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培育发展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咨询、企业辅导、法律维权等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和平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军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经济贸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66万元 | 36.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办理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工信局和市中心的业务指导下,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扶小帮优”原则,坚持以《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为依据,持续强化“小升规”、“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重点开展专项服务,充分发挥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进一步创新、规范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我县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1、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提供惠企政策。5月17日,中心承办组织召开了洋县“政府领航、法律护企、金融随行”政法银企座谈会,洋县经贸局与洋县人民法院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共促优化营商环境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建立了“政府+法院+银行+企业”四手联动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机制。7月12日再次筹划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暨建材企业产销对接会。会上,相关部门分别进行了亲商助企、税收惠企相关政策解读,各企业就企业产品进行了推介。围绕重点项目配套和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结构,提升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推动供需对接更精准、服务保障更高效,交流更紧密合作对接常态化机制落实提供了持续保障,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健全完善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打造活力更充盈的产业环境,帮助企业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为县域工业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搭建法律服务平台,提供纾难解困。为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中心一班人始终冲锋在服务一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精神,积极为企业纾难解困。按照国家减轻企业负担政策规定,中心认真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和《政府投资条例》,充分发挥协调职能作用,对财政系统摸排上报的政府拖欠企业的104笔账款进行了清欠督导协调。截至目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拖欠账款以不同的形式化解完毕,得到了债权企业的一致认可。同时通过走访入户收集、解决企业困难诉求10余件,办结率、满意率达到100%,有效地维护了“店小二”的良好形象。3、搭建帮扶服务平台,提供高质量发展动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根据省、市相关政策,中心立足自身发展需要,对中心获得的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进行了复审,成功申报了第三批陕西省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服务。通过走访座谈、集中培训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统计、税务、金融等业务培训服务10场次,发放惠企宣传资料500余份,培训企业40余户,惠及企业近300余户。扎实做好“小升规”企业培育工作,建立规上工业企业种子库15户,为县域企业注入新动能。按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办法,培育指导县域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培育更多的“瞪羚企业”,促进“个转企”“小升规”,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二、主要工作成效1、民营经济增势强劲。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15%,占GDP比重达到50.5%。新增各类市场主2107个,新发展企业667户。民营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增速17%,占GDP比重达到51%。根据省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求,广泛宣传“陕企通”平台信息,发动县域镇(街)、部门积极参与“陕企通”平台活动,鼓励县域市场主体入驻“陕企通”平台,全县累计“陕企通”平台注册市场主体6437户,注册率为23%。2、中心建设持续发展。2024年,我中心顺利通过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年度陕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复审,并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第三批陕西省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还需加强,人才培育力度还需提升。(二)改进措施:1、持续性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优化单位人员结构;2、加强与省市中心的交流,聘请优秀讲师指导开展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年来,中心在担负的急难险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和赞誉,这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同样认识到工作中的短板不足,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持续做好政策宣传,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策,不断提升企业认知,进一步鼓舞企业士气,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按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办法,持续强化市场主体培育,促进“个转企”“小升规”,不断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化发展。3.有针对性的开展企业培训,在做好政策宣传辅导的同时,针对企业需求开展财税、电商、项目申报培训,培养出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洋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做好“一起益企”服务活动。4.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充分发挥亲商助企效能,真正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5.组建企业人才服务团,落实人才招引,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继续教育、职称评审,培养造就一批符合县域发展的非公专业技能型人才,促进企业自我革新。6.常态化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被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3年度陕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024年被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第三批陕西省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