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

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1:16
单位名称 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各学校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工程技术服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培训普及。
住所 定边县体育场门口东五楼
法定代表人 刘银堂
开办资金 2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万元 13.2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紧紧围绕县教体局中心工作,完善教育信息化确定目标任务,更新教育技术装备,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强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融合,推动实验教学工作提质增效,如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从严从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坚持勤俭节约办事,巩固作风能力提升行动和“清廉榆林”建设成果为全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年累计开展理论学习20次、专题学习研讨7次、专题测试1场次,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二)以严密程序为保障,规范实验及信息考试。一是扎实做好初高中实验操作考试工作。3月26日,组织了全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本次考试考生报名66人,实际考试64人,缺考2人。4月22日至30日,组织了全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本次考试八、九年级共报名8096人,实际考试8063人,缺考33人。5月28日至30日,组织了全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考试报名4152人,实际考试4117人,缺考33人。理化生实验操作不仅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测评定,也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强化,有效提升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大推动了我县初高中实验教学工作。二是精心做好2024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5月21日,组织实施了定边县2024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全县16所初中4651名八年级学生参加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通过考试,考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促进了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三)以培训竞赛为平台,促进师生信息技术发展。1.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各类培训活动。一是评选6人为榆林市教育数字化专家库人选。二是组织3名教师参加陕西省省级培训团队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班。三是组织7名骨干教师去榆林参加了榆林市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竞赛活动指导教师培训班。四是榆林市举办第三届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中,我县获得市级一等奖2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7名并推荐我县24名教师参加2024年陕西省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获得省级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五是选派11名教师参加市教育技术中心举办的2024年实验考试监考教师技能培训暨实验说课培训。六是选派20名教师参加榆林市24年实验室管理员培训。七是选派16人参加2024年榆林教育数字化领导力培训班。八是组织6名教师参加榆林市教育局举办的2024年度网络安全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各级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2.搭建竞赛活动平台,提升新技术应用水平。一是向市上推荐了46件参赛作品,并选派9名骨干教师参加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选拔赛。二是组织开展2023年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作品征集活动,遴选出获奖作品共185件(微课110件、学科系列微课程10件、创新课堂8件、数字故事45件、案例12件),第四中学等共11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县级获奖作品中择优推荐了59个作品到市上参加市级竞赛,有32个作品获奖。三是组织开展定边县2023年“承传统文化讲中国故事”主题英语读书活动,目前评选正在进行中。四是积极配合省市开展2023年陕西省“爱挑战”活动,目前活动仍在积极上传参赛中。五是配合市教育技术中心积极开展2023年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活动,有20个作品获奖。五是组织开展榆林市举办第三届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向市上择优推荐24篇,有15篇论文获奖。六是组织我县24名教师参加榆林市中小学科普资源助力“双减”科学教育资源和案例活动,共计11名教师获奖。七是10月19至21日分别在定边中学、第七中学、新乐小学举行了2023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竞赛活动。本次竞赛采用学校初赛、共同体复赛、县级决赛的方式进行,经评委组认真评选,何泽等34名教师获得不同等次奖励。评选出田园小学发展共同体等3个优秀组织奖。最终推选出13名教师参加市级新媒体竞赛活动。八是组织参加榆林市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征集活动,县级评选出37名优秀指导教师,5名优秀导演及2名优秀演员,同时评出5个优秀组织奖。九是组织参加榆林市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各系列获一等奖6件,二等奖14件,三等奖14件。十是对创建数字校园的20所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20所学校评估数据已如期上传至省级数据采集平台。各类活动的开展,为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对师生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使优秀教育作品得到进一步推广。(四)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做好主要工作的同时,我们加强与各单位沟通与协调,顺利完成了县教育和体育局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今年我们先后5次到社区帮助居民清理积雪、清理垃圾,为社区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文明的居住环境。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学校硬件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改善,为学生成绩提高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为定边教育质量发展赋能。二是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实现了教资水平整体提升。三是各类信息化培训,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本中心获得榆林市教育局和市教育技术中心颁发的“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榆林市2024年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榆林市2024年中小学实验说课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榆林市2024年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颁发的“陕西省第二十四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教育信息化各级各类平台众多,不便于管理,更不利于教师的日常应用。建议整合平台,实现互通,便于管理,更有利于师生的常态化应用。2.教育部门多给予教育信息化各级各类大赛及成果评选活动政策支持,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参与各种竞赛的积极性。3.学校的认识、时间及硬件都有限,因此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开展较困难。培训学校领导提高认识及上级资金支持,学校适当安排时间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4.教育信息化各级各类大赛及成果评选活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这对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作品的质量都有一定影响。政府及教育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健全激励机制,促使师生参与各种竞赛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优秀作品的创造。四、2025年工作打算2025年,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融合创新,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强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实验教学工作提质增效,为全县电教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办公用房配备使用标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抓好“清廉单位”建设工作。加强党规党纪和廉政警示教育,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落实从严治党相关要求。2.升级数字化基础设备。指导学校加快构建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校园数字化环境,以满足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指导姬塬镇学校等16所中小学创建数字校园工作,推动学校数字化基础设备提质晋档;探索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特色环境建设。3.加快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培训及向阳小学等4所试点校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建设。积极开展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第四中学创建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进一步完善全县智慧教育体系。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等创新教育模式进课堂。4.推进资源平台应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大平台”“榆林教育云平台”应用,汇聚名校名师资源;深化“陕西省教育扶智平台”应用,鼓励各学校依托陕西省教育扶智平台或学校发展共同体开展对口支援和应用帮扶,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三个课堂建设及应用。在今后工作中,扬长避短,发奋工作,克难攻坚,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开创定边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