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建设绿色能源产业型工业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园区规划;园区招商引资;园区项目管理;园区成果管理;园区市场管理。 | |
住所 | 白水县东风路鑫源大厦9楼 | |
法定代表人 | 石红斌 | |
开办资金 | 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白水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17万元 | 30.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标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为根本,夯实发展基础。开展高新区开发区目录修订工作,积极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标准地+承诺制”试点,确定园区“标准地”相关控制性指标,完成两宗标准地出让,工业用地报批346亩。完成酒圣大道硬化、绿化、亮化提升改造,新建标准化厂房5.6万平米,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高新区产业孵化基地、制造孵化标准厂房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设施项目正在加快实施,为企业项目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优化发展结构。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抓手,树牢“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意识,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的原则,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瞄准头部企业、龙头企业,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先后考察接待、招引落地了深圳博钠、浙江东日、上海风领、万德恒发、台州包装、常州常友、陕投华山创业、陕电储能等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和一批财政贡献优、打基础利长远的产业项目,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同时,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一园一业”原则,白酒酿造特色专业园区顺利通过省工信厅评审;3.以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主体,厚植发展动能。中交天和一期、三期已投产运行,苏陕协作产业园项目(中交天和二期)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相关设备已进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项目,陕投华山创业公司相关设备调试到位,即将投入运营。杜康食品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运营公司浙江东日集团已进场。海仪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万德恒发项目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升级提档项目(一期)、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一期)、制造孵化基地项目、电力储能项目全面开工。二、社会效益情况。1.坚持“两个无上限”和“五最”,创新服务形式,实行项目全周期、全链条跟踪服务,严格执行项目工作专班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跟到底”工作机制,协助办理项目立项、环评、稳评、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协调解决项目落户、建设、投产遇到的各类问题,全面提升园区营商环境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2.紧盯“党建引领兴企强链”品牌党建创建,持续攻薄强弱、提质增效,大力打造“红色园区”。党工委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园区招商引资的非公企业党支部——瑞世祥源党支部,有力发挥了党组织在重点建设项目一线战斗堡垒作用。顺利完成中交天和西安装备制造公司党委从中共西安市国资委划转工作,首开全市央企党支部整建制划转先河;3.通过我区已成熟运营企业中交天和装备制造公司,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与深圳博纳新能源公司签订钠电池生产项目合作协议、与上海风领集团签订合作协议;4.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盘活停产、半停产项目的重要举措,结合园区闲置资产盘活实际和招商引资企业入驻需求,对原昌盛公司进行了资产收购,厘清了停建“烂尾”多年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债务纠纷关系,对园区闲置厂房实施了提升改造,配套完善厂区基础设施,以“腾笼换鸟”方式盘活利用。目前,中交天和矿山装备制造项目已正式生产运营,无锡卡尔曼、江苏桑普和新协田智慧农机装备制造项目已入驻。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园区发展不平衡。高新区西区近年来快速发展,东区(原雷公循环产园)发展较慢,产业承载能力还不强;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主要表现在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小,企业投入研发积极性不高,高、精、尖企业少;3.高精尖优秀人才紧缺。由于我区发展起步较晚,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强,急需紧缺高技能专业人才。(二)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三业并举、工业优先”部署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以新的发展实绩为建设美丽白水,打造白水新形象,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园区企业解决用工和人才招聘难题。搭建司法服务平台,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系合作,用法治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护航”“撑腰”。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谋划联动,深化制度改革。加强创新园区体制改革,积极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模式,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切实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根据城市开发边界,对高新区进行扩区,构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2.加大招引力度,厚植发展动能。进一步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树牢“五最”服务理念,紧盯知名国企、民企,积极探索“以商招商”“叩门招商”新模式,力争再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年内深圳博钠钠离子电池项目、陕投中医药生产加工项目全面开工,力争上海风领、常州包装、常州常友项目落户高新区;3.加快项目建设,壮大产业体系。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抓项目、强创新、优环境、增动能,逐步完善系列措施协同发力,着力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战略新型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年内海仪循环、冷链物流、电力储能、万德恒发、苏陕协作产业园、白酒产业园项目竣工投产,浙江东日、无锡卡尔曼、桑普农机等企业正式运营;4.加深服务内涵,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环境提升工程,多管齐下打造吸引企业和项目投资的强磁场。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园区企业解决用工和人才招聘难题。搭建司法服务平台,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系合作,用法治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护航”“撑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