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政协文史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其实践成果,以及人民政协的光荣历程和历史贡献等;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利用,搭建人民政协和社会各界交流的平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青年路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龚欣 | |
开办资金 | 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政协汉中市汉台区委员会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1万元 | 2.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文史馆建馆布展工作。2024年初,在省、市政协的悉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政协文史馆展馆开始进入筹建阶段。2024年3月初,汉台区政协经多方协调,将文史馆建馆地点确定在汉台区图书馆内。随后,汉台区政协立即召开了文史馆建设座谈会,成立文史馆建设专班,制定《汉台区政协文史馆建设实施方案》。专班人员根据工作安排,迅速对接设计公司,开展文史资料收集等工作。与此同时,专班人员陆续前往陕西省政协文史馆、汉中市政协文史馆、汉中市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汉中市博物馆、汉台区非遗中心展览馆等展览馆参观学习。经过文史资料广泛征集及反复比对筛选、邀请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审定布展内容、合理规划馆内空间布局设计、定稿投入施工建设、开馆活动前期筹备等一系列过程,历时6个月,汉台区政协文史馆于9月20日正式开馆。(二)文史资料收集工作。自文史馆建设以来,始终坚持收集文史资料,将文史资料收集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展馆筹建以来,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和充实文史资料。一是向社会发出征集启事,广泛征集文史资料。二是整理历年来汉台区政协编撰出版的《汉台文史》,共二十三辑;各地市、各县区文史资料百余册。三是与市、区档案馆对接,搜集到数千条珍贵文史资料。与区史志办、区文联对接,征集相关书籍30余册。四是与各民主党派联系,收集民主党派的实物、照片。五是向在政协工作过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了解文史工作,征集文史资料。六是充分利用旧书网站、旧书摊等平台收集需要的书籍资料。(三)文史馆自身建设工作。完善各项规则制度,按照制定的参观阅览制度、文史资料征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开展馆藏史料征集、文史馆参观、人员管理等工作,组织各项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做好参观单位的接待讲解工作,通过展览传递正确的政治信息和价值观,引导公众认识和了解政协工作。(四)文史馆作用发挥方面。区政协文史馆建成后每周安排专人对外免费开放场馆,陆续接待市政协、市区民主党派、留坝县政协、镇办政协联络处、离退休老干部等人员参观、学习、交流累计十余批次百余人次,成为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和重要成就的展示窗口,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研究园地和交流平台。(五)参与对外活动方面。积极参与省政协“我与人民政协”征文活动,上报高质量作品十余篇,被省政协刊载5篇。在全省政协系统文史馆工作培训班、省政协与四川省政协调研组座谈会上作交流分享,展示了汉台政协工作成果及履职成效,达到了拓展思路互学互进的作用。(六)参与区政协中心工作。参与“同心向党颂祖国”主题诵读及读书分享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添彩助力。参与全会筹备工作、各类会议发言材料修改、社情民意撰写、“秦人秦事秦商量”投票等中心工作。文史馆工作人员在服务主席、财务管理、委员活动联络、党建、宣传、驻村、秘书、专委会工作等方面都承担了重要任务并圆满完成。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存史资政。记录历史:通过征集、收藏和展示文史资料,政协文史馆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人民政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贡献。(二)团结育人。促进团结:政协文史馆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平台,展示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合作的历史,增强了社会各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功能:通过展览和宣传,文史馆成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帮助公众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时代责任感。(三)文化交流。展示文化:文史馆展示了地方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四)社会服务。公众服务: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政协文史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学习和参观的场所,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五)宣传展示。宣传政协:展示了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和工作成果,增强了公众对政协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政协的社会影响力。(六)展示成就:通过展示政协委员的履职成果,展现了人民政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了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三、主要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各方领导的支持关心下,汉台区政协文史馆建设已建成投用,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丰富文史馆内容,细化文史馆管理,更好建设文史馆。(一)存在问题:1.专业人才匮乏。文史馆现有的工作人员为本馆同志,虽与各展览馆进行交流,但仍缺乏文史相关的专业人才,以及陈展、讲解等专业工作经验。2.实物量较少。受历史原因影响,展馆内现有文史资料以书籍、照片为主,虽进行了大量收集工作,但可供展陈的实物量仍十分有限。3.经费保障不足。受资金限制,文史馆现有馆藏及展陈形式略显单一,无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整改措施:1.加强对外学习。以省馆培训为平台,不断学习资料管理有关知识。充分汲取其他先进市县的文史工作经验。有条件的情况下走出去,参观交流其他市县的文史工作经验,提升我区文史馆建设、运行,文史资料征编的工作能力。2.加强规范管理。目前我馆初步制定了文史资料管理规范,在此后的运行过程中,按照文史馆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3.丰富馆内实物、藏书。一是要将文史资料收集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常态化收集文史资料。二是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作用,不断拓展文史资料征集范围。紧紧围绕“三亲”史料的征集,围绕当前中心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线索,进行深度发掘。4.加大交流、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文史资料大众化传播。一是以文史馆为平台,充分发挥文史馆研究园地、交流平台的作用,积极开展文史交流活动,将文史资料工作与委员读书、委员讲堂等活动互动融合,常态化推动文史资料下基层、进校园、进社区。二是综合运用区级媒体和政协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文史资料工作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将文史资料成果电子化,同时成果还可以纸质版、有声版、电子版等形式推送。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继续完善文史馆展馆布展内容。1、开展专项征集活动,继续广泛征集与政协历史沿革、重要会议、政协委员的风采以及政协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贡献等相关的各类展品,包括文献、图片、音像、实物等,丰富展览内容。2、对现有文史馆的展陈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升级,创新展陈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数字化等技术,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深入学习领会政协文史馆工作的意义与作用,承担好平台和窗口的责任,将汉台文史馆打造成以展示地方文史研究成果、供市民参观学习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综合性文史场馆。(二)持续做好对政协文史资料的整理收集。1、对已征集到的大量文史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类和编目,同时加快推进文史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建立完善的数字文史资料数据库。2、提高文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文史资料工作的基础,建议定期召开文史资料工作经验交流表彰会,激励文史工作者多收集,写出好作品。3、积极组织文史爱好者,组建文史协会,分专题进行文史资料征集,有重点地进行抢救,进一步挖掘文化历史遗存。4、通过组织和推动统一战线内部各界人士来撰写史料,以文会友,坚持将真实地“三亲”史料收录起来,以增强对历史的共识,加强人民政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积极做好对文史馆工作规划。1、筹划书画院,并以此为平台邀请老领导、文化界名人、书画界大拿现场挥洒书法、画作留为馆藏作品,并颁发馆藏证书。2、加强交流合作,与其他地区的政协文史馆、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展览交流、史料共享等活动,丰富馆藏资源和展陈内容。3、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政协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文史资料、展览信息等内容。充分利用场馆优势吸引本地群众以及外地朋友前来参观,拓宽宣传汉台渠道。4、开展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项目,如举办文史知识讲座、青少年文史研学活动等。5、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招募和培训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文史馆的讲解、导览、资料整理等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