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协助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参与制定全区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并提出意见建议;研究提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建议,指导其交流与合作;管理和服务局属各国有、集体企业,协助企业做好信访维稳和解决遗留问题。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中山街80号汉台区政府5号楼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夏鹏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经济贸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97万元 | 9.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工作要求,推动我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认真学习省、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在省、市相关会议召开之后,迅速行动,认真筹备,隆重召开汉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营造良好氛围。二聚焦汉台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焦点堵点问题,从健全领导机制、扩规模增体量、提质增效扩能、强化要素保障、强化服务优环境等五大方面入手,制定出台《汉台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有效路径。三是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对《汉台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行定期调度,强化组织领导,会商研判民营经济发展趋势,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开展落实效果评估,持续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二)加强陕企通平台建设及宣传推广,提升平台知晓率使用率。一是贯彻落实《汉台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帮助辖区内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解决诉求不畅、沟通不良的问题,全力构架政企沟通桥梁,有效提升“陕企通”知晓率和使用率。二是强化督帮,按镇办片区细分任务,督促各镇办多渠道、全覆盖指导协助企业注册“陕企通”平台。三是加强企业诉求办理效率和质量,提高企业满意度。认真审核并及时处理“陕企通”平台企业诉求,持续跟踪回复问题的反馈情况。四是积极组织各部门在“陕企通”平台上传相关惠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完成线上注册18735户,发布惠企政策15条,办理企业诉求22条,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三)强服务打基础,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一是健全培育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壮大。积极搭建创新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成功推荐中核陕铀汉中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4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获得20万元奖补资金。成功推荐陕钢创新研究院申报2024年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项目。帮助陕西华中科技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申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认定项目。截至目前,全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共计12户,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共计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计4户。二是强化人才服务,壮大企业发展力量。积极组织开展非公类技术职称申报工作,今年为48户非公企业开通职称申报账号,向市工信局审核上报高级职称88人、中级职称62人、初级职称32人。积极开展非公人士评价工作,推动非公经济人士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做好摸底排查,夯实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印发《关于对中小微工业企业进行摸底的通知》,协同各相关部门、镇(街道),加快推动“扫街”行动,对小微工业企业“扫街”摸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重点统计企业名称、主要产品、营收等内容,目前共摸底266户中小微工业企业。为政策宣贯、助企纾困、升规纳统等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支撑。(四)持续开展拖欠账款问题专项排查,维护中小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一是按照责任分工,督促各相关部门压实责任,明确目标,确保各项工作持续有序推进。二是印发了《汉中市汉台区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方案》,召开全区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会议,对“一债一档”、有分歧账款清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区拖欠企业台账内账款已全部结清。三是严格要求各相关单位对清欠工作认真开展自查,查漏补缺,完善工作资料,尤其对省、市清欠办反馈的存在问题,积极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善始善终做好后续工作。(五)落实政策惠民生,服务大局保稳定。一是持续做好“三供一业”收尾工作。完成秦峰液压、海红轴承厂家属区供水项目维修改造,加快推进剩余供水项目审计、维修改造资金拨付工作。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对镇(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开展指导检查。针对镇办、社区工作中存在政策疑点、资金沉淀和使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进行了指导和解答,对2024年度中央、省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财政补助资金进行了分配划拨,确保专项工作政策落到实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做好系统国有、集体企业维稳工作。扎实开展“五排三化”,对经贸系统内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化解,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包抓领导、制定化解稳控措施,确保社会稳定。二、取得的成效。2024年,非公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为49.3%,共争取省级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公共服务体系、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项目等上级补助资金135.8万元。健全完善政策、信息、法治、咨询、融资等社会服务体系,强化服务保障功能,为企业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组织28户企业共计140人参加2024年度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组织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其中初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58人,高级职称37人。为17户企业进行中小微型企业划型认定,助力其参加招投标拓市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意识不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对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外部形势、未来趋势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局限于传统业务模式,对市场趋势和新技术反应迟钝。不能及时顺势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二是部分行业受国内外经济形式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和行业产业技术变革影响,传统行业冲击巨大。订单下滑,负债企业增多。(二)改进措施。一是全面落实和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不断规范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诚信意识,提高企业自身建设和竞争力,提升企业内生发展意愿和管理能力。二是加强中小微企业人才培训和创业创新,引导企业加强与院校合作,建立校企人才培训和直通车合作机制,持续巩固企业人才队伍力量。三是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开展好“一起益企”活动,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深化政策指引。着力推动《汉台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汉台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贯彻落实,逐项逐条完成上级部门交办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打通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卡点堵点,为我区非公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巩固服务措施。一是根据省、市项目申报要求,及时通知企业开展申报工作,加强指导审核,进一步提高项目申报资料质量和成功率。二是主动对接企业,做好非公人士评价及企业划型认定工作,形成示范激励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三是鼓励民营企业深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公司章程,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政策指导。(三)继续做好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工作。加强《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宣传贯彻,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单位诚信意识,加强投诉线索跟进办理,确保不发生恶性拖欠事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