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协助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培训、权益维护、和退役军人行政关系、组织关系、供给关系转接、档案移交等工作;负责信息平台维护和数据更新管理;组织退役军人参加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指导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东新街社区服务中心4楼 | |
法定代表人 | 吴建军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5万元 | 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我单位在汉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深入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优待抚恤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组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开展“高质量服务基层行”、做好涉军群体稳定和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服好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一是按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认真贯彻落实时足额发放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核退役人员、“三属”和农村籍年满60周岁退役人员的抚恤、生活补助政策,做好抚恤定补对象动态管理,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二是按照市上反馈的审计问题数据,第一时间进行整改,通过相关镇办退役军人服务站核实后,对不符合条件享受优抚待遇进行资金追缴;及时在《全国优抚信息管理系统》《退役军人建档立卡系统》《优抚对象年度确认系统》进行资料补充和数据完善;同时对审计反馈的相关问题并对1--6级残疾军人和三属人员参加医保情况进行统计,对还没有参加居民医保的人员于2024年6月30日前自主缴费参保(380元/人),2024年7月将按参保缴费情况全额发放到“一卡通”个人账号中。(不含已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三是做好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受理申请并发放优待证近三万份;对2名残疾军人、1名申请调整残疾等级和5名申请评定伤残人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初审并上报。(二)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一是加强退役人员技能培训。通过适应性培训、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培训等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让退役军人从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二是举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会。组织有用工需求企业和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促使更多退役军人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三)组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按照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热爱退役军人工作等标准,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了16名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涵盖了机关干部、退役军人代表、社区工作者等多个领域,确保了队伍的多元化和专业性。主要工作是:一是政策宣传。通过上门走访、集中宣讲等方式,及时向退役军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让退役军人了解自身权益和义务,增强了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政策观念。二是思想引导。密切关注退役军人的思想动态,对出现思想波动的退役军人,及时进行谈心谈话,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引导他们保持军人本色,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三是权益维护。积极协助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退役军人反映的诉求,认真倾听、耐心解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四)开展“高质量服务基层行”工作。汉台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汉中爱尔眼科医院、汉中红十字会举行“关爱老兵·明眸行动”拥军行动公益捐赠活动。与此同时,汉中仲德医院对退役军人免检查费,设置专属病房,专人引导挂号取药诊疗。爱眼眼科医院对退役军人免眼科专项检查费、免中医挂号费及诊疗费、诊治费用享8折优惠、配镜费用享7折优惠。通过不断增加退役军人健康服务优待项目,不断扩大扩宽优待证的“朋友圈”,使各项优抚优待优惠措施变成广大服务对象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正实惠。(五)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一是在春节前夕,服务中心给各镇、办划拨109.55万元慰问经费,用于开展走访慰问,让广大退役和现役军人家属感受党和政府温暖。广泛动员区、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各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庆“八一”活动,大力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二是积极申报发放区级关爱基金17人、11.1万元,有效纾解了特困退役军人及家庭的实际困难。三是常态化开展庆送立功喜报活动。联合区人武部和相关镇办为61名汉台籍现役军人荣立军功的家庭送去了立功喜报、慰问金和“功臣之家”牌匾。四是开展大走访大慰问活动。服务中心全体成员分片对老复员军人和部分重点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倾听诉求、解决困难。在春节、八一等不同时间节点,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干部、困难退役军人、立功受奖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及边海防军人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安定人心、送去关爱。对在外地工作、生活的退役军人,通过电话、手机微信等方式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六)扎实做好涉军群体稳定工作。一是抓好退役军人信访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高度重视退役军人信访工作,通畅信访渠道,严格依法接访,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二是严格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机制,紧密结合“进知解”活动,聚焦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攻克信访积案,分析研判我区退役军人信访群体的情况,全部落实了“双包联”和“六包一”管控责任措施。退役军人领域退役军人信访形势整体稳定,坚决杜绝了日常及两会期间进京赴省上访事件和日常重复访未清零现象的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优化升级,重点领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在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扶持、困难帮扶等核心业务领域,有效提升了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社会效益。1.服务覆盖与群众认可:走访慰问覆盖全区各镇办,惠及退役及现役军人家属;“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社会氛围显著增强,庆“八一”等活动获广泛好评。2.思想引领与权益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累计上门走访、政策宣讲服务覆盖千余人次,解决思想困惑与实际困难;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双包联”“六包一”机制确保退役军人领域稳定,获上级部门肯定。3.荣誉激励与典型塑造:为61名立功军人家庭颁发“功臣之家”牌匾,弘扬尊崇英模的社会风尚。(二)经济效益。1.资金投入与发放:抚恤补助发放:2333.21万元;慰问经费划拨:109.55万元用于春节走访慰问;关爱基金补助:11.1万元纾解17名特困退役军人家庭困难。2.医保补贴推进:约200名1-6级残疾军人及“三属”人员享受2024年居民医保参保补贴(380元/人)。3.优待服务经济减负:爱尔眼科医院、仲德医院、爱眼眼科医院为退役军人提供免费/折扣服务,直接减轻医疗负担,惠及数千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全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的调整,部分工作人员对新政策、新知识学习匮乏,对退役军人优抚、安置等政策把握不准确。2、退役军人系统人才队伍有待稳定。多年来,镇(办)、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因调动、换届等原因变动频繁,基层退役军人服务队伍不够稳定,也不利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持续高效发展。(二)改进措施。1、服务中心将邀请市服务中心和区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业务知识讲座和解析,同时做好对镇、办和村、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为退役军人服务质量和效率。2、202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共同发布了将退役军人事务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体系。作为一种新的职业,陕西省将从市、县(区)到村(社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实施退役军人事务员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中心在编在岗人员先行通过考试取得退役军人事务员证书,并逐步组织镇办、村社区从事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人员参加考试,取得证书,真正成为退役军人事务员。确保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服务,让退役军人享受到更贴心、更专业、更规范的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开展政策宣传推广工作。邀请业务骨干解读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创业扶持、优抚优待等政策。依据退役军人实际情况,联合区劳动服务中心,为有创业意向的退役军人开展创业培训,提供个性化政策咨询服务,为每位来访退役军人建立政策咨询档案,跟踪政策落实情况,确保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应享尽享。2、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工作。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对退役军人进行普遍走访慰问,平时对困难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不定期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3、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建立退役军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介入调解,确保矛盾纠纷不出辖区。4、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工作人员,充实服务力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完善服务质量监督考核机制,每季度进行一次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问题的进行督促整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