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截止12月,城乡低保保障6130户10309人,累计发放资金6323.71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对省市下达的财政补助资金全部按规定及时拨付发放,确保了困难群众资金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2、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紧盯“三类人群”为监测重点,依托省社会救助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定期开展“信息比对”。及时预警困难群众因教育、失业、住房、患病、致残等因素出现的致贫返贫风险,逐人逐户核实情况,确保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政策帮扶范围。截止11月底,“三类人员”总数1488人,其中纳入低保836人,占三类人员总数的56.2%。同时对不符合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三类人员建立台账,每月定时向区乡村振兴局推送新增民政救助人员信息,密切关注其生活情况。3、实施低保边缘家庭人员动态监测和管理。和区医疗保障局、区残联、区总工会等部门对接,常态化的对因病致贫、合疗报销资金过大、重度残疾人家庭和困难职工家庭等对象进行摸排认定。截止目前,全区共认定纳入低保边缘家庭554户1548人。城市132户370人,农村421户1176人,汉台区低保边缘家庭数据库已经建立起来,并实行动态管理。4、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一是按月开展了对全区城乡在册低保人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2024年1-11月累计核对70564户113046人,共核对出我区社会救助家庭疑似问题17836条,经过调查核实,取消176户177人;二是每月新申请社会救助对象进行常态化的核对工作,本年累计核对新增城乡低保378户554人,其中农村新增219户334人,城市新增119户180人,特困供养对象40户40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将大量企图骗保、隐瞒收入和财产、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核查出,极大地提高了救助对象的精准度,促进了动态管理的落实。5、畅通困难群众求助渠道。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区级及镇(办)都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发挥群众监督作用。6、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减轻患病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筑牢民生保障底线,2024年1-12月民政部门认定因病致贫对象425人/次。7、加大基层社会救助培训,提升基层政策准确度。为贯彻落实好《汉中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办法》(汉民发【2024】82号),对全区各镇办民政分管领导、民政办工作人员进行了低保救助政策培训,对其中的政策变动点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促进了基层救助业务的规范化运作,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救助人员为困难群众办事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质量效率,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主动作为、发挥优势、多措并施,为扎实做好我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了我区低保工作质量和动态管理水平。截止2024年12月底,现享受城乡低保对象共计6130户10309人,共计发放资金6323.71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农村低保家庭收入不易界定。农村居民收入日趋多元化,存在农产品自给部分难以货币化、务工收入的不稳定性等诸多因素,致使居民家庭收入难以准确统计。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2、工作力量仍然薄弱。低保办现有工作人员3人,负责全区城乡低保审批和资金发放、兜底保障、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低保办日常性事务,工作人员的不足,对城乡低保管理工作影响较大。(二)改进措施:1、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定核对办法,建立跨部门的信息核对平台,充分利用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召开部门联系会议,做好相关衔接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统计和核对机制。2、加强民政政策宣传。强化基层干部政策培训,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及时面向镇办民政分管领导、民政办负责人,各村(社区)民政工作人员,以及驻村工作队开展不同层面的民政业务培训。积极和区级各级部门沟通汇报,请示增加工作人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对低收入困难群体动态监测、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常态化帮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实现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的有机衔接、精准施策、高效运行,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低收入人口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返贫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加快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推动社会救助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拓展,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2、强化便民服务,大力宣传推行运运用“民政通”小程序。及时受理困难群众救助申请,提高工作实效,拓展城乡低保覆盖范围,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落实收入财产豁免及刚性支出扣减政策和“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业务工作”,将认定的低保边缘家庭中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人员及时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3、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充分认识当前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底线意识,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需求,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救助水平,落实救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