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延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单位章程执行情况:本年度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执行,单位名称、住所地址、单位性质、单位法人代表均无发生变动,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单位仍为延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业务范围仍为:负责政务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负责县政府会务工作;负责县政府值班工作;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协助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承担市政府门户网站有关我县内容保障工作;负责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服务工作;承办县政府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执行,资产损益情况正常上报,开办资金未在变更范围之内。没有受奖惩及投诉情况,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未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二、以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1.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24年,以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为主渠道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共3835条,其中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32条,县政府门户网站3236条,政务微信公开信息366条,政务微博公开信息233条。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务动态信息821条;公开政府文件、会议、人事、财政、重大项目、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民生等相关领域信息2100条;发布政府政报12期68条;发布政策解读34条;举办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活动4期;开展网站调查民意征集6期。“市长信箱”受理有效信件23件、“县长信箱”受理有效信件35件,均已办结,办结率100%。2.依申请公开情况。2024年共收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12件,均为网络申请,主要涉及政府工作报告、涉农补贴、统计数据、人大代表选举民众参与度、重大决策听证率等方面信息,均依法向申请人答复,未收取任何有关费用,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引起行政复议、诉讼情况,未收到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举报、咨询、建议。3.政府信息管理情况。集中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定期开展检测并及时整改,增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规范性、准确性。规范信息制作、审核、发布等流程,对拟发布信息的涉密性、准确性、时效性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内容准确权威。坚持“谁起草、谁解读”原则,不断规范政策解读制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高效开展。4.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依托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作为主要信息公开平台,优化栏目设置以提高时效性和权威性。建立全县政府网站栏目和政务新媒体更新台账,做到每周有更新提醒和情况通报。2024年对新媒体更新和转发重要信息不及时的单位和镇街约谈两次。5.监督保障机制。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延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各项要求,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县2024年度绩效考评,2024年,延川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评议,未发生相关责任人责任追究问题情况,未出现违反有关法律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情况。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主动公开信息3835条,公开政府服务事项2433项,全年办理2620件。“市长信箱”受理有效信件23件、“县长信箱”受理有效信件35件,均已办结,办结率100%。收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12件,主要涉及政府工作报告、财政信息、统计数据、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等方面信息,均依法向申请人答复,未收取任何有关费用,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引起行政复议、诉讼情况,未收到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举报、咨询、建议。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稳中有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解读力度有待加强。政策解读的形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公开渠道载体有限。目前信息公开渠道主要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等线上平台,但老年群体和农村地区公众获取信息仍较为不便,政务公开平台“适老化”水平有待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中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采取图表、音频、视频、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政策解读;二是丰富公开渠道,积极探索新的公开模式,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政策文件多元化解读。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专业性较强的制度文件和政府信息,采取在线访谈、视频讲解、图文解释等多形式多渠道做好信息解读,做到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用得上。二是提升信息内容发布质量。严格执行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把牢信息发布审核关口,持续优化政府网后台错敏词监测功能,确保政府信息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三是丰富公开渠道。通过优化政务公开专区等方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信息公开模式,大力扩展信息公开范围,确保公众便捷、快速、准确获取政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