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扶风县>
扶风县文化馆(扶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扶风县文化馆(扶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10:55
单位名称
扶风县文化馆(扶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业务范围: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组织与管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住所
扶风县城文艺路
法定代表人
淮晓刚
开办资金
9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扶风县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05万元
148.05万元
网上名称
扶风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春节期间,扶风县文化馆积极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其中,重点推出了“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了盛大的迎新春联欢晚会和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歌舞、戏曲、小品等节目为群众送上了节日的欢乐和祝福。“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也都有我们精心准备的文化盛宴。全年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艺术培训班、广场舞培训、庆三八、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文化活动102余场次,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在群众文化赛事方面,扶风县文化馆组织了群众职工广场舞大赛、首届群众鼓舞大赛、扶风县一口香臊子面推荐大赛、“戏迷大赛”暨“秦之声,戏迷大叫板”扶风县选拔赛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文化讲座3场次,涵盖了文学、摄影、艺术等多个领域,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扶风县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二)非遗传承如火如荼。扶风县文化馆积极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力度,征集公布了扶风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12项,公布第二批县级非遗传承人11人,上报市级非遗传承人2人。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和非遗座谈会交流各1次,通过培训和交流,提高了非遗传承人对传承能力。同时,扶风县文化馆还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展览、开展讲座、旅游推介会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扶风县的文化遗产,增强了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三)群众文化辅导多样化。2024年“暑期系列文化活动”期间,扶风县文化馆积极开展文化培训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包括书法、绘画、舞蹈、剪纸等。在少儿培训方面,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针对成年人的培训,则更加注重技能的提升和实践操作,举办2024年广场舞培训班、摄影培训等帮助他们提高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扶风县文化馆积极组织鼓舞大赛、广场舞大赛等品牌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全县广大群众职工的一致好评。扶风县文化馆在2024年获得宝鸡市“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参加“大地欢歌,舞动三秦”2024年陕西省广场舞大赛—宝鸡分赛场获得了优秀奖,获得宝鸡市群众艺术馆“优秀组织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人员不足,人员构成断层。目前,文化馆的专业人才还相对短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由于经费有限,扶风县文化馆在一些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宣传推广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3.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在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我们还存在资源整合不够、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二)改进措施:1.加强人才培训和扩大队伍。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培训,提升现有人员的业务能力。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吸引优秀毕业生加入。广泛招募文化志愿者,协助开展文化活动和服务。在每年事业单位招考时,按照相关要求积极上报需要招录的人员信息。2.多元化资金来源。确保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申请资金,并联络、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拓宽资金来源。与企业或其他机构合作,开展文化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申请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基金,支持文化馆的运营和项目开展。3.加强文化资源整合。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形成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文化资源网络。联合学校、高校等教育机构,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推动文化资源进校园。深入社区,组织文化活动,提升居民的文化参与度。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策划系列主题展览,如传统文化、非遗保护、现代艺术等,吸引更多观众。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增强节日氛围。定期举办文化讲座、艺术培训,提升公众文化素养。(二)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组织员工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扩大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培训,协助文化活动的开展。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吸引专业人才参与文化馆的工作。(三)数字化建设。完善文化馆的数字化资源库,提供在线展览、文献查阅等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推广文化馆的活动和资源。建立新型数字空间,开设互动区域,打造新馆360全景VR虚拟体验、添置舞蹈室、活动室、直播间设备,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文化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获得宝鸡市“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参加“大地欢歌,舞动三秦”2024年陕西省广场舞大赛—宝鸡分赛场获得了优秀奖。获得宝鸡市群众艺术馆“优秀组织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