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新街子中心卫生院(勉县新街子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与实施。合作医疗组织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 |
住所 | 勉县新街子镇新街子村 | |
法定代表人 | 纪勇 | |
开办资金 | 2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勉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9.03万元 | 400.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勉县新街子中心卫生院(勉县新街子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违法违规的情况;2024年度办理变更登记事项2次,2024年10月18日办理单位名称变更登记,由勉县新街子中心卫生院变更为勉县新街子中心卫生院(勉县新街子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2024年9月14日办理经费来源变更登记,由差额财政变更为财政全额预算。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全院职工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紧紧围绕主业主责,统筹推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医疗业务稳中有增、公共卫生提质增效的预期目标,做到了重点工作不失误、创建工作不耽误、日常工作没错误。2.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得到提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指导方针,把巩固提升“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成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医保DIP付费改革稳步推进,整体局面平稳可控,逐步实现由亏损向节余转变。医院污水处理设备运转正常,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签订污水季度检测协议,全院污水排放达标。3.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年度亮点精彩纷呈。通过与镇供电所积极沟通对接,年内完成了院内供电线路改造任务,有效解决了我院长期以来冬季电压不足的困扰;对我院所有门面房进行了全部回收处理,为后期建设新科室、拓展新业务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邀请陕西医联公司为我院制定了新的绩效考核方案,使我院绩效考核工作更符合新时期政策要求,更贴近我院医疗业务和公共卫生运行情况。4.公共卫生提质增效,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年初组织辖区内20个村卫生室开展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业务培训,同时与各村卫生室负责人签订了《2024年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下发《2024年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要点》,实行严格的考核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较好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我镇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排名全县第二名。5.警钟长鸣强化检查,安全生产落到实处。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落实“抓业务必须抓安全”和“一岗双责”,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每天由行政带班领导不定时对全院安全进行日间巡查,门诊、急诊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灭火器材完好,疏散通道畅通。召集职工进行“消防知识”专题教育,提高职工的消防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把各类隐患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医疗工作。全年收治门诊患者84472人次,较上年增长6547人次,门诊总收入5575697.55元,较上年增长0.6%;收治住院患者2967人次,较上年下降139人次,住院金额4549231.31元,较上年下降10%;全年医疗业务总收入10124928.86元,较上年下降487374.56元,降幅4.5%。(二)公共卫生工作。1.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全年共计报告法定传染病37例,均能及时、准确完成大疫情网上报。扎实开展布病监测点工作,共发放布病重点人群干预包30份,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防护行为知晓率分别为95.6%、96.71%,布病重点人群血检结果全部阴性。2.预防接种管理。全年完成疫苗接种2074人次、4943剂次,报告接种副反应6例,均属正常接种后副反应,全年无接种差错事故发生。3-17岁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查验2015人,补种7人,补种率100%。开展预防接种“妈妈班”课堂10次,增强了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3.地方病防治。扎实开展麻风病、5.15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现场咨询宣传活动,发放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800份,为辖区内6名治愈存活的麻风病患者做了随访,10名II度甲状腺肿大患者做了健康体检及随访。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有序推进,采集42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尿样、21名孕妇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样本送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均达标。4.健康教育工作。全年共开展大型主题健康教育讲座14次,开展健康教育市民学校2次,开展宣传日咨询活动26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共计161200份,全镇各村更换宣传栏六期,提高了辖区居民健康意识。5.慢性病(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动员本院临床医生和村医利用接诊时机加强日常慢病筛查,实行动态管理。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截止12月底,我辖区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3530人,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1243人,2024年糖尿病筛查新增21人,现管理糖尿病患者1243人,规范管理率77.79%。今年辖区35-64岁高血压、II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518人,村医结合随访工作都给做了慢病体检,体检率达到100%。6.死因检测报告。全年共计报告230例死亡报告,均已规范、准确在死因监测信息平台上报。心脑血管事件报告75例,肿瘤报告40例。深入开展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对我院开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进行了专人负责及责任落实。7.严重精神障碍项目管理。全镇现在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3人,其中在管患者160人,非再管患者1人,失访患者2人。今年新增患者11人,死亡患者3人,患病报告率6.3‰,面访率99.38%,服药率99.38%,规律服药率84.38%。年内进行体检155人,健康体检率96.9%,服药率及体检率较去年有大幅度提升。8.卫生计生监督协管项目管理。全年对辖区学校卫生、医疗机构、饮用水工程、职业用人单位开展巡查2172次,均下达了整改意见书和督导检查反馈。对6家学校进行了各种常见疾病防控知识讲座,累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及宣传画2500余份。9.肺结核项目管理。在新街子中心小学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受教育人群200余人。各村卫生室累计向上级推荐转诊疑似肺结核110人,较好的完成了工作指标任务。老年人体检结核筛查PPD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完成试验2700余人。10.居民建档、老年人健康管理。我辖区常住居民数20032人,全年累计建立纸质版档案18663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8663份,建档率为93.17%,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75.59%,健康档案使用率72.26%。老年人健康体检3226人,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3820人。11.妇幼项目健康管理。全镇共管理孕产妇146人,其中产妇101人,出生活产103人。早孕建册100人,孕产妇健康管理率100%。产后家产后访视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0--6岁儿童共计1133人,健康管理1111人,健康管理率为98%。为辖区内3所托幼机构免费健康检查425人,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811人,全年筛查高危体弱儿19人,管理19人,健康管理率为100%12.避孕药具发放和管理项目。截止2024年12月底,全镇共计免费发放避孕套1120盒,避孕药59盒。外用凝胶、膜、栓等共计145盒。13.妇幼其他重大项目管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方面,共发放叶酸745瓶。叶酸服用率为99%,依从率为94%。1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了对辖区内6730户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其中一般人群签约16791人,重点人群签约7409人,签约率完成100%,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工作要求。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医院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制度、措施的执行力还不够,部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潜能未得到充分激发;2.医疗质量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医疗文书质量不高,“四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急诊急救能力不强,临床医生专业知识培训与学习需要加强。3.院落和门诊部、住院部业务用房面积不足,整体工作环境拥挤狭小;中医馆建设不规范,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4.辖区内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随访率和随访质量较低,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妇幼保健工作进展不平衡等,这些都是阻碍医院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二)改进措施:1.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党员要带头示范,干部以身作则,职工加强管理,切实让各项规章制度落地落实,并严格有效执行。2.狠抓医疗质量,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具体科室,严格按照医疗质量规定去管理,加强医技人员业务培训,定期举办急诊急救演练,增强急救能力,提高急救业务水平,安排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3.在现有医疗用房基础上尽量增设中医业务用房,重点规划建设标准化中医馆,对中医类别科室进行重新规划整合,加强中医类别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着力打造我院中医诊疗新亮点。4.对辖区村医加强管理,增加到村卫生室业务指导考核频次,针对妇幼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管理的同时,对具体业务人员要提出目标要求,年底实现奖惩。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全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重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效,围绕主业主责持之以恒抓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努力提升我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保障辖区群众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一)锚定公共卫生目标任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加大院感感控力度,严防医护人员感染事件发生。纵深推进公共卫生各个项目务实性,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不断加强公卫管理人员自身专业队伍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增强服务本领。(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以巩固“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成果为抓手,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DIP付费模式管理,持续提升医保管理水平。加强在职在岗学历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每年至少选派2名卫生技术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规划建设标准化中医馆,对中医类别科室进行重新规划整合,加强中医类别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着力打造我院中医诊疗新亮点。(三)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管理、专业技术、行政后勤三大领域完善“按岗定酬、按绩定酬”的科学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我院奖励性绩效分配方案,强化绩效考核的分值效应,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PDY80267161072511A1001有效期: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发证机关: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