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住房保障中心

定边县住房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1:15
单位名称 定边县住房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住房困难的群众提供住房服务与保障。检查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管理和建成后使用管理;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核查及物业管理;建设信息平台统计和档案管理。
住所 定边县西环路住建局办公楼一楼
法定代表人 陈龙
开办资金 2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631.98万元 64110.28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住房保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住房保障工作基本情况单位基本情况。定边县住房保障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财政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11人,领导职数一正两副,现有人员共28人,其中:领导4人,一般干部20人(乡村振兴工作抽调2人),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副科级干部1名,八级职员1名,主任:陈龙,副主任:王丽娟、汤栋。各保障性住房小区具体情况。新安小区建设216套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原廉租住房),分别于2012和2013年分配入住;建设398套购置型保障性住房(原经适房),2012年销售326套;剩余的72套调整为拆迁安置房房源。新居小区建设528套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原廉租住房),于2014年分配入住。新安南区建设340套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原廉租住房),每幢一层消防通道占用1套(共两幢),实际住房338套,于2015年和2017年全部分配并与2018年4月入住。新乐小区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073套,其中租赁型保障性住房2629套(原廉租房792套,原公租房1837套),于2015年和2017年分配并与2018年4月安排入住;购置型保障性住房2444套(经适房1000套,限价房1444套),移交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办公室,用于安置移民搬迁户1136(经适房1000套,限价房136套),剩余1308套限价房基本销售完毕。新业小区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568套,其中租赁型保障性住房1120套(廉租房304套、公租房816套),于2018年9月分配1036套(廉租301套、公租房735),于2024年11月交付使用;购置型保障性住房1448套(经适房204套,限价房1244套),全部未销售。二、2024年工作总结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规范我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保障公平分配,规范运营与使用,健全退出机制,根据中、省、市各级保障性住房政策拟定了《定边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县司法局合法性审核已经通过,待县政府同意后印发执行。公租房日常管理工作情况1.保障对象资格审查工作本年度完成了138户保障家庭对新乐小区2023年审结果异议的复审工作,新业小区1033户保障家庭入住前资格复审工作。完成了租赁补贴年度审核工作,完成了2022年5月-2024年7月新申报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材料524份的审核,符合保障条件公示无异议的共287户,下一步将按计划进行摇号分配工作。2.入户检查、动态管理工作全年累计对保障房入户检查7210余次,实际登记3463户;公开配租保障房418户(其中摇号分配297户,轮候安置121户)。本年度共清退收回公共租赁住房190套。3.日常维修工作今年累计维修壁挂炉31余次,并且为新安、新居小区742户保障家庭更换了新的壁挂炉,此外还处理了45户卫生间漏水问题,对14户公租房室内设施设备进行了维修,对新乐小区8处下水管道进行了疏通、更换。在公共设施方面,我们更换了新安小区和新居小区的楼宇门,以及新居小区的大门道闸。针对房屋防水问题,我们对新居小区2号楼和3号楼的楼顶,以及新乐B区电房水泵房的房顶进行了防水层的更换。同时,我们还对新安南区的电梯进行了维护,包括更换了电梯主板、钢丝绳和曳引轮。在紧急抢修方面,我们迅速响应并修复了新居小区1号楼下水管道堵塞的问题,同时对新乐A区6号楼、12号楼和14号楼的自来水管道爆管问题进行了抢修,4.租赁补贴发放、房租收缴工作今年租赁补贴累计保障家庭共202户358人,发放租金补贴34.91万元。全年累计收缴公共租赁住房房租1334.51万元。5.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我中心保障管理股对各保障房小区物业公司进行常规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和存在问题能够及时反馈给该物业公司,并责令其及时整改,确保给小区住户营造一个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保障房信息平台建设和档案管理工作对照省市信息系统建设要求,我县公租房信息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根据住房领域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对房源、分配、附件目录配置、申请办理等属数据全部录入信息平台。并完成了4831户纸质档案的整理,做到档案管理“一房一档”,对动态管理中的房源做到了实时更新,并对变更、退出和调整人员重新作了比对和信息录入。同步建立了“电子档案”。住房领域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我中心承担本次住房领域集中整治主要工作任务,结合集中整治4类19项问题,我中心制定了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了工作任务及相关职责。在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各部门,对整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为扎实开展公租房入户摸排检查工作,我中心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住房领域集中整治入户排查专项行动,采取全覆盖、“白+黑”、“错时错峰”进行入户信息核查,严查转租出借等违规使用行为。检查过程中对疑似转租转借15户保障家庭通过安装智能门锁,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监控机制,有效的遏制了保障房的转租转借违规使用行为。整治过程中,共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5条,其中长期拖欠房租3条、不符合保障条件2条。目前,这些问题线索已全部得到处理。通过住房领域集中整治工作的开展在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了后续监管措施,确保住房领域整治工作取得更加深入和持久的效果。三、公租房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房源维护与管理存在问题:设施老化与维修,公租房建成时间较长后,内部设施如水电管道、门窗、电器等易老化损坏。维修成本较高,维修流程繁琐,致使维修不及时,严重影响租户正常生活。整改措施:建立快速维修响应机制,简化维修审批流程。与专业维修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维修人员能快速响应。制定维修时效标准,如一般故障24小时内解决,复杂故障72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并持续跟进,同时建立维修反馈渠道,由租户对维修服务进行评价。2、租户管理存在问题:(1)、资格审核动态监管难:租户的住房情况会发生变化,需动态审核资格。但获取租户真实准确信息难度大,部分租户可能故意隐瞒变动情况,现有审核机制难以实时、精准跟踪,导致不符合条件的租户仍占用房源。(2)、租金收缴困难:部分租户因经济困难或主观恶意拖欠等原因,不按时缴纳租金。催缴手段有限,走法律程序耗时费力,影响公租房运营资金周转。(3)、违规行为查处不易:存在租户擅自转租、转借公租房,改变房屋用途等违规行为。发现违规线索难,调查核实过程复杂,且处罚执行缺乏有效手段,难以形成足够威慑。3、整改措施(1)、完善资格动态审核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建立定期信息比对机制。对故意隐瞒信息的租户,纳入保障房黑名单,限制其未来住房保障资格。(2)、创新租金收缴方式:针对经济困难租户,制定分期缴纳政策,经审核后给予一定期限的缓缴或分期。对于恶意拖欠租金的租户,先通过短信、电话、上门等方式催缴,多次催缴无果后,启动法律程序。(3)、强化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租户和周边群众举报违规行为,对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利用大数据分析,通过水电费异常、人员出入情况等数据筛选可能存在的违规线索。4、物业服务存在问题:物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公租房小区物业服务标准和质量难以统一规范。部分小区物业因资金有限,人员配备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在环境卫生、安保巡逻等方面无法满足租户需求,引发租户不满。整改措施:规范物业服务管理:制定公租房小区物业服务标准细则,明确环境卫生、安保巡逻、设施维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量化指标。建立物业考核评价机制,由租户和相关部门共同对物业进行季度或年度评价,评价结果与物业服务费挂钩。对服务质量差的物业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解除服务合同并列入行业黑名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住房保障政策,深化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持续推动保障房信息化管理升级,加强保障房小区服务品质提升,确保住房保障工作高效有序运行。以2024年住房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对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公共租赁住房日常管理工作,切实让保障房资源惠及到每一个住房困难家庭,确保住房领域集中整治工作效果持续生效。加强物业管理工作,以新乐小区物业公司更换为契机,通过建立完善的业主沟通渠道,收集住户意见,及时解决小区内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住户满意度。定期对小区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升级,进一步完善物业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以严格执行。不断提升小区住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全力推进新业小区204套(原经济适用房)公租房配套设施完善工作,加速实现公租房的有效供给,同时完成新业小区限价商品房销售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