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书院小学

洋县书院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10:12
单位名称 洋县书院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洋县北环路583号
法定代表人 赵庆芬
开办资金 134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洋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2万元 1780万元
网上名称 洋县书院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洋县书院小学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与关怀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书源·光韵”文化为主线、“立高尚人格、启科学智慧、扬个人专长”为育人目标,奋力开创学校内涵发展新局面。现就各项工作汇报如下:(一)“讲究温度”,提升管理强队伍1.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管理效率。明确各岗位职责,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高班子成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学校管理工作落实“周清、月总”制度2.完善管理制度,严格督促落实。坚持教职工会议制度,每周五下午召开校委会议、每周一下午召开学校工作例会,及时总结、反思上周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并研究、部署本周工作;每周一中午召开教师例会,保证教师的学习、工作的及时总结和安排部署。3.加强师德建设,守住师德底线。学校认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更新教育观念,将理论学习贯穿于日常工作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4.关注专业成长,提升育人水平。搭建平台,在充分借鉴校外培训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我校也积极组织内部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实施青蓝工程。分学科成立校本研修团队,对年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明确定位”教育质量高发展1.德育养成优先,时时处处育人。抓学生常规管理,促学生养成教育。采取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机制,全方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小事抓起,借助行走的德育,促使学生养成“十好”行为习惯。2.体艺协同,助力全面发展。通过常规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的开设,增强学生艺术素养;通过校园艺术节、班级展示、少先队竞选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坚持素养本位,切实减负提质。从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4.坚持协同育人,凝聚教育合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加大社会参与学校工作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建一个更完善的教育网络,借助大家访和进知解活动,走村入户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开展家校共育课程,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平安校园1.多角度织牢校园安全网。严格落实门禁制度,加强进出人员管理;做好课间常规巡查、行政人员值班和护学岗工作,对学生的课间及上下学时段进行安全监管;成立领导班子日常巡查小组,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校内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运行以及门岗履职等情况巡视并做好记录。2.多渠道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电视台、班队会、宣传栏、黑板报等方式经常性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落实每月一次的安全演练。3.多角度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以解忧杂货铺、烦恼回收箱等为平台,常态化面向全体师生开放,以预防、疏导为主,进行心理辅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教师师能普遍提高,2024年度我校教师获得省、市、县荣誉66余次。2.学生素质普遍提升,我校共有73位学生获得省、市、县荣誉。3.艺术之光璀璨绽放,我校代表洋县教体系统参与2024年洋县春晚展演活动,效果良好。4.宣传力度显著提升,2024年度,学校公众号发布231篇高质量图文,年度阅读量达40.7万,荣获社会一致好评。5.在辖区内,家长满意度高达99%。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班级管理、驾驭能力需再提高。2.后勤服务效率再提高,再精细化。3.学生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教育。改进措施:1.通过“青蓝工程”、教师成长“七项行动计划”、班主任培训等活动,继续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能力的培养,提升班级教学、管理水平。2.进一步落实好食品安全教育、节水节电检查、校园公用设施维护维修等工作,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3.通过班会、集会等形式、持续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为全面提升办学品质,我校将重点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深化师资队伍建设1.实施强师工程,开展校本研修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阶梯式培训,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比武、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完善青蓝工程传帮带机制。2.优化考核激励机制,推行基础+绩效+成果三维评价体系,设立教学创新奖、科研进步奖,完善职称评聘通道,激发教师内生动力。3.深化校际合作,每学期组织2次跨区域联合教研,选派10%教师赴优质学校跟岗学习,推动教学理念更新。二、优化后勤服务保障1.构建平安校园,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每月组织消防演练,建立校车动态监控平台,实现重点区域电子巡查全覆盖。2.建设智慧后勤,开通线上报修平台,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提升响应效率。三、强化行为习惯养成1.推行21天习惯养成计划,制定分年级行为规范手册,建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督导机制。2.开展礼仪教育主题活动月,通过情景剧展演、文明班级评选等形式,培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3.构建家校共育体系,每月发布习惯养成指引,设立家长督学日,实现行为培养的持续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