整改完成省市河长办2024年“清四乱”暗访发现问题6个、区河长办反馈问题34个。2024年持续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期间由区水利局、环境局、自然资源局牵头成立三个巡查组,组织巡查主要河流每月不少于30次,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完成丹江锑浓度异常问题整治阶段性目标,我区丹江出境断面水质锑浓度均低于2微克/升,持续稳定达标。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单位的办公经费紧张,影响站务工作正常开展。2、单位人员年龄偏大,人员严重不足,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四、整改措施1、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争取办公经费,保证站务工作正常开展;2、向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申请调配有学水利专业人员,保证水利工作有序进行。五、2025年工作打算抓好水旱防御,全面做好防汛工作。全区水库、涉河工程、危险河段等防汛重点部位再进行全面排查,合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度汛加强防汛值班值守,加密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高度的责任心抓好防汛工作。2.坚持河长制统领,推进河道管理工作。下一步,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水生态治理、水环境保护有关要求,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努力推动全区河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压实河长责任,完善巡河护河机制。对标市河长办2024年河长制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逐级压实区镇村三级河长工作责任,全面推行河长述职、目标责任考核等工作制度,彻底打通河流管护“最后一公里”。二是积极宣传引导,提升共管共享水平。围绕河流保护、中小学生防溺水、洪水灾害防御、水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组建公益护河队伍,开展最美河长评选,提高公众爱河护河自觉性,形成“共建共管共享”良好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