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 |
住所 | 富县正街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新刚 | |
开办资金 | 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09万元 | 1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继续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新模式(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预报台账。按照市、县2024年农村集体经济目标要求,对2024年全县农村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800万元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到镇到村。起草了《富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指导意见(试行)》,并向乡镇征求了意见。二是继续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持续推行县级领导包抓低收入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机制,通过推行“政经分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政策业务培训等途径提升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水平。三是针对部分村负责人在发展集体经济中存在思想观念保守、市场意识淡薄、管理意识不强、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等问题,通过座谈、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村组干部探讨交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做法、经验,引导其结合实际,盘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制定符合村级长期发展的规划。截至目前,全县在“陕农经”平台内完成会计建账的集体经济组织517个,其中乡镇级2个、村级128个、组级387个,完成会计初始化的集体经济组织517个,其中乡镇级2个、村级128个、组级387个,录入当年凭证数量191个,资产资源卡片数量3748个,登记合同数量9327份,开展银农直联业务3笔。五是制定印发富县农业农村局富县财政局《关于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经分离”工作的通知》(富农发〔2024〕76号),使用“陕农经”监管平台,通过账户分设、资产分管、核算分立,全县137个行政村(含9个社区)全面实施“政经分离”改革工作,工作有序推进。(二)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经乡镇上报2024年全县128个行政村、9个城市社区全年核实账面收入。1.集体经济总收入:5794.78万元。平均每村收入42.3万元,其中,10—20万元的村74个,占比54%;20—50万元的村30个,占比22%;50万元以上的村33个,占比24%。2.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400.61万元。平均每村收入24.8万元,其中,10—20万元的村86个,占比63%;20—50万元的村37个,占比27%;50万元以上的村14个,占比10%。(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2024年全县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回头看”工作。1、2024年4月10日至4月20日组成检查组,开展督查指导,通过采取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全县1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回头看”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指导;2、建立工作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建立了详细的问题台账,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各乡镇,共反馈问题40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整改时限,现已完成整改;3、2024年4月15日接到市审计局关于富县2019年至2022年土地利用专项审计违规签订土地承包协议后,迅速安排人员联合茶坊街道办对岔口村委会签订的合同进行了实地核查,并进行了处置,对存在的问题责令岔口村委会在10个工作日整改到位,并将整改结果上报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工作专班;4、自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我们通过督导及指导乡镇开展自查研判工作,督导12乡镇24个村,发现问题58条,并下发了督办单;乡镇开展自查研判发现问题105条,建立了工作台账,并督促乡镇进行整改,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进一步进行研判,研判之后按照程序进行上报,目前已整改完成。自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县共清理集体经济合同9398份,审查出问题合同数9025份,整改合同问题合同9025份,追缴合同欠款401万元,发现问题线索40条,移交纪委监委40条,处理违规违纪问题20条人员25人。(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1、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日常工作。一是加强业务指导,强化政策落实。严格执行《延安市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分级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实施细则(试行)》,在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引导支持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和农村土地高效利用。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结合日常调研检查、农业科技下乡、普法知识宣传等工作,通过宣传车辆、村组广播、张贴标语、印发资料等多种载体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积极提升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相关法律政策的知晓率。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张贴标语60条、悬挂横幅20条。3、加强流转监督。对涉及耕地非农化的流转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确保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做好了“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的应用工作,目前已上传“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流转合同5911份,备案5831份,备案合同面积31400.58亩,平均207.09元/亩,平均流转年限4.16年。做好了202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共受理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纠纷6起。(五)耕地“非粮化”“撂荒地治理”工作1、开展耕地“非粮化”疑似图斑核实。按照上级移交反馈的我县2024年1—9月耕地“非粮化”疑似图斑核查工作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及时安排,开展图斑内业分析、外业调查等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县自然资源局调查监测在线云平台内移交的23个“非粮化”疑似图斑实地核查工作,并上传了举证资料,完成了2024年3月9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反馈的张家湾镇黑水寺村、小山子村2块耕地10.1亩苗木的清理整改工作。2、撂荒地图斑治理。工作成效:(1)图斑核查,2023年和2024年两次共下发我县图斑核查数3521个、面积3.42万亩,于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下发图斑核查销号。(2)图斑核减,经与省、市主管部门沟通,我县已于2024年6月30日前对存在问题图斑进行了核减申诉处理(共申诉116个图斑、核减面积2109.96亩)。并于2024年6月30日前将全部核减申诉处理的116个图斑佐证资料上传“农事直通”app。(3)撂荒治理,2024年我县撂荒治理图斑数139个,治理面积1512.04亩(复耕复种1512.04亩,种植玉米、大豆、中药等)。于2024年6月30日前全部复耕复种到位并将所有治理佐证资料上传“农事直通”app。四是完成了市委第四巡察组反馈145.94亩“撂荒地”的整改工作。(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是加大指导服务力度。通过建立的县乡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帮助指导、协调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进一步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指导服务力度,对具有发展条件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确定专人负责联系,及时引导培育,做好帮扶工作,做到建一个成一个。二是加强学习培训。先后组织县级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农场主外出参加省市各类学习和培训,实地考察当地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学习交流发展经历、经营收益、发展前景和先进经验,通过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潜力和前景,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高度重视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工作。今年以来,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新培育认定家庭农场17个,对全县的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进行了监测,完成了申报的13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市级家庭农场的实地评估验收工作,市农业农村局正式发文完成认定,今年共认定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市级家庭农场10家。四是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4年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工作的通知》(陕农函〔2024〕289号)文件要求,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工作,通过多种举措,成功培育了一批具备创业能力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85人。二、党建工作2024年,我站党建工作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与组织发展目标展开,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正风肃纪,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强化政治建设,把牢正确方向1.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组织党员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撰写心得体会人均2篇。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召开党员大会12次,支部委员会24次,上党课6次。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学习17场次,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励了党员干部的勇于担当作为。4.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个,为民办实事61件,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1.丰富学习形式与内容,制定详细的党员学习计划,除传统的文件学习、理论讲座,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拓宽党员学习渠道。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三)夯实组织基础,打造坚强堡垒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照党支部建设标准,从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制度落实、活动开展、保障配套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