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医疗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延川县南大街 | |
法定代表人 | 贺永峰 | |
开办资金 | 506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川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07.27万元 | 2522.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人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6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截止2024年12月底统计:我院共有职工总数369人,其中在编职工195人,临(返)聘144人,外包保洁30人;专业技术人员303人、非专业技术人员66人;研究生2人,本科210人,大专96人,其余61人;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66人,中级职称119人,其余114人。(二)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1—12月统计):2024年医疗总收入3994.53万元,其中:门诊收入1406.70万元,住院收入2587.83万元;总诊疗人次80931人次,同比减少12866人次,下降率15.9%;门诊人次75656人次,同比减少11133人次,下降率14.72%;急诊5724人次,同比减少1284人次,下降率22.43%;门诊次均费用173.81元,住院次均费用4350.03元;门诊手术1648,住院手术412例,三四级手术占比85%,出院患者手术占比6.93%。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1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1556例,入组率为97.6%;入院三日确诊率100%;病床使用率79.77%,平均住院日7.09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9.91DDDs,医疗服务收入占比28.22%%,资产负债率70.76%。接诊各类医保患者共26008人次,其中:职工普通医保住院患者1049人次,补助353.06万元,人均费用4303.44元;居民医保住院患者4524人次,补助1210.75万元,人均费用4295.43元;生育住院17人次,生育保险5.43万元,人均费用3630.11元;职工门诊慢特病1034人次,补助34.51万元,人均费用411.04元;居民门诊慢特病3147人次,补助126.55万元,人均费用502.6元;异地职工就医住院35人,补助13.78万元,人均费用6602.32元;异地职工门诊慢特病2人次,补助629.49元,人均费用422.7元;异地居民就医住院51人次,补助7.85万元,人均费用4894.43元;异地居民门诊慢特病5人次,补助309.2元,人均费用90.45元;普通门诊(含异地)16144人次,补助129.99万元,人均费用173.71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快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充分利用苏陕协作、对口帮扶,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根据我院专科发展计划,采取“请进来、送出去”、院内“互学互助”相结合的模式,优化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全年共请进西京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专家、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延大附院、延安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百余名专家到我院手把手业务指导及培养;根据专科发展计划及医院空缺技术项目,先后派出业务骨干到帮扶医院进修学习115人次,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二)打造重点(特色)专科,开展新业务,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普外科、影像科创建并授予市级重点专科;二是胸痛中心复验通过总部再认证并授牌;三是创伤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评审验收;四是妇产科开展了腹腔镜、宫腔镜各类手术;五是外科开展了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六是耳鼻喉科开展了全麻下鼻内镜鼻窦手术;八是口腔科开展了种植牙业务技术;九是血液透析室开展了枸橼酸床旁连续性抗凝技术;十是超声科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术;十一是规范启动重症监护室工作;十二是病理科、精神科建设工作已全面完成。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才队伍不稳定,外流现象严重,不能满足患者需求;2.收费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3.财政补助资金兑现不及时,医院运营困难。(二)改进措施:1.设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基础工资与职称/工龄挂钩,绩效工资向临床一线倾斜。2.部署智能审方系统,降低药占比;实时公示收费标准,违规收费实行“三倍追缴”机制。3.设立医院发展基金(财政注资30%+医院自筹50%+社会捐赠20%),争取国家医疗专项债券,保障医院改扩建项目。四、下一年工作打算:(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基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落实好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为医院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支撑。同时,全面铺开平安医院建设,从多维度确保医院运营平稳有序,为医患营造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二)启动“二甲”评审,深化内涵紧扣“国考”指标与“二甲”评审标准,整章建制。狠抓医疗质量,严格质控管理。优化诊疗程序,落实便民惠民举措,推进“三医”联动工作,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三)聚焦工作重点,加速项目推进一是紧密围绕工作重心,全力推进精神病科、病理科业务发展。完成检验科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开展白内障手术、睡眠中心治疗术等新业务新技术。二是精准引进人才,助力学科建设。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的实效性,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苏陕协作、对口帮扶,靶向引进优秀人才。根据专科发展计划及医院空缺技术项目,有序派出业务骨干到帮扶医院专科进修学习,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四)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为全面推进、科学合理布局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不断规范执行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推行“八统一”管理机制,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畅通双向转诊通道。积极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定期义诊查房,解决疑难病、多发病让群众就近享受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让医共体举措更扎实,效果更显著。(五)着眼安全生产,谋划长远发展一是强化水电气管理,确保运行无隐患。严格遵循相关条例要求,在水、电、气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上毫不松懈。二是严管医疗设备,保障救治高效能。每月定期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与养护。三是完善信息发布,确保舆情与财安全。严格落实“文稿发布”流程,层层审核、加强内部监管,以确保舆情安全。2025年,要创新思路、机制、方法,加强内部考核,增强医院生机与活力,稳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开创我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51034X61062211A1001有效期:2022年10月20日至2027年10月1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