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体育运动中心(铜川市王益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铜川市王益区体育运动中心(铜川市王益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25 09:57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体育运动中心(铜川市王益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体育场馆管理,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指导,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体育教育,体育训练,体育比赛组织管理,对外体育交流。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体育场院内
法定代表人 岳君
开办资金 3.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万元 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中心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围绕《2024年体育工作目标任务书》,深入贯彻体育相关重要论述,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管理工作精细化​明确年度体育工作计划,严格落实《2024年体育工作目标责任书》,推进依法管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及时向区教体局上报审批,制定活动方案与安全预案,与区卫健局协调医疗保障,超500人参与赛事向派出所报备,确保赛事合法规范安全。同时,规范体育场非本单位活动的报备流程。​加强制度建设,梳理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提升管理规范性。积极与区融媒体合作,发布4条视频宣传大型体育赛事,撰写11条赛事活动信息,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宣传质效。​定期开展体育领域安全督查,全年对体育场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体育类培训机构分别开展11次、11次、8次安全检查。在重要时间节点向各镇办发送安全检查通知,保障群众健身安全。​(二)队伍建设全面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签订承诺书,学习相关规范和意见,提升干部职工道德修养。​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多项省级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与服务水平。​严格教师考勤管理,执行考勤与请休假制度,抓细抓实考勤工作,增强作风建设意识。​做好年度考核评优,开展“五环之星”评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工作上台阶。​(三)业务工作多元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三秦”等系列比赛10场,涉及10个运动项目,还举办社区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展演等多项活动,协办省足球甲级联赛,组队参赛获多个奖项。​积极参与竞技体育赛事,遴选217名运动员参加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少年组),获多个项目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个人和团体共获多枚金银铜牌。同时完善运动员梯队建设,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中小学、幼儿园免费提供场地举办运动会,将“三大球”纳入赛事计划,举办足球夏令营等活动,开展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推进职工体育运动,协助举办机关运动会,设置6个体育项目,参与人数超1000人。举办“八段锦”进机关培训,丰富机关干部文体生活。​完善群众体育组织,规范6个体育协会管理,协助完成年审,选派党建指导员。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培训,新增相应人员,开展多场次体育技能培训,组织进农村、社区活动。​做好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完善体育场和运动公园场地管理制度,合理开放场地,落实党员包抓安保机制。​做好训练安全提醒,与相关单位签订协议,明确训练时间,保障学生安全。​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依托健身体育志愿服务总队,开展52场次实践活动,受益群众超7000人次。​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监测968人,涵盖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大模块,为群众开具“运动处方”。​(四)总务后勤保障有力​加强财务管理,落实财务制度,执行集中采购、联签会审、收支两条线及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定期公开财务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后勤管理服务,落实责任制,配备更新维护后勤设施,保障供水供电,为工作人员购置劳保用品等,提升后勤保障水平。​(五)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推动全民健身中心北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街角体育运动公园建设项目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现已完工。​深化“三个年”活动,以体育健康行助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健身理念与技能,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二.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显著​通过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吸引大量群众参与,如社区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展演等,参与人数众多,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同时,开展传统体育项目“五进”活动,覆盖学校、社区、农村等,受益群众超7000人次,促进了体育文化传播与传承。​助力学校体育发展,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场地举办运动会,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推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开展职工体育运动,缓解干部职工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规范体育协会管理,培养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35名、毽球项目三级裁判员29名,举办多场次体育技能培训,提升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水平,构建了更完善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二)经济效益初显​体育场馆的合理开放,吸引了大量群众日常健身,日均接待3000余人次,提高了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体育用品销售、运动饮品消费等。同时,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周边地区人员参与,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等行业的消费增长。​三.存在问题​(一)体育专业人才短缺: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在体育赛事组织策划、专业体育教练、国民体质监测专业人员等方面存在一定缺口,影响了部分业务的深入开展。​(二)体育设施仍需完善:虽然新建了部分体育场地设施,但从全区范围来看,一些偏远地区的体育设施还相对匮乏,现有体育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三)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体育产业在我区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小,体育市场主体规模较小,体育消费市场尚未充分挖掘,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够深入。​四.整改措施​(一)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内部人员参加专业培训,鼓励在职人员提升学历和专业技能。同时,积极与高校体育专业对接,通过招聘、合作等方式引进优秀体育专业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二)加大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投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偏远地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合理规划布局体育场地。建立健全体育设施维护管理机制,安排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及时更新老化损坏设施。​(三)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加强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开发体育旅游线路、举办体育文化节等活动,激发体育消费潜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强化政治、学习、大局意识,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增强干部担当作为本领:树立正确政绩观,以政治标准选人用人,推动中青年干部成为中坚力量。以作风转变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推进全民健身蓬勃开展:持续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三秦”系列比赛、社区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开展不少于8场次全民健身体育项目技能培训,深入开展传统体育项目“五进”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营造浓厚健身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