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定边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3-25 11:31
单位名称 定边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拟订全县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办法并负责实施;负责全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及勘查评价工作;负责开展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的排查、监测和评估治理工作。
住所 定边县英华路1号
法定代表人 李军军
开办资金 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万元 2.6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工作做法2024年以来,我站坚持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地质灾害防治是“生命过程”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工程治理力度,加强源头管控的总体部署和“研究原理,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布预警”的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新要求,健全我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全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地质环境安全保障。现将我站今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工作成效(一)支部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统筹谋划党建工作。为切实保证我站党员学习质量,我站在年初印发了《地质环境监测站党支部委员会关于2024年党建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和《2024年党支部学习计划的通知》,在三会一课的基础上保证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今年共组织支委会13次,党员大会4次,党课5次,党员活动日12次,通过组织理论学习、观看警示教育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切实的把支部党建工作落到了实处。二是按计划开展支部换届工作。(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我站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年初制定了党风廉政工作计划,定时组织全站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条例》《准则》等廉政法规条例、观看《“划地为牢”的国土“蛀虫”》视频等方式开展学习教育,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工作。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推进。(三)及时编制地质灾害年度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是地质灾害防灾工作的关键环节。年初我们认真依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编制了《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并报县人民政府发布。(四)切实做好地质灾害调查防治日常工作。我县南部山区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我站一直将地质灾害的调查防治工作放在首位,本着地质灾害无小事的原则,切实做好了全县地质灾害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今年我站单独及联合平战结合技术支撑人员共开展日常地质灾害巡排调查135余次,提交应急处置调查报告3份,完成在册隐患点演练44场次,宣传培训44场次,有序推进高风险点治理43处。同时,年初我站更新了我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并定期对我县36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和8处风险区电话查询。指导并监督乡镇政府定期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并及时发放“两卡一预案”。与此同时,我站继续加强地质灾害的预警预防工作,完善地质地质灾害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明确了汛期值班人员,24小时专人值班,并严格建立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值守制度。汛期,针对各乡镇上报材料,开展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及应急调查,力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发现隐患点发生变形异常,立即进行实地调查,从而有效的指导了防灾减灾工作。(五)认真落实“风险区+隐患点”双控工作。3月初,我站工作人员和技术单位对“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中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的1005处高、中地质灾害风险区的基本信息和威胁对象进行了全面的核查。目前已完成野外调查核实工作,同时修订完成了隐患点及风险区“防抢撤”预案。并按照市局要求完成了风险区地灾应急演练200场次,宣传培训200场次。通过本次双控核查,1005处风险区中有997处风险区不具备成灾条件,不落实管控,有8处具备成灾条件,已及时落实管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厅工作要求持续推进“风险区+隐患点”双控工作。(六)持续推进大核查风险点治理工作。今年以来,我站积极推进大核查高风险点工程治理工作。年底,计划完成大核查高风险点工程治理第一批14处施工进场工作和第二批14处初步设计批复工作。(七)认真落实2024年度避险搬迁工作。7月份以来,我站认真谋划,起草了《定边县2024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户避险搬迁治理实施方案》,已由县政府同意并印发实施,共涉及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40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户45户。目前正交由各乡镇政府落实实施,预计年底完成风险隐患户的避险搬迁工作。(八)夯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登记工作。今年我站共计完成了9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登记工作,其中一级项目4个,二级项目5个,为城市安全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三、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风险管控:实施“风险区+隐患点”双控机制,完成野外调查和应急预案修订,开展200场应急演练和培训。推进高风险点工程治理,计划完成28处治理任务。2.避险搬迁与评估:制定2024年避险搬迁方案,涉及40处隐患点和45户居民。完成9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但面临协调不足、程序复杂、经费紧张等问题。3.廉政建设与日常防治: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日常工作结合,编制年度防治方案,开展135次巡查,提交3份应急处置报告,完成44场演练和培训,更新群测群防体系。4.党建工作: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开展13次支委会、4次党员大会、5次党课和12次党员活动日,成立党组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织集中学习13次、专题党课2次。这些工作全面提升了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确保了县域地质环境安全。四、存在的问题((一)隐患点治理辖区乡镇人民政府协调力度不够。(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环节繁多、程序复杂、推进缓慢。(三)村民阻工严重,原因包括土地补偿、附着物补偿、施工震动补偿、扬尘补偿以及一些不涉及工程治理范围的村民内部矛盾,导致施工进度缓慢,甚至停工。(四)经费与繁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不相匹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我站今年办公经费2.05万元,车辆经费2.5万元。但是由于我县地广人稀,尤其是南部山区,人居分布零散,且路况复杂。下乡开展巡排查和宣传培训演练工作需要大量的油料费及车辆维修费用。加之近年来地灾防治任务加重,每年巡排查次数增加,尤其是年初的大排查和汛期的巡排查,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车辆使用频繁,希望局领导考虑能否增加。五、整改措施(一)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利用省市等各方面资源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从而增加站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二)积极协调县局增加人员配置。在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尽量协调增加工作人员数量,保证室内外工作质量。(三)提高统筹规划能力,优化下乡线路。在现有条件下做到节约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六、下一步工作措施(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大地在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定期对基层干部,隐患监测人进行培训,提高防范意识。(二)严格纪律,提高工作效能。努力做到在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把干部作风体现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三)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隐患大核查高风险点综合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坚决完成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县局交办的其他工作。六、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完成在册隐患点及双控风险区宣传演练培训44场次;2.完成大核查高风险点工程治理14处;3.完成年度重点时段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4.完成2024年地质灾害搬迁户验收工作。5.完成省市县各级领导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