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台区>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汉中市汉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汉中市汉台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汉中市汉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汉中市汉台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1:14
单位名称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汉中市汉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汉中市汉台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全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协调处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突发事件与应急工作,指导协调网络舆情、网评工作;负责全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指导互联网情报信息收集和违法信息举报工作;推进全区网络阵地建设;依法依规履行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统筹协调全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住所 汉台区中山街82号
法定代表人 刘小娟
开办资金 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1万元 5.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了宗旨和业务范围的变更登记事项1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网信办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重策划强声势,高唱网络空间主旋律。抓策划、强融合、提质量,铸品牌。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三个年”活动、乡村振兴、气化汉中等中心工作,精心策划网络主题宣传报道,构建“汉台发布”政务媒体宣传矩阵,生产融媒作品8600余件,全网累计阅读量达1.3亿人次。网络文明蔚然成风,向上向善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二)强技术育人才,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全面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首席网络安全官制度。加强政务网站、信息化系统、平台日常监管、漏洞扫描和问题整改。依托“国家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深入开展网络安全“七进”活动,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植入群众心间。开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在全市网络安全攻防技能大赛中,1人荣获“个人二等奖”、汉台区荣获全市县区唯一“团体优胜奖”。(三)建机制强监管,开创网络治理新常态。扎实推动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累计清理解散“僵尸群”“重复群”“临时群”137个,注销长期不更新的政务公众账号9个、下架微信小程序3个。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相关有害信息1256条、办理违法案件56起,约谈账号和个人28人次,关停违规账号3个,对网上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网络空间日益清朗。(四)强统筹抓示范,激发信息技术创新活力。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扎实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以6大场景19项任务为重点,抓培训、提素养、强支撑,营造全民参与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浓厚氛围。强化互联网企业党建,组建“中共汉台区互联网电商和直播行业委员会”,推动党的建设与行业发展、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五)扩队伍提素质,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开展网信办干部“塑能”计划,9名干部考取“行政执法资格证”,5名干部考取工信部“网络舆情分析师”资质。开展全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提升”计划,全年送教到镇办、部门30余场次。20余篇网评文章在《汉中新闻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平台刊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开展“汉台好网民”“网络公益工程”“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活动,选树15名“汉台好网民”,19件网络文化作品获省市表彰,“文明上网我先行,争做汉台好网民”系列活动入选市级重点项目库。持续推动全区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梧凤智慧产业融合示范园、金谷珍果智慧农业等8个数字乡村重点项目建成达效,区图书馆“互联网+你看书我买单惠民服务”案例入围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党员干部懂网用网的能力不均衡,对互联网传播规律和舆情应对水平还需提升。2、政务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严,阵地管理还需加强。(二)改进措施:1、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在互联网条件下履职能力。2、强化阵地建设,加强对政务新媒体的管理,严格按照“三审三校”程序,做好信息报审发布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强谋划,制定网信改革方案,推进各项改革取得实效。(二)强化网上正面宣传,实施主流舆论壮大工程,加强网络统战,培育优质网络公益项目,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三)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组建网络举报和辟谣工作矩阵,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四)推进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落实落细首席网络安全官制度,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平台安全管理。(五)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提升信息化惠民服务水平,以党建引领互联网企业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