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第十一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神木市迎宾路街道神光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爱飞 | |
开办资金 | 77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6.06万元 | 1270.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第十一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本年度开展的业务活动:(一)做强“真•美”管理:精准定位,引领发展。1、学校管理,构建完整体系提出了“做‘真•美’教育,育‘十一’少年”的教育愿景,提炼出了校园文化的“真•美”主题,初步构建了“真•美”教育体系,“真•美”党建、“真•美”德育、“真•美”教学、“真•美”服务四大板块块块坚固、架梁构栋,十六条支柱条条有力、强基固本,系统完整地描绘了我们的“12416”教育蓝图。2、队伍建设,坚守教育初心“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3、多维培训,赋能专业发展积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4、多轮实践,提升综合能力为了让教师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二)做活“真•美”德育:培根铸魂,润心启智1、全面推行“真•美”德育模式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主题”,整体构建小学序列化德育“一个体系”,推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的“六育工程”,深化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节日主题教育、志愿者服务、道德大讲堂等五项主题教育活动。2、狠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积极开展“八好教育”、“八大习惯”、“六大创建”、《守则》、《规范》、《课堂常规》、“八礼四仪”、争做“十一”少年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3、多途径开展法制安全教育通过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研学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活动、分批入队仪式、二十大精神学习等不同题材的活动,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积极创建温馨校园;通过消防演练、未成年人保护法讲座、交通法规讲座、青少年知法懂法讲座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法治意识。4、严格德育考核依托智慧校园平台,改进班级考核、值周考核、师德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加强过程管理,突出自我管理;落实“六育人”任务,夯实“五活动”责任。5、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生发展质量评价》要求,改革学生综合评价方式,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三)做精“真•美”教学:深耕精研,启智增慧1、聚焦课堂教学提质量全面落实“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榆林实践”,全力打造好“第一课堂”。2、创建智慧校园提质量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3、强化课后服务提质量强化课后服务,落实提质减负,严格落实“5+2”、“1+1”课后服务政策。4、创新作业管理提质量一是作业管理机制。二是作业设计。三是作业类型。5、落实体、美、劳课程提质量一是落实课程计划。二是利用第二课堂优势,发展学生特长。三是充分利用第三课堂资源提高学生。(四)做好“真•美”服务:精细管理,精心服务1、环境建设:本年度完成了操场改造、餐厅改造、屋面防水改造、部室文化建设、新楼楼层文化建设五大工程。营造健康和谐美丽的育人环境。2、改进服务:组织后勤从业人员参加了4次教育培训,每月对相关人员进行量化考评。严把食品验收关、留样关、储藏关、加工关、发放关、质量关,保障师生健康。3、资产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与财产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4、安全保卫:学校有健全的安全工作机制,构建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学校所有场所安防监控全覆盖,安全管理责任到位。5、健康教育: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培养了一批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常态化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严格落实上级部门传染病防控要求。二、取得的主要成绩:建校七年多来,学校共获得了148项县级以上集体荣誉,其中国家级6项,陕西省级16项,榆林市级36项,神木市级90项。在2024年度获得主要成绩如下:神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学校;榆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神木市教体系统干部职工运动会田径项目特殊贡献奖;神木市2024年教体系统干部职工运动会篮球项目中小学男子组第六名;神木市2024年教体系统干部职工运动会定点投篮赛中小学女子组第二名;神木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诗词大会三等奖;神木市2023年度学校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学校;2024年第二十八届七巧科技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最佳普及奖;陕西省2024年度开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活动优秀单位;榆林市新教育实验项目学校;榆林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暨青少年锦标赛篮球项目U12小学女子组第一名、小学男子组第二名;2024年榆林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优秀学校;神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考评优秀学校;2024年神木市第十二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竞赛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神木市首届“奕智杯”中小学校际围棋联赛团体第二名;神木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会三等奖;神木市2024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第四名;神木市2024年中小学校园篮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冠军、小学女子组亚军。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1、学校“真•美”教育体系、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内涵不够丰盈。2、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影响质量提高。现在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老师短缺。四、改进措施:1、申请配齐短缺的各科任教师;多方努力,尽量消除大班额;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2、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育教学工作,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3、学校多渠道、多手段、全方位培训教师。4、全员树立质量意识,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体系,创办高质量、特色化学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打好党建引领战——理论指导实践,把准学校高质量发展方向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和贯彻落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2、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3、创建党建品牌,推动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4、以“主题教育”为重点,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干部作风能力。(二)打赢教育质量提高战——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1、德育工作:协同养成合力育人培养品格。2、教学工作:落实课标聚焦课堂提质增效。(1)关注管理,完善教学制度;(2)关注常规,优化过程管理;(3)关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4)关注科研,引领质量提升;(5)关注成长,提升师生素养;(6)关注“双减”,创新师生评价。3、体育、美育、科学、劳动教育:提高效率提升素养总结经验。(三)打赢教育改革攻坚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1、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2、积极探索教育评价体制机制改革。3、全面贯彻落实“三个课堂”改革。4、继续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制度。(四)打赢安全保障持久战——常态防范,落实监管,创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条件1、完善“真•美”服务体系,提高后勤服务水平。2、加强安全风险防范,构建“五维平安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运动安全、实验室安全)体系,创建“平安校园”。3、继续做好防疫工作,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五)打好优质均衡大决战——深挖潜能,推进建设,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六)努力方向:1、积极协调,彻底消除大校额,顺利通过优质均衡国家验收。2、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大力推进“三个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3、创建陕西省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提升智慧校园建设层次,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4、全力实施“新教育十大行动”,成就师生幸福人生。5、继续完善“真•美”教育体系,构建“真•美”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6、全员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2月被神木市教体局评为神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学校,2024年3月被榆林市教育局、语委办评为榆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24年6月被神木市委组织部评为神木市2023年度学校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学校,2024年8月被榆林市教育局评为榆林市新教育实验项目学校,2024年8月被神木市教体局评为神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考核优秀学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